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經濟學如何解釋革命發生的原因?

時間 2021-05-30 03:01:29

1樓:張央

非經濟學專業強行答一波......

這個問題肯定要回顧Acemoglud為首的制度經濟學派..他和Robinson研究了無數個拉美和非洲國家的制度變遷,裡面應該有解釋。

我就談看過的文獻。之前學量化歷史的時候,讀到港科大的龔啟聖(James Kai-sing Kung)教授的文章:Can cultural norms reduce conicts?

Confucianism and peasant rebellions in Qing China,2014,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龔教授直接用縣志資料檢驗文化(儒教)對於農民起義的影響。結論就是:

教化是能降低革命機率。

2樓:曾國霖

然後就有了專門研究如何最大化並維護、掩蓋這種不均衡的學科,叫作「經濟學」→_→ @RONINmind

分割線)

以上皆大霧,經濟學本來就不是一門嚴謹的科學,而是有立場設定的(效用價值論、勞動價值論等等),用經濟學來解釋革命將無可避免的片面化。簡單的把爆發革命的原因歸咎於「分配」更是對「革命」的庸俗化,混淆了「革命」與「改朝換代」的本質區別。

3樓:RONIN

行為經濟學裡有這樣乙個博弈模型,叫「最後通牒博弈」,很有意思,或許能給這個問題乙個切口。

這個博弈的內容是這樣的。如果現在有 100 塊錢,你拿到手以後,要分其中的一部分給另乙個人,如果他選擇接受,那邊雙方各自拿錢,如果你選擇不接受,那麼你和他都一分錢拿不到,請問,你應該分多少錢給他?

如果你分 1 塊錢給他,他會想「反正有 1 塊錢總比沒錢好」,然後接受嗎?還是會想「憑什麼他拿的比我多?」,然後拒絕,讓你也一分錢拿不到。

如果是理性的人,那麼有 1 塊錢確實比沒錢好,然而人類這個物種,從本能上就是呼喚平等的。

遠古時期,乙個小群體獵了乙隻羊,如果大家都有大腿肉吃,只分給你吃一塊小羊蹄,你會想「反正有吃的總比沒吃的好」嗎?

然而,隨著人類數量的增加,乙個群體的數目從 10 變成了一萬變成了一百萬,甚至一億,這個情況又不同了。

比如 A 和 B 兩國瓜分 10 億元,兩國元首私下商量,A 國元首分給 B 國元首 1 億,自己拿 9 億,那 B 國元首不一定會不接受。

因為他拿了錢回國就把錢存進瑞士銀行,分出來一點錢讓其他人幫他維持統治,就能避免「最後通牒博弈」裡誰都拿不到錢的情況了。

現實中總是會分贓不均的,那麼就不存在乙個自然的納什均衡,需要靠暴力、謊言來維持,而暴力和謊言都是需要成本的。

當一國無力拿出足夠的錢維持這個不均衡,或者由於貧富差距過大導致不均衡無限放大難以維持,那麼合作破裂,革命就產生了。

4樓:路朵朵

不知道算不算主流經濟學…Acemoglu為首的institutional economists寫了文章從經濟學特別是博弈論角度來解釋政治體制變動,比方下面這篇他和egorov合寫的文章:https://

dspace.mit.edu/bitstream/handle/1721.1/79347/Acemoglu13-12.pdf?sequence=1。

在現代的主流經濟學教材中,亞當 斯密直接提出的理論還剩下多少?

首先我想說明的是我答案的出發點,我認為題主的 直接留在 即是仍然依照斯密在 原富 中的表述。依照題主認為的福利經濟學第一定律與 看不見的手 等概念劃為等價的話,那麼私以為題主還想知道的就是與斯密結論相同,而證明方法相異的觀點也視作被保留。以我個人淺薄的知識認為對斯密的主要思想 當然是源自 原富 進行...

巨集觀經濟學如何解釋降準和降息的差別?

RainyDay 這倆就完全不是乙個東西,只不過恰好名稱相似,有時候能起到同一效果罷了。降準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你存銀行一百萬,如果存款準備金率是20 那銀行只能把其中的八十萬拿去投資和放貸款,剩下二十萬得擱手裡,時刻準備著等你來取錢。如果這個準備金率下調了,比如說降低成10 了,那能貸的款和能投的...

應如何解釋西方經濟學中 人的消費需要 needs wants 無限大 這一概念?

勇者鬥餓龍 我覺得能提出這樣的疑問說明題主在閱讀經濟學教材的過程中有在認真地思考,批判性地接受。我在閱讀過程中有和題主一樣的困惑,慾望和需求的無限性 理性人假設都讓我覺得很不自然,進而會質疑西方經濟學存在的意義。如果根基都是不牢靠的,那麼推出的結果還有意義嗎,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久。看了其他答主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