既然世事無常,為何又有輪迴?

時間 2021-05-31 06:13:46

1樓:心靈樂園

六道輪迴中的所有眾生叫做「有情」,「有情世界」是無常的。以人為例,如果僅用肉眼觀察,就很難看出人瞬間的生滅。我們經常覺得「我」存在,周遭的其他人也存在。

凡夫的想法就是這麼簡單,但實際上這些是怎樣存在的呢?

通過推理可以知道,人的肉體內外,包括心識,全都是一剎那一剎那地生滅。一剎那有多長?它不是一分鐘、一秒鐘,而是整個世界的時間概念中最小的單位。

即使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人依然在生滅。從誕生到現在這一剎那之前的一系列剎那都已經過去了、不存在了。比如五歲時、十歲時、二十歲時的「我」的身體現在何處?

即使時間可以倒流,也不可能再找到那時的「我」,因為它已經徹底消失了。而現在這一剎那之後,未來的那些剎那還沒有產生。那麼,所謂的我、所謂的物質是什麼?

僅僅是一剎那。當下的一剎那叫做世界、叫做我。實際上,一剎那會不會是我?

會不會是一幢房子?以我們的想法,這是不可能的,但事實就是如此。在此基礎上,可以看到無常、看到空性、看到無我、看到很多很多,現在通過這樣的觀察,我們要明白物質世界也好,有情世界也好,其中沒有乙個是不生滅的,都在一剎那一剎那地變化,這是從細微的角度來說。

從粗大的角度講,人出生後,從呱呱待哺的嬰兒長成天真可愛的小孩,又發育成朝氣蓬勃的青年,再經由中年步入老年,最後是死亡,這期間發生了極其巨大的變化。可是,通常我們只會簡單地認為從出生到死亡,「我」始終是同乙個人。實際上,不要說一生當中,就是一分鐘裡第一秒鐘的「我」與第六十秒的「我」也有很多不同。

我們總覺得現在的「我」就是出生時的那個人,老年時的「我」還是那個人,然而此時的你與未來年老體衰的你完全是兩回事。之所以現在我們沒有這樣的概念,正是因為有無明。而這些修法告訴我們:

一切內外的人、物都在一剎那一剎那地生滅,都是無常,其中沒有乙個靠得住,全部是靠不住的生滅之法。

無論從微觀還是從巨集觀來看,一切都在變化當中。一切物質,不論身外或身內的,都不離變化。所謂的身體、生命,隨時都可能毀滅,只是我們自己不這樣認為。

如果沒有這樣的變化,人身就有可能常住不滅,但它隨時隨地都在變。當它的第乙個剎那過去以後,要有許多因緣,第二剎那才能夠繼續,如果這些因緣中缺少任何乙個,生命都無法延續,當下便會結束。

輪迴的根源是什麼呢?流轉輪迴苦海既非偶然,也非造物主安排,而是有其內在因緣的。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我執和貪欲現世之心。

培養出離心就可以放下貪戀世間的貪欲心。出離心與貪欲心是矛盾的體性,如果不放下貪欲心,就無法建立出離心,如果沒有出離心,就無法獲得解脫。

該如何建立作為內在概念的出離心呢?用理性的、富邏輯性的思維去觀察整個輪迴的過程,才能建立出離心。

比如,乙個人想知道某地是好是壞,就要親自考察,在了解清楚後才能確定。同樣的,我們也要用佛陀所賜的慧眼觀察六道輪迴,亦即通過外加行的人身難得、死亡無常、輪迴痛苦、因果不虛這四個修法,來觀察整個輪迴的過程,從天界到地獄,從過去——輪迴的源頭到未來,由此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輪迴到底是什麼樣子。現在我們的肉眼,只能看到眼前狹窄的範圍,稍遠一些就看不見了,但通過佛法的慧眼去看,就可以很清楚地認識輪迴——我們從無始以來在輪迴中走過來,而且還可能繼續往前走,前面的景象究竟怎麼樣,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通過這些修法可以了知,輪迴中沒有永恆不變的快樂,這一世好,下一世不一定好;上半輩子好,下半輩子不一定好;今年好,明年不一定好……,如此觀察之後就可以確定——在輪迴中找不到乙個究竟的好地方。這時,如果有乙個能從輪迴中得到解脫的方法,我們肯定願意接受,這樣就有了出離心。所以,要建立這樣的出離心,就必須修四個外加行。

如果四個外加行真正修得比較好,出離心一定會生起。有了出離心,就有了乙個非常穩固的基礎。

2樓:亦無塵

我粗略解釋下:「無常」說的是凡夫境界:心念變化無常、念頭總是生生滅滅,;而「佛性」常!!

這個「不變之我」就是所謂那個:「真常、如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東西了!再往大了說。。。

還可以更廣大!

3樓:

無常,輪迴。參與輪迴的是一種叫做神識的東西,神識也無常啊,正是因為沒什麼是恆常的,所以神識可以成佛,可以成很多東西,你應該問,佛也是無常的嗎?成了佛還會變嗎?

4樓:邵飛

沒有研究過佛教的經典,單從乙個工科男的角度來看,世事無常和輪迴可以看做單個的隨機樣本和樣本總體,單個樣本作為隨機變數,下一刻會是什麼樣,必然是充滿隨機,顯得無常。但從長遠或整體來看,必然服從某種分布,具有一定的分布規律,既然有規律便會有重現性,能重現便為輪迴吧!

5樓:韓東燃

我不信佛,但是世事無常與輪迴卻都是很有道理的概念。

所謂世事無常——這世界是具有很大的隨機性的,每個人的一生總有起起落落,時而霉運不斷,但也會有時來運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所謂輪迴——在佛教中說的是來生來世,但其實卻也是對現實的描述。花開花謝,春去秋來;盛極必衰,否極泰來。人類歷史前進的步伐,帶來了很多改變,但有些東西卻始終如一,比如人性,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再者,歷史總是那麼的相似,其實也是一種輪迴的概念。

在越短的時間範圍內,人便越容易看到無常;在越長的時間範圍內,人便更容易看到恆常與輪迴——人乃滄海一粟,活得卻可大可小,既可以被無常所牽絆,也可以在恆常中追尋永恆。

偶然與必然共存,視野越小越偶然,視野越大越必然——這一規律從微觀粒子到巨集觀世界一直如此,卻並沒有什麼矛盾可言。

既然世事無常,那麼努力的意義何在?

雖然世事無常,但是天道酬勤,努力的意義就是在生活中比別人獲得更多的體驗,就像愛迪生發明燈泡一樣,上萬次的失敗才能知道上萬次的方法行不通,通過不斷排除走不通的路找到最正確的路來因對無常無規律的東西,所以,普通資質一般的人努力的意義在於不斷用排除法找正確的道。沒有意義!沒有任何意義,但是你有不努力的理由...

世事無常我們該不該執著?

三文 變化是好事呀。總是同樣的畫面,萬事萬物定格了,那人間還有甚麼有趣的。問題是,世界上一切都變了,但你頭腦以為自己沒有變,所以,才有了執著和痛苦。有痛苦時,有不滿時,問自己是誰痛苦,是誰不滿吧。頭腦就更新了,執著也消失了,你在此時此地,也只會在此時此地。你在,而萬物在為你而變。我是誰? PHP網站...

有哪些描寫世事無常的京劇唱詞?

鎖五龍 裡面單雄信罵羅成的唱詞 見羅成把我牙咬壞,大罵無恥小奴才 曾記得,踏破瓦崗寨 曾記得,一家大小洛陽來。我為你造下了三賢府,我為你花費許多財。忘恩負義投唐寨,花言巧語哄誰來。雄信一死名還在,奴才啊 奴才 怕得是爾萬箭穿身,無處葬埋。最後羅成果然是萬箭穿心而死。無常的很。 馬連良夢露 程派經典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