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的格律是否重要?

時間 2021-05-29 22:15:09

1樓:玩玩而已

格律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唐以前不講究格律,那是因為寫詩的少,大家都還在嘗試,所以不加以限制;到唐以後,尤其是鼎盛時期,寫詩的人多,為了秀操作,和八股文是乙個道理,所以要加以限制,來體現自己的水平;到了近代就沒什麼必要了,現在研究這玩意的太少,要是還搞得這麼複雜,只會脫離群眾。除非內行相互交流,一般人裝逼寫著玩沒有必要。

2樓:蕭晦之

格律是談論詩的前提,格律對了,你的詩境界再怎麼low,都是可以拿出來交流的,再者說有時候對於一首詩境界的把握也是見仁見智。但是如果連格律都不對,那不好意思,看都不看,須知格律是詩的基礎啊

3樓:明天是另一天

可以做這樣的假設?

如果格律如同刷牙一樣,一學就會,還有多少人糾結這個問題?

不管反對的人用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難度才是最基本的那一條,只是他們不好意思說出口。

4樓:

格律對於近體詩,更多是音韻和諧上的需要。

很多寫現代詩的都覺得格律詩的格律是枷鎖,但我實在想不明白現在那種沒有韻律美的現代詩,如果只是為了斷行,那我幹嘛不去寫散文?如果只是形式上的需要,那跟格律一樣的「枷鎖」有何分別?

5樓:夏進

對杜甫而言,格律是他的舞台,對你我而言,格律就是枷鎖。

於古人,於古代的士大夫知識分子而言,格律並不是枷鎖,而於現代人,格律是。即使乙個現代人能像古人那樣從蒙童時期就長期大量接受音律訓練,他也沒有古人那樣的語音環境了。

再者,能不能嚴守格律,並不是詩歌好壞的標準,甚至不能成為乙個標準,詩歌好壞的標準只能是能否充分的甚至超越的表達情感。

6樓:韓超

做現代詩不重要。

現代詩本來就是白話。

如果是絕句和律詩,格律也是一部分規則。不依照格律寫什麼絕句和律詩,現代詩不香嗎。

其實格律本身非常簡單,遠比修辭和章法簡單的多。

我是不信格律都學不會的人,能深諳修辭和章法。

至於說格律是枷鎖和鐐銬,有點言過其實,不過我覺得確實不能因律害義。

古人的「格律派」就「薄蘇辛」,但即便蘇辛,依然格律沒有大問題。

7樓:TLOT

既然是入門,那麼格律還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乙個新手(我也是),格律是基本功。過了格律就可以學習拗救。如果沒有學習格律,那麼寫詩的水平是不會有很大的提高,無論寫多少首,還是停留在無格律的階段,談何入門?

8樓:皎皎雲間月

詩是什麼?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詩被稱為詩,究其根本在於詩意。

詩意由何而來?

一部分來自於情,一部分來自於採,一部分來自於音律,一部分來自於詩人本身。

而格律不過是增強音律美的一種手段罷了。

真正的詩意不由格律決定,格律也只能錦上花。甚至有的時候格律會抑制情感的迸發,成為寫詩的限制。

蘇子大醉作《水調歌頭》時就有兩處出韻,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如果在這裡硬要押韻,可能就少了些許韻味。

就連杜甫的《登高》都有出韻的地方。

千古七律第一都如此,我們也不必強求自己。

格律也未必時時刻刻都是個好東西,詩歌有事也會被格律限制。比如體現兒童的清純浪漫天真無邪,這就很難用格律詩寫出來。相比於格律詩,現代詩歌就在這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最後,無論何種形式的藝術都應該講究「意在筆先,趣在法外」。不要被法限制了趣,不要被格律限制了詩意。

(個人觀點,若異勿噴,友善交流)

9樓:詩梟李二浪

當我們說重要的時候,我們說的是需要、主要還是必要?

1、詩詞創作,需要格律。懂格律,更深刻明白漢字之美,這叫知其然。

2、作品一出,格律為詩詞服務、加分,有主要的功勞。感謝格律。這叫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有時靈感迸發,創作的絕佳詩詞出律,格律就要讓位,變得不必要,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叫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何以然。

10樓:某人

可以沒有格律

但不要舔著臉說那玩意是詩

大炮開兮轟他娘

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

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即使是莊重禪,做詩至少也要押韻、順口

11樓:沉默三十年

不重要。

寫詩就是帶著鐐銬跳舞,這格律就是鐐銬。

一首詩好不好,並非是它帶的鐐銬分量夠不夠重,外表是不是布靈布靈的,材質是不是24K純金的。而是你的舞跳的好不好。

善舞者,帶不帶鐐銬都能跳出好舞蹈。

而詩家為求詩之美能臻至化境,不斷探索,最後就會發現,合不合著格律寫,最後都是殊途同歸。

格律,本身就是歷代詩家在追尋美的道路上總結而來的。

有近路不走,為什麼要繞彎路呢?

12樓:陽阿eee

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對於一首詩的文學價值來看,只是錦上添花而已。關鍵是詩的本身,一味恪守格律,辭藻華麗,詩將失去意義,詩也不再是詩

13樓:

1.近體詩,詞等都應該遵循格律,否則別玩。其他語言文學中也有這樣的藝術法則,如14行詩之類。好比幾步臭棋當然會引發圍觀者的碎念,在不在意看作者胸襟吧。

2.漢語言的傳統詩體,韻文體裁還有很多,古風,樂府,古體等內容溢於形式,格律不是那麼嚴格。為嘛少見呢,我想主要是失掉了那種氣韻和風度吧。孤陋寡聞吧,我只見過范當世的古體有唐韻。

14樓:

重要啊(順便噴一句酈波的詩算個p)。

再厲害的、再想從心所欲也得按規矩來,別說還沒有從心所欲能力的了。

話說前人大佬們從心所欲的句子(非古體)…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真的好呢。

15樓:雲台閣主

律詩通常押平聲韻,而且必須按韻書中的字押韻。原則上只能用本韻,不能用鄰韻;即使稍微松一點,也只允許入韻的首句可以用鄰韻,叫作「借韻」。又有全首通押一韻,即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第

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韻為正例,入韻為變例;七律以首句入韻為正例,不入韻為變例。

故而,如果作詩不依格律則不可稱之為詩;但若囿於格律而導致詞不達意,則難為佳作。

個人愚見,詩文中格律相當於法律;在格律內作詩相當於在法律規定範圍內自由行動,但詩歌若想能回味猶甘流傳後世而非形成死板八股文,最重要的還是意而不是完全為了符合格律才作詩。

如何取捨,憑君自處。

16樓:輕霧

看了一些人認為不懂格律就不要寫詩,沒有格律的就不是詩。

那些人將現代詩當作什麼?雖然現代詩在早期也有一些格律,比如十四行,但進入二十世紀後,形式越來越自由,很多詩連押韻都不講求。

這是因為現代詩淡化了形式的詩性,但更重視精神和內容的詩性。這點是唯讀只寫古詩的人很難理解。

打個比方,以前認為人應該穿戴衣冠才有人樣,現在有人不戴衣冠,就披著乙個床單或麻袋出來,但他的思想、精神很豐富,境界很高,那麼就認為他同樣是人,而且可能比穿衣戴冠更是人,因為後者還有衣冠禽獸。

現代詩歌就是這樣看詩的,你可以不押韻,甚至沒有什麼音律美(就像那些口語詩),但你有自由的語言、敏銳的感受、深刻的思考,以及對庸常的超越、反思和批判,那麼你寫的就具有詩性,如果你再以分行標識自己是詩,那就是詩了。

反之,你就是再押韻、音律再美,也不過是形式主義,是空洞的套話、美妙的謊言,是古人說的「美言不善」。

17樓:

這個觀點很辨證,本來沒什麼爭議。但現在網路詩詞圈出了一批格律原教旨,搞得這個問題還需要商討。

還有人說什麼「認為格律不重要的都是不懂格律的」,純屬貼標籤的P話!退一萬步真如此,我寧願讀對格律一竅不通但寫得有點新意的詩詞,也不願意讀毫不出律但每句都是陳詞濫調的東西。

還說什麼「如果不願受詩的格律拘束,大可不必寫詩」,好像他是詩門掌門,人家寫不寫詩、怎麼寫關你啥事?你唯一能做的是不讀不看。

不多說,直接貼前輩的文字:

上圖是王力《詩詞格律》的結語。

沒什麼新鮮內容,這樣的基本問題寫了幾個回答和文章,我都不好意思,匿了。

18樓:理想的蘑菇

因為很多人搞不明白,都以為格律很難。其實以初學來講,格律詩是比古體詩更簡單的。

直接上難的不是不行,畢竟漢魏六朝詩也都是人寫出來的。只不過大部分人連格律都懶得學,你很難相信他們會靜下心來研究古體詩。

所以下面這句話不嚴謹,但大差不差:

懂格律不一定寫得出好詩,但不懂格律的一定只能寫出屎。

19樓:黃尊素

把朱光潛的《談美》、宗白華的《美學散步》、李澤厚的《美的歷程》通讀一遍,你就有自己的答案了。

《金剛經》說: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20樓:地心引力

不重要。

但是如果你寫的近體詩,也就是以前玩兒的那一套,那還是要講格律的。因為你在別人的框架下,要遵守別人的規則。

不過,假如你寫了一段工整的文字,不管是用白話文還是用古文寫的,只要有節奏,朗朗上口,且言之有物,我認為都是詩歌。

你哪怕寫的6個字一行的,8個字的,或者6、8 交替出現的,哪怕自由發揮,只要不拗口,有節奏,在我這裡覺得是都行的,算詩。

21樓:慶曉筱

詩與文的不同就是因為詩有格律啊。沒有格律叫什麼詩?

所以我很奇怪,沒有格律的現代詩為什麼叫詩?

是不是,

只要把句子拆開,

一行一行寫下來,

那就是詩?

22樓:乎大哥求求了

寫古詩詞,七絕七律詞牌,都是有嚴格的韻律,本調製調減字,仄起平起,變化很多,因為古人也不是所有人按著一種譜子填。格律是詩詞的入門,剛開始的時候你不學格律,就像你還沒學會走就要開始跑了一樣。

格律和自由一直以來都在吵,乙個說格律是基礎,乙個說詩詞最主要表達的是內容。

你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但是格律束縛了你的發揮(這種情況我相信寫詩填詞的人都遇到過,就是全篇下來,會有乙個很重要的字,你想用這個字,但是這個字不合韻,的時候),然後為了表達,你有乙個字不合韻,這叫不按格律嗎?我認為不是。

然後自由派,作品往往感情深厚,為了情感的抒發而不考究字,也沒問題,古風、樂府、現代詩歌這麼多不重格律的題材擺在這裡你不用,你非把自己的完全按照散文寫出來的四句二十八個字冠以七絕的名頭,那可不行。

格律很重要,沒有格律,你就別把你的作品叫做七絕七律五絕青玉案蝶戀花。

你想表達感情,散文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你的情感把紙寫完都沒人質疑你寫的是不是散文。

23樓:阿七

就像下棋不能廢除規矩,詩也就不能廢除格律。遊戲的趣味是要在一種規定的條律之內出奇制勝,作詩的趣味也是一樣的。假如詩可以不要格律,作詩豈不比下棋,打球,打麻將還容易些嗎?

難怪這年頭兒的新詩「比雨後的春筍還多些」。我知道這些話準有人不願意聽。

詩國裡的革命家喊道「皈返自然!」他們以為有了這四個字,便師出有名了。其實他們要知道自然界的格律,雖然有些像蛛絲馬跡,但是依然可以找得出來。

不過自然界的格律不圓滿的時候多,所以必須藝術來補充它。

自然界裡面也可以發現出美來,不過那是偶然的事。偶然在言語裡發現了一點類似詩的節奏,便說言語就是詩,便要打破詩的音節,要它變得和言語一樣——這真是詩的自殺政策了。詩的所以能激發情感,完全在它的節奏,節奏便是格律。

只有不會作詩的才感覺得格律的縛束。對於不會作詩的,格律是表現的障礙物。這種人的目的既不在文藝,當然要他們遵從詩的格律來作詩,是絕對辦不到的;因為有了格律的範圍,他們的詩就根本寫不出來了,那豈不失了他們那「風流自賞」的本旨嗎?

所以嚴格一點講起來,這一種偽浪漫派的作品,當它作把戲看可以,當它作西洋鏡看也可以,但是萬不能當它作詩看。格律不格律,因此就談不上了。讓他們來反對格律,也就沒有辯駁的價值了。

因為世上只有節奏比較簡單的散文,絕不能有沒有節奏的詩。

從表面上看來,格律可以從兩方面講:(一)屬於視覺方面的,(二)屬於聽覺方面的。這兩類其實不當分開來講,因為它們是息息相關的。

譬如屬於視覺方面的格律有節的勻稱,有句的均齊;屬於聽覺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韻腳;但是沒有格式,也就沒有節的勻稱,沒有音尺,也就沒有句的均齊。

律詩永遠只有乙個格式,但是新詩的格式是層出不窮的。這是律詩與新詩不同的第一點。律詩的格律與內容不發生關係,新詩的格式是根據內容的精神製造成的。

這是它們不同的第二點。律詩的格式是別人替我們定的,新詩的格式可以由我們自己的意匠來隨時構造。這是它們不同的第三點。

——以上內容節選自聞一多《詩的格律》

不管是新詩還是古詩,其格律的精神核心都是節奏的存在與否。那些說格律阻礙創造力的人,恰恰說明他們對格律的運用能力的不足,因為那根本就不是詩。

現代創作詩詞,應不應該嚴按古代的格律?

子羽 不請自來。以我的寫作水平之低,作一首合轍押韻,意思通順,表情達意的近體詩,也就十多分鐘左右。閣下數月光陰才成一首,也就別寫了。附一首詩,昨天寫的,大約十二三分鐘,步韻寫的。12.13 此際秋風聲不休,壓城霜氣冷未收。腥雲猶與濤聲俱,日月豈隨江水流。九世乃平諂我恨,六朝誓雪白登仇。後來亦肯歌燕市...

現代的詩詞創作除了押韻,是否還需要注重格律?

最好是依照格律我從初中接觸詩詞創作以來一直是按照格律作詩填詞不過我不會介意其他人是否依照格律因為每個人想法不一樣有的人是喜歡 寫 而和我一樣的其他人是 喜歡 寫側重點不一樣。 講究格律的詩固然不錯,但不完全講究的詩也未必就不好。就像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區別一樣,古典主義注重形式之美,而浪漫主義則更注...

優先注重詩詞的格律音韻而不注重內容,是否是一條歧路?

一般來說格律這東西真是很基礎的。這點兒微小的形式是限制不了內容或者所謂 情真 的,或者說,會被這種簡單形式所限制說明水平不夠。而格律詩的形式限制本身提供了一定的審美正規化與美學基礎,相當於提供了乙個舞台,要寫好是比寫古詩和樂府簡單的。古詩和樂府看似沒有格律限制,但水平不夠的人一寫就是一股打油味。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