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學習一下周易有沒有大神介紹幾本入門的書籍什麼的,坐等

時間 2021-05-30 10:03:52

1樓:養學

若是從象、數的角度去看,台灣學者陳鼓應的《周易今譯今註》可作入門,若是從義理的角度去解讀,程頤的《程氏周易傳》當為首選。其他知友推介的,諸如焦氏易林、京房之災異,邵康節之梅花易數等等,若無易學基礎,還是不要碰他,否則弄得興趣全無……

2樓:公益瑜伽人

西方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著名的《易經》英文序,對如何讀懂《周易》會很有啟發:

「我不懂中文,而且也從未去過中國,但我可以向我的讀者保證,要找到進入這本中國思想巨著的正確法門,並不容易,它和我們思維的模式相比,實在距離得太遠了。假如我們想徹底了解這本書,當務之急是必須去除我們西方人的偏見。比如說:

像中中國人這樣天賦異稟而又聰慧的民族,居然沒有發展出我們所謂的科學,這真是奇怪。事實上,我們的科學是建立在以往被視為公理的因果法則上,這種觀點目前正處在巨變之中,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無法完成的任務,當代的物理學正求守成。因果律公理已從根本處動搖,我們現在了解我們所說的自然律,只是統計的真理而已,因此必然會有例外發生。

我們還沒有充分體認到:我們在實驗室裡,需要極嚴格的限制其狀況後,才能得到不變而可靠的自然律。假如我們讓事物順其本性發展,我們可以見到截然不同的圖象:

每一歷程或偏或全都要受到機率的干擾,這種情況極為普遍,因此在自然的情況下,能完全符合律則的事件反倒是例外。

正如我在《易經》裡看到的,中中國人的心靈似乎完全被事件的機率層面吸引住了,我們認為巧合的,卻似乎成了這種特別的心靈的主要關懷。而我們所推崇的因果律,卻幾乎完全愛到漠視。我們必須承認,機率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人類費了無比的精神,竭力要擊毀且限制機率所帶來的禍害。

然而,有機率實際的效果相比之下,從理論上考量卻得的因果關係頓時顯得軟旨無力,賤如塵土。石英水晶自然可以說成是種六面形的角柱體——只要我們看到的是理想上的水晶,這種論述當然非常正確。但在自然世界中,雖然所有的水晶確實都是六角形,卻不可能看到兩個完全相同的水晶。

可是,中國聖人所看到的卻似乎是真實的,而非理論的形狀。對他來說,繁富的自然律所構成的經驗實體,比起對事件作因果的解釋,更要來得重要。因為事件必須彼此一一分離後,才可能恰當地以因果處理。

《易經》對待自然的態度,似乎很不以我們因果的程式為然。在古代中中國人的眼中,實際觀察時的情境,是機率的撞擊,而非因果鍵會集所所產生的明確效果;他們的興趣似乎集中在觀察時機率事件所形成的緣會,而非巧合時所需的假設之理由。當西方人正小心翼翼地過濾、較量、選擇、分類、隔離時,中中國人情境的圖象卻包容一切到最精緻、超感覺的微細部分。

因為所有這些成分都會會聚一起,成為觀察時的情境。」

3樓:

1,南懷謹的易經雜說。

2,汪忠長的周易六十四卦淺解。

在往後,你就知道看什麼了,切記不要多買太多沒用的書。

另外,對於學周易來說,最好的學習方式是通過術數來學習,你需要選擇一款術數。(在上面兩本書看了一大半的時候買來看)

1,梅花易數,淺顯易懂,非常容易上手,適合你玩。書的話就梅花易數就可以,淺黃皮的。

2,六爻,就是扔三個銅錢,書的話增刪卜易和卜筮正宗。

我曾經在圖書館看到過一本書,叫周易古筮考,作者是尚秉和,具體內容忘記了,只記得當時對其評價非常高。我又搜尋了一下,他還寫了一本周易尚氏學,想來可以替代汪忠長的那本。

以上僅供參考。

請問各位高士,想學習一下《周易》從哪幾本書開始?

天策 如果沒緣遇到師承看中你就不建議學習易經,盡量只去參悟其中道理深意,如果你單純為好奇而去學,那麼你也會因為好奇一直亂去驗證或者賣弄,學習易經如若不能保證自己能節制住,損害的是你自己,再者說,你要是把易經的內含的思想讀好了,用好了,哪怕原本沒有緣分都可能會變得有緣分學習。 破陣子 學習周易,需由淺...

有沒有大神能說一下quantitative marketing 主要的幾個研究方向是什麼?

Yulin.HAO 大方向而言,乙個是analytical modeling,好學校包括是Berkeley,UT dallas.大形勢下比較式微,就業市場不太好。另乙個就是empirical modeling,主流有structural modelling,top schools 包括 chicag...

純0基礎想了解一下《周易》有哪些需要準備的?

易結構卦義雜說 易經六十四個文字作為乙個整體,是按照清晰的寫作思路展開的 結構六圖 是其寫作思路的影象化表達,也是學習 理解六十四個文字的指南針。易結構卦義雜說 戲說易經之閱讀指南 周易當哲學看翻翻白話文翻譯就差不多了,想要往深處了解必須跟玄學掛鉤,哲學層面也就現代人搞的文字遊戲,純闡述思想的也有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