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鳳棲梧》和歐陽修的《蝶戀花》誰寫在前?到底誰抄誰?

時間 2021-05-30 22:06:57

1樓:

找乙個別人的答案:

雖然著名詞話家王國維發話了。但是我們知道諸葛亮出山之前究竟是隱居在襄陽還是南陽,學術界爭論了許多年。「衣帶漸寬終不悔」究竟是歐陽修寫的還是柳永寫的,恐怕也要爭論許多年。

其實說白了這個不存在誰COPY誰的問題。這首詞有兩個版本,鑑於兩本書,到底是誰寫的沒人知道,一般認為是柳永原作的,歐陽修只是文本版,也就是歐陽修收錄的。也就是我們現在讀的版本。

古詞都是在書裡儲存的,後人收錄的。例如歐陽修那首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很多人說是朱淑真寫的,誰知道呢。。。那些後人也不一定清楚的

如果從文獻學方面校讎的角度來看:

考異( 唐圭璋先生,宋詞四考-宋詞互見考。)

唐先生雲:『案以上二闕柳永詞,見樂章集,又誤入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琴趣外編,毛本六一詞刪之,是也。 』 (學生書局本45頁。)

他人註解:唐圭璋先生輯全宋詞,學界推為萬世鴻功,所據可信。毛本即所謂毛晉汲古閣刊本,乃明刊本。所依時代早,亦可信。

正誤今所見最大宗錯誤之來乃人間詞化之三境界中所言:『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 (人間詞話第26條,節錄。)

他人註解:今人校注人間詞話,多所正誤,不贅述。再舉一旁證: 王國維先生校輯南唐二主詞時,竟將晏殊名作『無可奈何花落去』一闕編入,延舊書之誤,不足徵信。

由此推斷,宜做柳永詞為佳,然千年公案,不易查索,僕亦只敢雲「宜做」而已。解釋如上,煩查照。

發問者所引恐乃柳永詞的異文而已。

有宋一朝,歐陽文忠詞最雜舛,混入大量別人作品令人疑惑。比如次入馮延己陽春集十首以上,包括著名的庭院深深一闕。又如版主所舉之柳永詞,其實歐陽修也寫過大亮艷詞比如:

「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等。

學術界關於這個問題提出幾種說法,其中可信的是歐陽修的政敵等人為攻擊歐陽修而編入以汙衊。

自明朝以來,楊慎曾替其辯為歐陽文忠公作,目的在為其開脫,證明其非是私奔作品。後來許多人亦從其說,而今作者猶紛紛。 (詳見中華書局本朱淑真集校注,其實若證明是朱淑真作,亦不能以此誣其失節。

)基本上這一闕是柳詞,已經沒有太大的異議了。所以以後引用可以放心寫明柳永。至於詞牌,基本上已經見怪不怪,詞牌別名有的多至五六種,比如賀鑄的東山樂府以變化詞牌名稱著稱

2樓:馬想

兩詞只有幾字改動,基本可視為一詞,所以首先懷疑是假的,或者也是後人發現了兩版,不知道給誰安上為好。另,所謂歐版中「也擬」、「都不」,如果真的是二人各寫一詞,那定是歐看到柳詞後了。

林夕的作詞水平真的和蘇軾柳永差很多嗎?

耶律文宗 笑你我枉花光心計,愛競逐鏡花那美麗。怕幸運會轉眼遠逝,為貪嗔喜惡怒著迷。責你我太貪功戀勢,怪大地眾生太美麗。悔舊日太執信約誓,為悲歡哀怨妒著迷。啊捨不得璀璨俗世,啊躲不開痴戀的欣慰,啊找不到色相代替 啊參一生參不透這條難題。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

晉江棲見的《白日夢我》是否抄襲《撒野》和《偽裝學渣》?

這件事情,她的另外一本文被判抄襲作品都撤金榜文的時候,有她的粉絲還在下面說這個判定標準有毛病,就知道她粉絲有多維護他了。 胡蘿蔔燉番茄 絕對抄襲 撒野 了,當時看朋友推薦的白日夢我,氣死了,看不下去,語氣,人物性格設定絕對抄襲撒野,後來直接把書扔了,覺得浪費又撿回來賣破爛了,這個作者不知道怎麼火的,...

如何評價同在暑期檔的《琉璃》和《且聽鳳鳴》?

咕嚕咕嚕 兩部劇都沒看過。但 且聽鳳鳴 裡有我愛的小糊豆演唱的插曲,好感會多一點。琉璃 的話,在抖音刷到過乙個剪輯片段,是男女主兩個人親親,好帶感! 深深929 琉璃更好看啊,我不知道有什麼可比的。琉璃的演員都是演了多年戲的了,演技不用說,還有各種特效,導演對每個戲的認真程度。說實話,這部劇真的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