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學古詩詞有啥意義?

時間 2021-05-30 02:28:18

1樓:xpineapplex

很多時候人們不只需要存在一些理性上的意義,更要尋找一些感情的連線,而和千年之前的人產生這樣一種情感的鏈結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2樓:伊言若

餓,其實沒必要說得那麼冠冕堂皇。

這就跟你喜歡唱跳rap籃球乙個道理,只是乙個愛好而已。

我喜歡詩詞,因為我讀這些句子能感到共鳴,讀起來有慰藉,或者說學過格律之後我也能有事沒事附庸風雅幾首,這不是很好嗎。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迅哥兒,你為啥這麼寫啊?

魯迅說「老子高興。」

那今天有人問我學古詩詞有啥意義,要個錘子意義,老子高興。

3樓:問題中人

又是一年初到來,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和第二季經典詠流傳也如約而至,又掀起一番詩詞熱潮。

前者,代表了詩;後者,代表了樂。

二者,其實本不可分。中國的詩,本來就是唱的。好像西方的也一樣。

詩言志。最經典的表述是: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情怒以怨,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仰南君想藉此提起注意的是,這裡,古人將極私人的「情」「志」與極公共的「政」「民」「天」「地」「鬼」「神」都統合在「詩」「音」裡了。極幽微而致廣大,詩歌的作用有如此之巨。

一代詩壇宗師馬一浮更進一步發揮說,「詩以道志,志之所至者,感也。自感為體,感人為用……言乎其感,有史有玄。得失之跡為史,感之所由興也。

情性之本為玄,感之所由正也。史者,事之著;玄者,理之微……故曰: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詩之效也。

」馬老又特意強調「感」的重要性。若勉強用現代文來說,「感」正是交流情感凝聚共識的一種極精微的情緒與能量傳遞過程。所以,馬老特意提醒要注意「感之所由興」與「感之所由正」。

綜合以上兩則先哲前言,可知,在中中國人看來,詩歌,是人情感意志表達於動靜語默言詞文字的極自然的,甚至必然的,一種方式。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智慧型之高超。只要是人,就必然會有感情,有情緒,有慾望,有理想,有衝動,有志氣。

凡此種種「情志」,無一不攜帶能量。且此種能量,是可以互「感」的。「感」而成勢,就是社會風氣,就是社會思潮,甚至是社會運動。

可見,中國古人極早就明白,個人「情」「志」調理對於社會風俗甚至政治得失之重要性。這是古人智慧型高超的表現之一。中國古人且更懂得,個人「情」「志」之調理,非須一定規矩不可,而此規矩則非「詩」教,非「樂」教不可。

這是古人智慧型高超的表現之二。將詩教的原則定位為「溫柔敦厚」,將樂教的原則定位為「廣博易良」,則是古人智慧型高超的表現之三。說白一點,中國古人不僅知道個人情緒調解於私於公的重要性,還進一步設法引導每個人學會如何調整,還提出了明確的原則——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這裡的思無邪有必要說幾句。「思」代表了一切情緒智力層面的活動,「無邪」則是正,是發乎情,止於禮,即是馬老的「情性之本,感之所由正」。思無邪,並不是「無思」,不是壓制了一切情緒慾望,而是善加引導。

不過,問題仍然存在。調節情緒的方法千千萬,為什麼中國古人特別重視詩和樂?為什麼是,詩這種琅琅上口的韻文?

(再往深了問,為什麼中國文字和語言是分開的?也就是書面語和口頭語為何是分開的,從而保證了漢字不隨語言的隨時變化而面目莫辨,使得千年之後的我們仍然讀得懂古人的一嘆一詠?再深一層,為何會有漢字這樣一種神奇的存在?

每乙個漢字,都是乙個基因密碼,裡面包含了大量的生命資訊,我華夏族的生命資訊。漢字實在是一種令人匪夷所思的存在,仰南君這方面連邊都沒摸著,只有歡喜讚嘆的份。舉兩個例子,繁體的國字,是乙個會意字:

外面的大口代表土地,戈代表了武裝,裡面的小口代表了人口,是不是像極了現代國家要素的三要素說?佔漢字比例最高的形聲字,聲旁並不僅僅表聲,更是表意,甚至所表之意比形旁更重要。比如壁,指房屋邊上的「土」,僻指「人」邊上的地方,臂指身體邊上的器官……可知」闢「這一聲旁實在是有其本身的意義。

對漢字不扯遠了,就此打住。仰南君想強調的是,漢字本身無與倫比的表意力、感染力、傳播力、生存力,是古詩表意力、感染力、傳播力、生存力的基礎。甚至可以說,每乙個漢字,本身就是一首詩。

更神奇的是,這樣的一首詩,竟然只有乙個音節——所有漢字,都是單音節。漢字之簡,之約,之美,之妙,真是令人不能讚一辭。)

漢字,是我華夏族生命能量的基因密碼。詩歌,則是由此等密碼組成的我華夏族生命能量的基因圖譜。要讀懂華夏民族的生命能量,不懂古詩,門都沒有。

要讀懂任何乙個古人,如不去讀他的詩,門都沒有。

古詩,以一種極雅訓又極精煉,同時又極易誦極入耳,因此最易儲存又最易流傳,的形式,記載了中國人數千年來的理想與榮光、希冀與恐懼、快樂與憂傷、感念與怨望……你所有經歷過的,或正在經歷著的,或將來必然要經歷的,甚至終此一生無緣體會到的,各種情緒各種思索也即各種能量各種境界,古詩裡都有。只要你願意,去喚醒她們,並與她們相「感」。古詩裡的能量,是提純過的,是一代代先民反覆醞釀過並加持過共享過擴充過的,其純度之高密度之強,恰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可受用不盡。

比如,你思念兄弟了,想想王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失去了戀人或親人,讀讀蘇東坡的「十年生死兩茫茫」,元稹的「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你遭遇了不公,感嘆人情似紙,吟一吟「看來世事金能語,說起人情劍欲鳴」;你高中了或公升職加薪了,念一念「人生得意馬蹄疾」……

錢穆先生說得最暖心:「讀詩是我們人生中一種無窮的安慰。我哭,詩中已先代我哭了。

我笑,詩中已先代我笑了。我感到苦痛,可是有比我更苦痛的。我遇到困難,可是有比我更困難的。

我是這樣乙個性格,在詩裡也總找得到合乎我喜好的而境界更高的性格。有些境,根本非我所能有,但詩中有,讀到他的詩,我心就如跑進另一境界去。」

這即是一種「感應」。因了漢字與古詩之神奇,這種感應,竟可以跨越幾千年幾百萬平方公里,而輕鬆發生。這種感應,是兩個人、兩代人、億萬人、千萬代人,之間,跨越無限時空的,生命能量的共振與互相發皇。

這種感應,我們早已習以為常,但仔細想想,是何其偉大何其不可思議!

每一代人,於詩中所感受到的生命能量,都是指數級疊加後的能量。這種能量,是可以戰勝的嗎?我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屢仆屢起,愈挫愈勇,其所依賴之深層生命能量,究竟何在?

詩教之功,莫大焉。

若要戰勝這種能量,只有一種方法:切斷感應。而切斷感應,只有一種方法:滅了漢字。所以,當年日本侵華,在淪陷區不准教漢字,用心之毒,毒何如哉?

只要漢字不滅,詩魂即不死。詩魂不死,我華夏族之生命能量的基因圖譜即在。圖譜在,則雖千秋萬代,此一無窮能量,亦可隨時召喚而出。

詩者,志也,事也,史也,能量也,生命力也。

4樓: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什麼叫美好生活?

除了物質基礎外,還有精神追求。

古詩詞代表人民對於「美」的感受追求。

5樓:巴黎與小裁縫

會讓你變得「高大上」。

身邊有很多朋友,覺得詩詞是個很小眾的東西,像我這樣喜歡吟風弄月、感慨古今的「老學究」,他們多半是覺得很無聊。

的確,詩詞在小圈子、或者說基層圈子裡,詩詞的確不被重視,甚至被人視為「做作、矯情」看待。

但這並沒有阻礙人們學習和喜愛詩詞。

我曾陪領導參加很多私人或大型一些的飯局,發現很多成功或者有相當身份的人,知識面都很廣,尤其是能夠背誦相當量的詩詞,如王維、杜甫、李白、蘇東坡的詩詞。他們往往能夠引經據典、出口成章,將知識很好的融入到生活當中,給人一種淡定從容、博學超脫的氣質。

我相信乙個共識,那就是越成功的人,越有對知識的渴求。詩詞是他們學習的一部分,而且是終身學習。

而尋常的人呢?像我這樣碌碌無為而又熱愛詩詞的人也大有人在。不求功名利祿,只想在閒暇之餘,吟風弄月、陶冶情操,修身養性,也未嘗不可。

我們都不是詩人,但我們共同有一顆熱愛詩詞的心。

這種對詩詞的熱愛,超越了階層、時間、空間、和地域。

6樓:夏七

說真的,最近好多類似的問題推送給我,我也很無奈啊。

大家成天意義意義地,要麼就為什麼為什麼,有時真讓我覺得有種憨直的可愛。

詩詞的這個東西啊,你要是喜歡,那還要什麼意義?你要是不喜歡,而出於某種原因卻不得不接觸甚至學習,比如涉及應試,那麼這個原因就是它之於你唯一的意義。這還有什麼可糾結的麼?

7樓:失遺

在你想念某人的時候,腦海裡會浮現「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在你人生失意之時,會唸出「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在你為愛情所拋棄,心灰意冷時,能泣聲吟道「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在朋友失意之時,你能拍拍他的肩膀,來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看到泰山時,能想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上黃鶴樓時,會感慨「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來到黃河前,能放聲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當你和情人在一塊時,唸首「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可比網路上那些情話有意境多了!

你看,學好古詩詞可以裝這麼漂亮的比,所以怎麼會沒有意義嘞?

古詩詞對現代人有什麼意義?

假面超人 1 承繼優異的傳統文明,巨集揚民族精神咱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豐厚的文明遺產,這些遺產記載著咱們祖先在思維 科學 文藝等方面的高度成果,是才智和血汗的結晶,是須臾不行丟掉的。它是中華民族之魂,是剛強的民族精神支柱,這種內涵的思維活力是我們中華民族生命力的表現,是咱們炎黃子孫承繼下來...

古詩詞有可能在現代走向復興嗎?

silverystar 有可能啊。最近有種歌曲風格叫古風,如果把歌詞改成詩詞,不就讓更多人看到了嗎?而且最近漢字聽寫大會 古詩詞大會 經典詠流傳收視率也不算低 白留 只能重現,無法復興。對於乙個時代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文化底蘊是否深厚,也不是風格意境是否唯美,而是能不能與時代接軌。一件好的東西就一定有人...

有哪些現代人寫的古詩讓你感覺特別好的?

一半塊林 元日晶絲匝密線,寒湧自俄都。冰氣透玄門,暗枝點凍浦。一歲將近晚,夜放花千樹。杯飲斟輕暖,笑面翻袖舞。紅球散寶光,弦箏催聲促。清歌捲菸羅,脆雨擊戶樞。席坐感憶生,歲移何其速!朝有青羽懸,暮對皚雲瀑。游溯當求索,行吟且抱樸。躑躅將見何?遠山繞雁渡。 過改革 昔聞美人未有言,今於君前始信緣。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