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悟非悟非所悟是什麼意思?誰能悟出來,求高人指點

時間 2021-05-30 13:42:38

1樓:閒人

《心經》:無智也無得。就是最好的答案。

《大般若經》600卷都在講你提的這個問題,有興趣了解一下。我再來用白話略解一下你的命題:你如果有悟到什麼,或佛理或其他的,只要有物件有意識的定位,那個不是真悟(就是所悟非悟),把你這個悟的拿掉,把你的所有世間法出世間法拿掉,把拿掉也拿掉,就是自性顯前,此時空無一物,就是非所悟最終悟,就是《壇經》: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是《心經》:無智也無得。

其實明心見性沒那麼難沒那麼神秘或高深莫測,就看你敢不敢當下承擔。

2樓:菩提心

看到這問題,憑直覺認為兩個所悟不是指同乙個東西。第乙個所悟認為是指我們所要了悟的實相,第二個所悟就是指所悟。所以這句話意思是一一實相它是非能悟也非所悟的,是能所雙亡,根塵不立的境界。

個見供參考。

3樓:德遵普賢

佛說的法,是自性的流露,我們自性和佛菩薩一樣,所以說,這本應也是我們知道的,佛說和不說,自性都在,都不會變。

所以聽明白了佛在經中的殊勝義理,就會明白,這是自自然然的事情,佛講的,只不過是我們原本真面目所想的,所謂開悟,就是開始覺悟了,知道怎麼去做了。

德尊普賢:悟了的頭頭是道, 不悟的處處成障

4樓:蜻蜓出沒

還好,見見之時,見非是見。當你意識到你的見性的時候,這個所謂的見性就不是你了,它就變成了你的觀察物件。所以說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真正的見性,仍然是離開你意識到的那個見性,真的見是不能抵達的,因為它就是你自己。 悟性和見性是乙個道理。悟性,就是人的意識。

當你意識到自己具有意識的能力時,這種意識就不是你,更不可能是悟出的東西。

5樓:劉微塵

沒人回答啊?我來廢話一下!

所悟,就是自己思維分別的乙個道理。

非悟,就是這個你思維分別的道理不是佛經裡所指的那個所謂的悟。

非所悟,也不是把所悟抱著不放。因為所悟是對迷來講的。

病好了,就不能再吃藥了;

迷路再外,給指個家裡處。到進家門了,還唸著指路人的說辭不放?「怎麼走,拐幾個彎……」嗯。

其實最後就四個字:不可思議!

不要胡思亂想。

所悟非悟非所悟具體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說悟出來就得道了。是不是覺悟啊?

禪宗現在以口頭禪為主。不要糾纏於文字,要不然悟個幾十年可能徒勞無功有答主提到的托利的當下的力量可以看看,是證悟之人,不過還欠點火候,能看 得道很簡單,得道就是尋找大道找到了,很簡單,就三分鐘的事情,但是得到了這道,不是完事兒了。道德經有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

最近所悟,是否正見?

一形三昧 原文外加二段補,看上去很亂。但我非常讚嘆您的認真勁,讚嘆這個勁兒使到自己身上了。正見簡單說就是種見解,可以表達成語言與人聽與人交流,不表達時它只是種心行,且不是 你 的或 誰的 心行。這裡面沒有這個不是那個是,也沒有離相自性 佛性之類的東東。行,也就是 緣 緣無明有行的 緣 也就是無常,不...

孫悟天這個角色的意義是什麼?

瘋子智乃 我認為一部分也是為了體現出社會現實,記得有個貼吧大神曾將布歐篇以及布歐篇之後比喻成平成時代。和哥哥悟飯不同,悟天從小經歷過唯一的生死劫難和絕望就是布歐那一戰,而更恐怖的是,悟天和小特面對這恐怖的敵人的態度居然像是玩一樣,此外也不聽從長輩的指導和勸阻,相反悟飯因為從小就被綁架過,又看到父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