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這些學科,真的需要設立博士學位麼?

時間 2021-05-12 10:14:11

1樓:奚適

需不需要設立博士學位,要看該專業發展的頂點是在學術(大學等學術機構)還是社會(公司等)。

純藝術和純文學連工作都難找,這種純學術的東西,你說要不要設博士

2樓:黑水

太需要了。別的不懂,想想看,古今中外文學思潮派系社團理論作家作品,想略略掃過去達到「與談往事,娓娓可聽」的效果,至少得撿重要的拉個單子吧,何況光撿重要的不管邊緣,那會越來越狗熊掰棒子,所以要了解大概全貌,不把文學史實隱沒了去,並且確實是公允理性,這些東西沒有實打實的一年一年積攢和感受,沒法貫通知識去理解乙個研究物件。

琢磨文學這塊地方,要知道什麼是好作品,什麼是壞作品,什麼是乙個時代的業界良心,什麼是大眾明星,什麼是翻手為雲覆手雨,什麼是執拗的低音,什麼是椰殼碗外的世界。

以前我猶疑過,耗時費力沒標準,搞那麼多年幹啥,文憑能不能證明水平。雖然不一定能證明,但必須這麼來,這是一種眼光的培養,也是形成文學自覺的能力乙個必經路。最後培養出來可能是個看大門的糟老頭,出手能接降龍十八掌,也可能是個老木匠,會挑木頭,懂什麼料做什麼活,也能看出來別人做的木器好不好。

更多的可能誰也不是,就是培養出一把普通的尺子,乙個普通的導航,乙個莫名其妙的小燈,給個文學材料,明白它的度,知道短長,找得著它應該是哪處脫胎哪處安置哪處立牌位還是野地亂墳崗,別人問你文學有什麼用的時候,你普通地回答然後內心嚴肅。

創造作品,靈感為重。文學研究,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就能搞,更不是拍腦瓜子就完事兒的。

3樓:[已重置]

我個人覺得還是需要的吧,其實很多藝術學的碩士他拿的是文學學位,然後我覺得是應該要偏理論,一些博士本身就偏理論,而且其實國外的藝術類博士大都是搞理論的,比如美學或者史論方向,考古方向等等

你是為什麼覺得不需要呢?

4樓:回聲怪echosr

。。。雖然我是工科的,但是我挺喜歡文學的,沒事的時候也喜歡看看文學相關的課程或者教材之類的,從這一點來說,還是有存在的必要吧。

5樓:

不知道題主問這個問題的用意是啥,我姑且解讀成文科無用論的公升級版。

首先說個人感受,有些需要,有些不需要。可能是中文還沒讀到骨子裡,還是有點功利傾向,我覺得有一些博士的研究方向真是挺神秘的,基本就是圖一樂的研究。不過我覺著理工科應該也有類似的,到了博士以後研究的領域都很窄,時不時就會有一些看起來稀奇古怪的研究出現。

拋開個人感受,我覺得很有必要,研究的越奇怪越好。中國目前就是還不夠有錢,研究者還得吃飯,等哪天大家都吃飽飯了,那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搞無用之學了。實話說我很羨慕外中國人吃飽了天天在研究遊戲文學,遊戲敘述學,在中國搞這些課題估計要餓死……

6樓:孫漢青

當然有必要啊。可能你的意思是這些裡面有一些人是很有水分的,不過這和文化環境本身有關,你不能因為一些落後地區的學校教不出人才就把當地的學校取締了吧?不過如果一些門類較多的,去繁就簡也是比較合理的。

文學理論如今大體還是西方的路子,這意味著如今的學者需要在學貫中西,俯仰古今的前提下尋找新的路子,中國的文論要有新的路子的前提是其他人的你得懂吧?

乙個人閉門造車一輩子,結果研究出的東西是西方幾十年研究出來的理論,這不是很滑稽嗎?

博士不是研究的終點,而應該是深入研究的起點,這個概念在民間有點神化了,如果在教育環境比較好的地區,肯學,有一定天賦,研碩博是比較順其自然的事情吧?因為喜歡,花了很多時間研究,而且有一定成果,間而在深入探索,比較妥當。如果有新的研究成果,同時也會為自己在更大的環境打下基礎,這也是很順的事情了。

因為環境的優越,他們不需要幹什麼事情養家餬口啊,所以才有時間去整理歷史,鑽研新的規律。

不過呢,在中國很多的家庭裡,不需要人學術成功,只需要的是現實中的價值,能從事什麼什麼工作啦,掙多少多少錢啦,這些事情文學藝術解決不了啊?功利主義的存在,所以文學藝術的價值會被無限的貶低。

碩士是別人讓你去做什麼,然後做什麼,所以很難出錯。而博士是自我去發現一種東西,然後總結研究,很有可能是錯的啊,你不能因為發現了一些文學藝術的博士也就那樣,研究出來的東西就是扯淡就否定他們啊,但他們的存在就是建立新的探索,哪怕是錯的,哪怕是無用的。理科工科的博士也有瞎搞的啊,只是專業性太強,不太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而出現的也都是成功者。

7樓:文字癮

因為中國文化實在太博大精深了,

導致文學家1)自家學科都研究不完,2)內心上不屑理科

但其實文學家是可以導向理科的,(無非辯證與邏輯)

起碼在戰略上可以置換(戰略科學家)

就好像公司企業一樣,可能總監、經理級要求技術項不能置換,但老總級比較容易置換的。

所以,文理同理,設不設一樣(就好像我也可以認為理科博導,不就師傅級熟練工)

當然,因為近時,主旋律的框限,導致文科固步自封,缺乏創新,

且理論研究已被前輩大體開發完,外加上又不能向理科一樣照搬套寫,按部就班(理論運用不到實際)。

設不設真的無所謂,

就像我認為一大部分院校,連中文系都不用設立。

雖然,一大部分人連道歉信都不會寫。

再順便說下,像考古,已經可以由文科轉向理科了。

以上為嘮叨

除了文學,其它大部分藝術都能理論指導實踐(像理科一樣,理論實踐化),且有比賽標準(理論與資料量化)。好像畫畫比較難,但相對文學來講,層次和技術還是蠻明顯的。

文學中好像也有一派——宮筆(詞律、八股)有著比較量化的標準,怪不得這派號稱正宗、主旋。

8樓:

考研考博,多是建立在理論上。比如說以後想當高校老師。我再往上考相關的理論專業,不然本科就夠用(我是指某些藝術類學科)譬如我本科現在是學播音的,考研就準備跨專業。

9樓:

實踐方向不需要,理論方向需要,其實國外的藝術類博士大都是搞理論的,比如藝術史方向,藝術理論方向,美學方向,藝術考古方向,之類的,人類學方向也算。實踐類的,比如畫畫雕塑,目前來說除了國內我沒有找到相關的博士學位。

能否用人工智慧進行文學 藝術創作?

秋子瀟 文學一定是美的,但文學不一定是正確的。而文學家尤其好於從世俗不支援的 扭曲的 不正確的 情感和經歷中挖掘美。因此我們或許要考慮的是,能創作出這類文學的人工智慧是不是我們需要的 正確的 人工智慧。 Monica 寫文章可以但是藝術創作不行。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藝術,藝術是乙個人對自身精神與情感...

在文學 藝術等方面,有哪些想象力極高的作品?

黑霧思索者 中華國粹中的燈謎,絕對是一種想像力爆表的文學活動。目前所有的漢字文字,都能製作成燈謎謎底。另外,與文字有關的數字 字母 符號等,也能製作成燈謎。就以成語類燈謎為例 用數字製作的燈謎 2 4 6 8 打一成語無獨有偶 1 2 3 4 5 6 8 9 打一成語七零八落1 打一成語接二連三 7...

有哪些文學藝術作品讓你感到悵然若失?

derty 我這有兩本書,乙個是 我看過的書 人間失格,可能要看好多遍才能看懂,另乙個是 我沒有看過的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算是本悲劇的書吧,你可以嘗試一下,說不定你可以感受到悵然若失 已登出 莫奈的 撐陽傘的女人 畫中是莫奈的第一任妻子卡公尺耶和長子,完成後四年妻子便逝世了。在人生的後半期中,他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