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究竟為什麼讓人討厭

時間 2021-06-01 01:19:38

1樓:簡晨

你討厭的是哪種數學呢?

第一種:類似「奧數」,給你一堆難題,想破頭想不出來,看到答案想給做出來的人跪了

第二種:給你數字,算吧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上奧數班的我,可能是不夠聰明吧,一直對數字的敏感性非常差。

我記得初一,學因式分解,有一類要拆項,你比如有時候裡面有個-3x,要拆成x-4x,我記得看了一堆例題,之後奧數書三道習題我做了乙個小時,啥也沒做出來,急得趴在桌子上哭。

我覺得可能是這種題做多了就沒信心了吧,到大學越來越不喜歡數學。因為現在的高數很多題,在我看來還是需要所謂「技巧」,就是需要一拍腦袋才能做出來,看靈感。

但是我又參加了數學建模競賽,而且參加競賽的過程中,就完全有了那種數學真tm有用的感覺,而不僅僅是好煩不想做了想吐。

所以,可能你和我一樣是應用型,不是那麼擅長那種靠技巧取得高分的數學考試吧。

2樓:幸運Ex的李小妖

本人很笨,笨到從小學畢業以後數學到高考就再也沒及格過。然而我上班後的工作是工程量計算,也就是造價員。

要知道這項工作是很嚴謹的,稍有差錯可能就給公司帶來極大的損失,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因為身邊有血的教訓。至於工作的時候都發生了什麼......

為了防止自己出現這種情況,毅然決然的離職,轉作了一名編輯。

3樓:Chendieyiiii

不是數學討厭。

很多人都有小學數學很好,初中還行,高中一塌糊塗的經歷。

一方面的數學的專業性更強了,另外一方面我們是否應該但是,是不是我們心態更功利了?

一開始的數學,我是很愛學的,因為更像乙個遊戲和趣味的競賽。直到後來支撐我學下去的動力只不過是一張高考試卷。這是乙個興趣到負擔的轉變。

不是說教育體制的問題,只是在數學這塊。一方面是環境的狀態讓孩子為了分數學數學,而不是興趣。另一方面,大概是孩子們的心態也因為分數而變得功利了許多。

相比之下討厭的是這種由喜愛到痛恨的感覺。就像分手一樣。

4樓:羅二五八郎

題主的經歷和我真是超級類似

不答不行! 本人也是高三黨湖南某省重點高中(第二梯隊)下面就說說我和數學的經歷吧

自從高三以來上學期6次月考只有1次及格還是91分卡線其餘都是80多最低一次70多

每次看到排名因為數學被甩一大截就很不爽於是開始發奮分享一點小心得

1、絕對不要逃避數學勇敢的面對這是提公升數學的必經痛苦數學是理科裡的大頭一定保證不能和成績好的差20+分!!! (雖然和題主一樣靠著英語理綜能把分拉回來一點…) 但是和成績更好的比他數學甩你30分你靠其他科扯回的分還是趕不上

所以! 先保證自己不被拉開太多!

2、認真聽數學課學會做筆記(特別是經典題型)提取幾種常見的方法比如數形結合參變數分離數列裡的錯位相減等……聽完後回憶著寫到筆記本上(2次記憶鞏固)

再找類似的題做一做用相同的方法

親測絕對有效

3、多刷題

小題每天練一套一定保證正確率

不硬性要求時間但必須60分鐘內

我們省小題佔了75分分值相當大

後面保證前三道大題都不丟分就有111分了

打字真累

樓主一定不能放棄! 我現在數學這兩次都上了100分! 你也可以的

5樓:梁渙

求求你們不要贊王小波那句 「人的一切痛苦, 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了

且不說王小波有沒有說過這句話

這句話已經是知乎上最不想看到的句子top5了割題主你好看完這幾行字請去學習

先說說我的情況吧

我是去年的浙江考生

現在在某三檔985

高中同樣對數學深惡痛絕

情況與題主類似

關於題主對數學提不起興趣

我按照自身經驗給出的結論是因為目前你看不到數學的作用我是高三那年迷上了物理

此前一直以為數學的極限就是高考倒數第二大題的圓錐曲線或導數了直到接觸物理之後才知道微積分線性代數這些東西看了一些物理書之後我才明白數學課本上那些很「空」的架子不只是拿來出高考題的

它們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如果不依靠數學

麥克斯韋在19世紀60年代那會是不可能寫出那組方程的薛丁格也不可能在20世紀初寫下那個方程的

總之當我發現數學真正的用處的時候才明白過來並由衷感謝推動數學發展的天才們

但這已經有點晚了

我沒有考上乙個好大學

只能花更多精力去體會這些東西

矛盾的地方就是

你必須通過考數學才能獲得真正了解數學的機會那麼此前對數學提不起興致的話

該怎麼學數學呢

沒有天賦的話最好像我一樣刷題

看題主對自然科學和數學應該是有一定興趣的

跨過這道坎到乙個好一點的大學

就離這個世界的本質進了一步

聽起來應該挺誘人的吧

如果只是為了高考完大學混日子

我是覺得也要努力去乙個好點的大學混日子吧

我在東南大學的同學說他們10M寬頻的價錢是我們6M寬頻價錢的1/3的時候我還是不爭氣的哭了

學校越好玩起來越開心

總之就是這樣

答主去年高考數學120

如果再高一點的話就能去好一點的學校了

每年都會有數萬名學生抱有這種遺憾

希望今年六月這幾萬人裡沒有你

6樓:

沒有數學素養的人在教數學,沒有哲學素養的人在教哲學。

這是我所看到的。

他們向你展示的是毫無美感的數學,乙個枯燥的遊戲。

你不知道你為什麼要學它,學了它能做什麼。這讓你失去對它的興趣,不認真聽課,不願意花時間。而數學解題能力是需要在做題中積累的,你沒有積累,當然考不好。

差的成績會給你帶來各方面的壓力,讓你感到受挫,使得你的心情低落。

如果你長期經歷這一體驗,你會潛意識地將數學與那些壓力聯絡起來,一看到數學就會感受到那種受挫感,而受挫的感覺正是人類本能所厭惡排斥的。

7樓:

首先,我的建議,無論這一科你喜歡不喜歡,對於高考來說,它就是乙個分數。管它什麼數學物理英語,能拿到分的就先拿了再說。當然這可能是跟功利的思想,不可取不可取。

但是面對考試,這也是很現實的做法。

還有想法遲點補充,先睡了。

黃霄雲究竟為什麼讓一些人這麼討厭?

花間 我想起了我是唱作人第一季的時候 高進選擇了陳意涵,當時彈幕還有相關的問題都在批評高進,說他只會挑軟柿子捏 黃霄雲做的事沒啥太大區別,無非她是個女孩子,大家不願意批評罷了,其實這多少有點雙標 為什麼幾個月了還推薦這種問題給我?我都快忘記這號人了。我完全沒搜這方面的內容,大資料出問題了?不太了解她...

人究竟為了什麼活著?

解放後有進步 不請自來,我從小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只不過生活在人類世界,竟然要很多時間來解決雞毛蒜皮的事而忙碌地活著。最近因為我爸因病突然去世了,然後我想著他為我做的一切,以及他病了之後到去世,在我回憶他的一生,才讓我重新思考人究竟是為什麼而來到這個世界。看了其他人對這個題目的回答,我自己卻有了新的...

人究竟為了什麼活著啊?

小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乙個詞,叫作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是德國哲學家馬丁 海德格爾提出來的生死概念,這一概念被記錄在他的著作 存在與時間 之中,在書中海德格爾對 向死而生 的解釋是 死和亡是兩種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乙個過程,就好比人從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邊緣,我們過的每一年 每一天 每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