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純粹的善會讓人覺得討厭 甚至比純粹的惡感覺更強烈

時間 2021-05-30 12:39:17

1樓:

因為善與善也是不同的。

因為善與善也存在對立。

當「矛盾」開始浮現,善與善之間因「對立」而具有「張力」,其衍生的「排斥感」遠比善與惡要來得「劇烈」,甚至一方善為了討伐「對立善」而自甘墮落為「惡」,將「對立善」送上烤火架,侮其為「惡」——兩善最終因對立轉化為兩惡。

此類情況屢見不鮮。

同時,又因「人」具有某種劣性。

差異的存在又使得個體之間的「分化」進一步擴大,此善者之所以與彼善者走在一起的「主要原因」在於——彼此之間所存在的「差異」遠小於外部其它善觀念的「差異」。

無論如何,總是傾向於此。

只要存在聚合,必然存在排斥。

因聚合而排斥,因排斥而聚合。

亙古不變。

2樓:

純粹的善起源無知,

誰都不會在降生時對社會充滿惡意

反而是在受到他人的惡意後,

不得不拋棄內心的善。

這完全是為了自保。

因此討厭純粹的善良人,

也是在討厭變得不那麼善良的自己,

因為自己來說,也本該同樣地純粹,卻因為環境不同被迫成為世俗眼中的惡人。

3樓: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何為善?何為惡?

我們做事分幾等?損人不利己,損人利己,利人損己,利人利己。你選哪個?

金玉滿堂未必是個好詞,金玉盈室,莫之能守。首先,是否真有純粹的善?純粹的善的定義又是什麼?是否題主你認為的純粹的善的背後總是有利益驅動。

只要沒有做實質性的壞事,就不算壞,在應當去享受這個善的時候好好享受這個善,做一條快樂的傻狗。

你說ofo給你帶來便利是不是純粹的善?認知水平的差異同樣帶來對純粹的善的定義的不同。如下圖:

農村老太太前些年聽我說起免費打車,感慨現在的社會真好,滴滴發展到後來,免費力度下降,我的同學們開始抱怨了。當你認識到存在認知差異的時候,你才能真的去真真切切用同理心看待一件事情中的不同角色。

做條快樂的傻狗,哪有這麼多事需要你難受啊。

4樓:

看到有人提到追風箏的人…一下子感觸好深。

記得看追風箏的人的時候,對阿公尺爾非常非常的失望,心裡告訴自己如果我是阿公尺爾,我會怎樣怎樣…也許故事一開始就會有乙個更好的結局。

可是呢,有一天我遇到了乙個純粹善良的人。只認識了兩個禮拜,卻覺得再不躲著他我要死了。

他就是那種,只要參與了某件事,就會全身心投入認真得可怕的人。

當我是這個任務的組織者,而下面乙個參與者比我更努力更認真,還時不時和我講他的計畫,這些計畫還都是真的很有道理但是其實不可行的的時候…你很難不產生罪惡感。

我不可以和他說「你說的一點用也沒有,隊伍裡不是每個人都像你這麼認真得可怕,他們不會聽這個計畫的。你花費的那些準備這些東西的時間都白花了。我很想接受你的建議,但是這個建議不可行。」

他會跑過來說要不要馬上把某個事情完成掉,而那個時候我在和同學一邊玩一邊聊天一邊吃飯浪費著時間,可我還會說抱歉啊我沒空。他會等一段時間,繼續問我有沒有空。

而他所說的那些任務,都理應是我的事情啊。他根本不需要做的。

事情的關鍵或許就是,我沒有那麼壞,壞到沒有罪惡感,也沒有那麼好,好到和他一樣。而這個世界上,全是我這樣的人,我平庸而普遍,而他很高尚而獨特。

所以最後我乾脆躲著他。

阿公尺爾最後趕走了哈桑。

5樓:Lanaya

直聖母嗎?

我個人認為是的,從一開始被騙負債進入遊戲,到最後,她都沒有去責怪過其他人。

我很討厭聖母婊,我很喜歡直。

聖母婊慷他人之慨,自己碰上什麼事,就開始跳腳。

直相反,她從頭到尾沒有要求過別人如何,她只是請求大家相信她,相信秋山會救她們。

這個善為什麼會讓人難受呢?她沒有把善良綁在別人身上,而是用來要求自己。

題主的不習慣也許是因為在現實裡沒見過直這樣的人,下意識的把網路上的聖母婊和她混起來了吧?

不過在我看來,直所做的一切,都恰好和聖母婊是完完全全相反的。

6樓:範大錘

別逗我了

小直的善良也是建立在一定的智商之上的好嘛

而且那是漫畫裡設計的遊戲老甲畫出塑造的角色如果沒有直的存在 liar game還有舉辦的意義?

還有,你認為的善良是什麼樣的?

人的確為了生存需要適當的謊言,但完全不意味著謊言的世界才是我們需要提倡的

善良絕對不意味著沒有腦子

而小直是出於想讓別人也存活下來才會想出那些方法並且最後在神隊友的幫助下都成功了

我很討厭聖母們

但是直不是以上

7樓:悠木macaron

題主所厭惡的,其實是對惡的縱容和不反擊。與其說是善,不如說是懦弱和愚昧。善的存在是為了消解惡而不是為了與惡共存。

寬容不意味著妥協,救贖不意味著放縱。所以,題主所厭惡的正是對惡的放縱而不是善本身。

8樓:小輕

作為乙個心理諮詢師,我覺得你說的這個觀點非常正確。純粹的善意會比純粹的惡意更讓人難以接受,我想那是因為,純粹的善意是真正的不留餘地的對待

首先,我相信人性本善,每個人生來都具有對他人和世界的善意。但是這個善意是應當具有邊界的。善意不是犧牲,不是強制性的給予,因為犧牲會讓人承擔著無法回報帶來的壓力,而強制性的給予會讓人承擔著必須接受的委屈。

純粹的善意很容易成為沒有邊界的善意,如果它成為了沒有邊界的善意的話,它將給人帶來異常巨大的壓力,並帶給人乙個不得不說對的選擇。我想這一定是非常非常不舒服的。

因此善意應當是適當、節制、因地制宜、且具有邊界的,這樣才能讓善意真的起到善的作用,促進關係的發展和和諧。

來自中心諮詢師 李昂

9樓:愛阿克斯

知乎慣例:任何不問是不是,只問為什麼的問題都是耍流氓。比如「地球為什麼是方的」「民航客機為什麼可以倒著飛」,我真的狠懷疑,純粹的善真的比純粹的惡更讓人討厭麼?

說到這,就得先說說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我理解就是盡量不給親友及路人造成額外的麻煩,並且盡可能幫助別人。別人倒車入庫你在一旁幫忙指揮;很晚回不了家提前告訴家裡人以防擔心及額外的剩飯菜;同事電腦出問題了幫忙解決;別人做錯時候的善意提醒,這都是善。

相反的,惡就是盡可能給親友及路人造成麻煩,隨意並道;車窗拋物;全程大燈;辦公室裡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紅旗不倒還彩旗飄飄;別人做錯不提醒還在一旁坐等好戲,都是惡。我實在難以理解乙個人相比惡而言,更討厭善。如果真有這樣的人,唯一的解釋應該是:

有人行善阻礙你作惡了!

10樓:許桐

純粹的善應該可以理解為不求回報的善吧,如此的不求回報讓一開始接受善的人會覺得有愧疚感,就好像小便宜佔多了容易懷疑以後會不會有大虧等著,這種模模糊糊望不清這種純粹的感覺會讓人先是討厭,而後會排斥。而純粹的惡相比之下便能釋放出那股愧疚感,心中只要想著與惡勢力做鬥爭,人打我我打回去本就是人類自帶的攻擊屬性,少了心理負擔,多了順其自然。

11樓:Jessicat

因為執行"純粹的善"的人哪怕做了極惡的事情還覺得自帶聖光,在他人看來就是"打著善的幌子做惡事";然後執行"純粹的惡"的人在他人看來也就是"惡人做惡事",而且這個惡人自己也一點不覺得也不想讓他人覺得自己其實是善的。

而人一般都反感認知與行為不符這種矛盾,但相對而言比較能接受認知與行為相符的協調。所以咯~~ :P

12樓:

純粹的善通常是無原則的,且帶不來好的結果。

孔子都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純粹的善不想傷害任何人,哪怕是惡人,所以常常出現以德報怨,且無底線的以德報怨。

松子從不計較誰傷害過她,東京食屍鬼中金木的媽媽自己辛辛苦苦賺錢卻不斷給她那個好吃懶做只會伸手的姐姐最終累死。

究其結果,無原則無底線的善不公平,助紂為虐,而且最終帶來的結果是親者痛,仇者快,因為善行都是有代價的。

我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一部分人將其指責為懦弱,因為他們沒有反抗惡勢力的勇氣,即他們沒有反抗惡勢力。(區分懦弱和善良,看他們是不能反抗還是不想反抗)

重申觀點,這個世界有點黑,承載不起太白的夢想。

先佔坑吧

13樓:我不叫狐非

因為大家骨子裡普遍不信有真善~太善了會覺得虛偽。或者說,我們無法承認不穩定性質的東西存在,太善良會感覺很不真實,簡單說就是虛假。或許每個人骨子裡都有一種性惡論思想,或多或少。

14樓:

簡單來說就是見不得別人好 ; 至於覺得比純粹的惡更可惡,這已經到了卑劣的地步,善待不了別人,請善待自己,別拿那些讓自己的心靈受折磨

15樓:慕若蘭

水至清則無魚,善意會讓你感到不舒服,或許是因為這種善意是無底線的,沒原則的,與你意識中的善有所衝突,產生了不適應感!我覺得有沒有純粹的善還有待商榷,畢竟沒什麼事物可以說是百分百的!=_=

16樓:

這不是純粹的善,是鄉愿

至於純粹的惡,由於這種惡是真實的,人在潛意識裡反而不會反感。人其實是會接受真實的。

你說的被屢屢背叛還毫不猶豫的信任,一般來講這真不是善,是心理問題。是鄉愿

真正的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

你的反感可能是潛意識感到這是一種虛偽,虛假

17樓:

「被背叛還原諒」跟善良沒關係。

原諒對方的背叛,是貪圖對方給自己帶來的別的好處(很可能是你察覺不到的好處),比如有的人被背叛還不離婚是為了維護家庭榮譽和自己的面子,這不是善。

反正存在即合理,非當事人就不要操心別人的事了,因為我們看到的很可能只是表象。

這世上的確有人不相信善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自己能做到的才是合理的。

當自己能做到純粹的善,TA就會相信這世上有純粹的善。

18樓:

越靠近光的地方,陰影就越重。

看border時,上司對安吾說過,光芒耀眼的地方,必定也有濃重的陰影,別被陰影吞噬了。

後來在追捕最後的案子時,嫌疑人說,「我是純粹的惡,你是制裁不了我的。」最後石川為了制裁他殺了他,然後自殺了。

真的有純粹的善這種東西嗎?當真正什麼都能奉獻,什麼都能原諒時,就真的沒有傷害到另外的人?在別人眼中你真的就是善了?在你完成純粹的善時,惡反而尾隨而至。

善良在加上純粹二字時,就已經不純粹了。

19樓:唐路懿

因為大多數人潛意識裡總對善抱有期待,甚至幻想,對惡則心存恐懼。

善若無果,便顯得無力,人們哀其軟弱,笑其無能。

惡若無果,人們以為是天理昭昭,本該如此;

惡若有果,人們雖又怕又恨,又羨慕其簡單粗暴,又崇拜其孔武有力。

這也便是第一位答案所說的肉眼。

20樓:

先說觀點:因為這個人這麼做,不一定是因為他善良。

這是乙個典型的自然本能與社會道德相衝突的例子。

直接原因應該是劇中角色對他人的行為一次次做出與題主代入的自己完全相反的反應,使題主的潛意識做出的判斷受到了否定,繼而產生對角色的反感情緒。而題主的意識又根據自己的認知,如所受的教育和社會道德觀念,判斷角色是善良的,應該給予同情。意識和潛意識對同一人作出了相反的態度,題主感到十分困惑,糾結之下來到知乎,敲下了這個問題。

個人認為劇中角色表面上是善良的人其實卻在一直索取。與他人不同的是,他索取的不是金錢利益或性利益,而是一種心裡快感:他人的歉疚感。

通過不斷自虐(原諒他人對自己的傷害)來獲得一種道德優勢。觀眾感到了這種感情索取,嚴重些可以叫感情勒索,本能地產生了排斥。

所以「善」不一定真的善。

為什麼有人會讓很多人覺得討厭?

墨大喵 這個嘛,我只知道,想著讓人人都喜歡的人其實自己蠻累的,因為會習慣性考慮別人怎麼想,會照顧到乙個場子裡其他人的感受,最後才是自己,還不能一味老好人,還要有自己適當的原則和堅持,即便做到這樣也很可能吃力不討好,分寸感很重要,是需要很高的情商的,像何老師那種?儘管也不能說沒人不喜歡他,至少他的人緣...

嗩吶為什麼會讓人覺得 俗 ?

雨洋公公 我認為嗩吶是中國最早的樂器,用它能把人身的喜怒愛樂體現出來。不管是過去或現在都是不可能鈌少的。是中國的非物遺產不可缺少的一種。 七零蛋 但是你去聽聽伊朗的嗩吶調子就一點都不俗,非常好聽!我個人感受吧,中國很多民樂演奏起來都很俗,那調子那演奏那姿態那神情,說句心裡話真是又俗又土又不自知 近現...

為什麼很多正派會讓人覺得比反派還要討厭?

邏輯怪獸 正派 虛假的政治正確。反派 真實的醜陋真相。觀眾和正派之間,往往不是同類,和反派才是同類。正派重複著那些聽起來真善美,但是已經沒有人再相信的謊言。比如什麼善惡自有報,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然而,如果大家都飽經世間滄桑,再來看這些所謂的 正派 角色的義正言辭,就像是一群身經百戰,看過多起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