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與唯物衝突嗎?

時間 2021-05-31 03:54:35

1樓:南中國海的一條魚

當然是衝突的。

唯物主義是主張物質決定意識的派別,唯心主義是主張意識決定物質的派別。

恩格斯已經指出,「物質和意識誰決定誰?」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實際上也是研究學問的人要面臨的乙個基本的問題。那就是到底從自己腦子中的思考和思考成果出發,還是從現實存在的事物整體本身出發。

這個基本問題可以有四種回答:唯物的回答,純唯心的回答,二元論的回答(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也決定物質)還有一種回答,就是「誰也決定不了誰」。

這四個回答是互斥的,其中乙個成立,另外三個就都不成立。實際上,除了唯物的回答之外,那三個最後都會陷入唯心主義,因而另外三個回答也就統統劃入唯心主義的哲學派別之中了。這樣,唯物與唯心就是對立的、衝突的。

沒有任何可能能調和這兩者的對立和衝突。

注意:這裡是唯物主義思想和唯心主義思想的衝突,也就是到底是物質本原還是意識(精神)本原的衝突,而不是物質和意識的對立和衝突。

當然就是物質與意識的對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範圍內才具有絕對的意義。超出這個範圍,物質和意識的對立無疑是相對的。

——В. И. 列寧

世界統一於物質,意識是物質運動導致的一種特殊的存在。意識首先必須存在與物質的載體中,而且只有作為意識的載體的物質和被認識之物發生聯絡,被認識之物才能被認識。而作為意識的載體的物質,也會因為自身的運動導致與之相聯絡的其它事物發生改變,意識的載體的運動表現為意識的變化(比如乙個人發現自己的認知是錯的,於是改錯),所以意識可以反作用於物質。

在明確了物質決定意識之後,物質和意識的關係是辯證統一的:

意識存在於具有意識機能的物質之上,是意識機能運動的表現。意識是人類實踐過程中客體對主體的「激勵」所做出的「響應」的結果。

意識能夠按照客觀規律,基於其載體和其它物質的關係,調節人的行為,並反作用於客體,導致客體的改變。

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不是事物本身。被認識的事物和對事物的認識,是兩回事,但前者是可以符合後者的。

唯物主義者眼中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者眼中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不是不同呢?

唯心主義是相信物質第一的唯物主義者給傳統以意識第一思想貼的標籤 同樣的,唯心主義者就是給那類相信意識第一的人的標籤。被貼標籤那類人不會承認自己是唯心主義者,也不認可有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之分,他們眼裡自己相信的學說才是宇宙間唯一正確思想,其他都是異端邪說。 於鬻菊 人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了。唯...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哪個正確?

freesoul 說實話,我不知道回答的問題的人中間到底有多少人理解唯物和唯心這兩個概念的,以及題主是否知道自己問題最重要的這兩個概念如何定義和理解。回答乙個問題首先得知道是什麼,其次再回答正確與否。 雁引愁心去 沒有絕對的正確和不正確。只能說唯物主義更加符合當今世界的實際。而唯心主義雖然不能作為主...

唯心和唯物如何區分?

我之道 心不動,則外物不存,心動,則外物存。外物在於存與不存之間。對於另乙個人,仍然如此,心動,則該人和該物存,心不動,則該人和該物不存。對於第三個人,仍然如此 由此可見,這個世界即非唯心也非唯物,即是唯心也是唯物,心和物同在,心和物同不在!這個客觀是誰在觀,是自己還是他人?如果是他人,那麼他們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