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不該是現下螢屏裡那些妖豔花哨的樣子吧?

時間 2021-05-30 20:15:02

1樓:奔波霸波奔

要看真正的漢服要去博物館看實物。我看到的漢服復原件都是粗糙,元素單調,基本上麻布較多。偶爾看到絲織品,感覺像宗教祭祀品。

並不美,反而增添幾分恐怖和涼意。可以看古畫,壁畫,陶俑上面的漢服,那才是真正的漢服。

2樓:西玦w

請不要用影視劇古裝劇的非復原款,甚至影樓款來代表漢服,漢服不需要,它有自己的歷史傳承。

另外不太懂你所謂的花裡胡哨是什麼意思,大馬路上的花還有紅的藍的黃的白的紫的,五顏六色才是這個世界本來的顏色,芍藥也曾妖無格,甚至於義大利紅門蘭泰國鸚鵡花等也被譽為妖豔之花。

漢服需要傳承,但是不是你所謂的那些漢服。

顏色需要多姿多彩,那是生命的象徵,不是所謂的妖豔。

漢服加顏色的異彩紛呈,才是歷史傳給我們的。

3樓:全糖脆桃

我淦!瀉藥!終於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了!

嗚嗚嗚嗚嗚太感動了!

每次刷dy,滿屏的濾鏡轉圈圈

淺綠加水紅?天藍加淺紫??

離開了濾鏡,現實中那些顏色搭配

真的不適合大多數人

(此處沒有說淺色不好的意思,也沒有說所有商家,僅代表個人顏色喜好,並與惡意,只是單純分享看法)

我個人覺得,服裝顏色應該深淺相間,有重點有突出,而不是現在部分商家淺色甚至是螢光色走天下

過分突出仙氣,卻忘了我們都是普通人

離開了濾鏡,沒有搭配的淺色是車禍現場

衣服應該是揚長避短,而不是充滿廉價和不合適當然了,漢服和衣服是一樣的

有些衣服必須化妝穿,有些衣服素顏也hold住漢服也一樣,只是現在太多花裡胡哨的漢服

讓人無奈

4樓:清廟之瑟

你為什麼非要在電視劇集裡找漢服呢?要是喜歡你就去書啊,古籍啊什麼裡面找啊。

而且我覺得就算很誇張的漢服要有人願意買,也沒有礙著你什麼事啊。

5樓:桃花縣令

不是,那些都是為了迎合大眾,為了畫面好看的影樓裝。花哨的話這個沒法定義,因為漢服的配色還是很豐富的,也有很多鮮豔亮麗的顏色。妖豔肯定沒有的。

6樓:本宮不退位爾等全是妃

當下電視劇集中很少有真正的漢服出現,電視劇集裡面的衣服主要是為了體現劇情發展和人物性格所產生的。

而現在流行的漢服80%都是有歷史實物依據基礎上製作出來的,當然也可能因為設計原因你是不喜歡的但這並不妨礙別人喜歡。

7樓:枕山

看著問題描述我緩緩打出乙個?

首先您根據電視劇集去定義某一民族的服飾的行為實在不妥,電視劇集主要注重的是情節和人物,在學術界都無法確定當時的服飾的時候他們只能憑藉猜測去做一些符合氛圍的服飾

更何況您提到的只是圍繞某一歷史時期的電視劇集,根本無法代表全部的漢民族服飾。

如果您了解一下唐代或者明代的貴族服飾,您還會認為漢服只能是樸素莊重的麼?

中中國人對服飾相關的製作技術日益成熟,自然做出的衣服也越來越華美,到了現代又融合了一些西方的技術和審美,把它們做的更精緻更符合現代人審美又有什麼錯呢?

當然,我並不了解您的「妖豔花哨」是指什麼樣的衣服,在我看來的確是有些商家為了奪人眼球把衣服做的emm……

但還是有很多認真在復原漢服,更新漢服審美的人,望您不要斷章取義。

8樓:

?? 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就算了吧,那是時代侷限了衣服。 你說厚重,怕是只體現在顏色上吧? 袖子袖口大了長度卻不夠,很明顯是「金鋤頭」思想,臆造出來的款式。

《長安十二時辰》我認為是目前最還原的,除了歌姬那身衣服,大多很符合時代、也很符合身份。

9樓:虛偽boy

銀屏上的是影樓風,不屬於正統漢服具體參照各種花裡胡哨的形制,花裡胡哨的解封,袖口,但是銀屏的某些可以出COS 比如個人很喜歡潤玉的小魚仙倌……

10樓:冬至

漢服和戲服是有區別的,戲服肯定要契合人物,有更多表現力為佳,因此憑空臆造一套或者用傳服進行適當改造。(類似於戲劇對比古人的日常,戲服為了表現台上人物的性格,但並不為普通人日常所穿。)

漢服那就是古人平時穿的衣服。除開古時候階級限制,以及自己囊中羞澀的問題,在自身的階層是可以想穿啥就穿啥的。

而且人家電視劇集電影的服化道也沒說自己劇裡的是漢服來著……

11樓:應鐘十七

啊這,首先問題是你在銀屏上看到的不是漢服啊,是戲服再者人家古人愛穿什麼花紋愛穿什麼顏色不關你事吧宋朝在大眾眼裡似乎一直都是清雅的樣子,但是南宋一姐黃公升墓裡出土過的衣服有那種對襟上貼滿了金的那種

唐朝呢,現在紅綠配色是公認的最大唐的配色了吧明朝妝花織金的面料更是有多花哨就多花哨,有多華麗就多華麗但是這些不是華夏人嗎?

12樓:呆蛙

一般我們常說的一句是,不要試圖到電視劇集裡找漢服。

這些電視劇集比起那些花裡胡哨的,在畫風上是好一些,但是這些電視劇集的衣服也並不能當真,只是屬於乍看像那麼回事的戲服。兩者之間的差別就是乙個是外行一看就覺得荒唐透頂另乙個是外行乍看像那麼回事。

至於歷史上穿的是啥,東周列國志和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所在的春秋戰國時期服飾相關的文物少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根本無法準確復原當時絕大多數服飾,也就只能做一些乍看像那麼回事的戲服拍拍影視劇用。而像是漢武大帝則是壓根就沒參考漢代出土的服裝文物,純粹就是自己想著做的。

到目前為止三國背景電視劇集服裝還原度最高的,大致是馬伯庸的三國機密了,馬伯庸的另一部以唐代為背景的電視劇集長安十二時辰的服裝也較佳。這部分電視劇集是能復原的都復原了,復原不了的那部分,也一樣只能靠湊合。

以後的漢服該是怎樣的?

煜宸 日常日常日常重要的說三遍是人穿衣服不是衣服穿人!不必要過度的去追求繁複的繡花,穿著舒服才是重點吧!能日常穿著上班上課那些說大袖子長裙方便的你們的可能是不需要在外面走動的,反正我這種經常需要去工地的,長裙是買的少的上衣偏多!布料的選擇也是重點,冬天不是只有一件披襖過冬就萬事大吉了,還需要裡面的衣...

你認為現代漢服應該是什麼樣的?

戍辭辭 借一下洛大的乙個假想場景吧,如果沒有經歷剃髮易服,漢服沒有斷代,可能就是這樣乙個場景吧,我們有自己完整的服裝體系,穿衣風格,造型搭配,但不限於此,也接受西方文化,如果願意可加以融合,不喜亦可遵照傳統,兩者並無矛盾,想想就覺得美好啊! 學畫畫的阿宅 純指亞文化漢服的話,我覺得漢服現在走的路子就...

我有個奇怪的問題,復興的應該是漢服嗎?

復興的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漢民族傳統文化,漢服只是其中的乙個方面。為何漢服近年來有 越俎代庖 之嫌?因為漢服不需要文化的積累,往往你買個衣服穿上就能說我在復興漢文化,幾百塊就能成為交口稱讚的文化人兒,還能滿足自己的仙女夢,這買賣划算。 靜姝 其實主要復興的是一些被中中國人遺忘的中華傳統的美好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