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元稹到底是什麼關係?

時間 2021-05-12 09:59:02

1樓:徐峰

唐朝是乙個偉大詩人輩出的時代,前有「李杜」相見恨晚,後又「元白」惺惺相惜。

元稹與白居易之所以被合稱為「元白」,不僅源於他們共同倡導了新樂府運動,還因為他們是大唐詩人中的最甜CP。

白居易與元稹到底有多甜呢?據白居易自己回憶說,在他們相識的30年裡,互贈了900多首詩歌,互通了1800多封信,這個互動頻率,連熱戀中的情侶也要自嘆不如了。

那麼,白居易與元稹之間的贈詩又能有多甜呢?試舉幾例,讓大家感受一下。

白居易離開長安時,元稹寫詩道:「會合天之垂,願為雲與雨。」——出自白居易《酬樂天·時樂天攝尉,予為拾遺》。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樂天哥,我好想你,想和你化作雲雨,會合在天際。

我的天啊,這又是雲,又是雨的,真是有夠肉麻的。

而等元稹離開長安時,白居易又寫詩道:「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出自元稹《別元九後詠所懷》。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阿九,你走了,我的心與長安城一樣,都空了……

我的天啊,這又是心空,又是城空的,沒想到還有更肉麻的。

調侃歸調侃,白居易與元稹雖然不是真CP,但關係好、感情深,卻是千真萬確的。想當年,當30歲的白居易與23歲的元稹在長安城初相識,二人便一見如故,深深被對方的才華所折服,從此開啟了長達30年的友情長跑。

白居易與元稹,是真正志趣相投的朋友,民生上,他們都提倡輕徭薄賦,政治上,他們都反對宦官專權,文學上,他們更是旗鼓相當的兩大才子。

為了實現定國安邦的巨集偉抱負,白居易與元稹攜手參加了吏部組織的制科考試,並同時被錄用為上校書郎,雖然是個閒職,但也正好成全了二人一起談經論道、一起寫詩作詞的雅興。朝夕相處中,他們的感情也急劇公升溫,很快就成為生死之交。

後來,元稹因得罪宦官被罷黜,白居易拼死上書求情未果,反倒被連累,二人同年被貶出長安——元稹被貶為通州司馬,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

從此,白居易與元稹分隔兩地,但距離並沒有淡化二人之間的感情,他們頻繁通訊、互訴衷腸。太和五年(公元831年),元稹病逝於武昌,白居易聞訊後悲痛欲絕,幾度昏死過去。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大意是:夜裡夢見與你攜手同遊,早晨醒來時淚水打濕絹帕無法擦淨。在漳浦我生了三場大病,而你的墳頭生草已經第八個年頭。

你的屍骨早已化為九泉下的泥沙,而暫時寄居人間的我,也已經是滿頭白髮。你的兒子阿衛和我的愛婿韓郎也已經相繼去世,陰間昏暗渺茫,我們還能夠再相見嗎?

說明一點,元稹是在死去次年才歸葬於咸陽,所以頷聯寫的是「咸陽草樹八回秋」,而非「九回秋」。

白居易寫給好友元稹的這首悼亡詩,可謂是字字啼血,如泣如訴,使聞者頃刻落淚,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尤其頸聯的「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更是被奉為令人驚豔的人間絕句,乍讀之下,沒有人會想到這竟然是白居易寫給元稹的詩句,因為實在太暖、太痛、太深情、太像戀人間才有的刻骨銘心。

2樓:Rascal

白居易和元稹同科及第,也就是同學,並結為終生詩友,二人文學思想一致,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

3樓:苡菽

一生的知己,故人。相見之始亦如重逢

其實很多答案裡都寫得非常詳盡了吖,元白的這種感情,無關風月,無關地位,在亂世紛城之中,卻只關乎你。

最打動我的其實是元稹去世後,微之家裡人送來寫墓誌銘以及幫襯的酬謝,樂天一概不收,把所有的錢全部布施給了香山寺,頻頻去香山寺內,樂天本人的號亦為香山居士。

君埋泉下泥銷骨,

我寄人間雪滿頭

微之,願桐花未落時,

故人已歸。

元白真的太甜了555~

微之是樂天的小天使吖~

4樓:

元稹與白居易的友誼,讓我想起德國的兩位歌唱家,Hermann Prey 與Fritz Wunderlich。在Wunderlich去世後,Hermann曾說過:「 Wir wollten die Dioskuren des Gesangs werden.

Das Schicksal hat es anders bestimmt. Ich sollte als verlassener Zwilling zurückbleiben... Ich trauere um einen Freund und Bruder im Gesange, wie ich ihn nie finden werden.

」 大概就是,我為我朋友的去世感到悲痛,因為我再也見不到他了。

5樓:梨花香落

讓我羨慕不已的感人至深的友情。

雖然他們互贈的詩中有不少在現在看來纏綿、挑逗的內容(例如美人醉燈下……君今勸我醉,勸醉意如何、願為雲與雨,共合天之垂),但是愛情當然是不可能的,他們兩個都有妻兒,都是直的。

雖然倆人年齡相差七歲,但是絲毫沒有代溝。

對我來說,和乙個20歲的姐姐或乙個6歲的妹妹產生這麼親密的關係,可能性基本為零。

6樓:

更別提他們信裡的內容了看的讓人臉紅心跳的這就是直男的調情嗎讓基佬們情何以堪(我最震驚的是那句「君今勸我醉勸醉意如何」 臥槽你想表達什麼是我想的那樣嗎)

所以元白當然szd啦!!!

7樓:歸元

首答我磕到了的不多,只記得在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時,也就是《琵琶行》時期,元稹重病之中這下「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聽雨入寒窗」

白居易寫與元稹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回夢見君」

我不知道你為什麼想我,但是我昨天夢到你好多次元稹回道

「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閒人不夢君」

我夢中什麼人都有就是沒有你,若不是病糊塗了怎會如此元稹死後,步入中年的白居易,留下了「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的孤寂

就連楊萬里都被這倆驚到

「讀遍元詩與白詩,

一生少傅重微之。

再三不曉渠何意,

半是交情半是私。

(看破一切的小眼神)

8樓:LLano

從李杜爬到元白這兒,主要原因是覺得李杜的交叉點,不算太多,雖然杜甫最快樂的日子是和李白一塊兒去尋仙,可一共在一起玩兒的時間也沒多久。元白,拋去兩個人都渣這一點來講,他們的感情,真的很真摯。

年少相識,攜手踏遍了一寸寸長安,離別多年,卻從未斷了對方的音訊,生病了我給你寄藥,睡不著的時候我會想你是不是在想我,都碰見了很多女孩,但是娶的又都不是自己最愛的那個。

紅葉飄落,桐葉紛飛,可能無關乎愛情,可他們這一生中最貴重的感情到底都給了彼此吧。

三年,三年,又三年,那句「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化來的「霜雪吹滿頭,也算做白首。」比之「曾經滄海」又何言不如呢。

楊萬里有首詩很有意思「讀遍元詩與白詩,一生少傅重微之。再三不曉渠何意,半是交情半是私。」乙個「重」到底有多看重,乙個「私」到底有多偏愛。

「元白」之間,究竟是「無關風月,只繫春秋」還是別的,據考據依舊是眾說紛紜。

可最終的結局,是乙個生於洛陽,乙個葬在了香山,葬在香山的那乙個,晚年還特地重修廟宇,只願能與已經在奈何橋等了八年的摯友再結一世緣。

9樓:萬卷縱橫眼欲枯

元稹,字微之,唐代著名詩人,和白居易齊名。他們兩人不僅是莫逆之交,而且對詩歌的理解也極為相近,曾在中唐詩壇共同提倡新樂府運動,所以世人將他們並稱為「元白」。

元稹和白居易大約在貞元十九年(803年)相識於京城長安,他們一同科舉及第,一同入朝任職,後來又在同一年被貶,同一年生子,經歷驚人的相似。更重要的是,他們志趣相投,有著同樣的文學見解。所以,兩人成為了摯友,在幾十年的風雨人生中,真情厚誼,堪比金石。

詩人交友,免不了詩歌唱和,他們二人就更不能例外了。相識之後,無論是相聚,還是分離,兩人互相以詩贈寄酬唱,從未間斷。《唐才子傳》說:

「微之(元稹)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正如白居易自己所說的那樣,兩人是一生的「文友詩敵」。

白居易的《答微之》一詩,就是對他們交情的最好概括:

君寫我詩盈寺壁,我題君句滿屏風。

與君相遇知何處,兩葉浮萍大海中。

元和四年(809年),元稹出差東川,白居易呆在長安。某一天,元稹到達了梁州,寫下了一首《使東川·梁州夢》:

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裡遊。

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

元稹在梁州夢見了白居易,夢見他們一起到曲江遊玩。彷彿是心意相通,這一天,白居易真的和朋友去曲江遊玩了,他們在喝酒時也想起了元稹,白居易寫了一首《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也許的心有靈犀吧,白居易算得很準,那天元稹就真的到了梁州。長安和梁州遠隔萬水千山,兩人對彼此的感應居然如此準確,不能不讓人驚嘆不已。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

眼痛燈滅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在這年三月,也就是白居易被貶江州的五個月前,元稹被貶為通州司馬。到了通州,他一直臥病在床。當聽到白居易被貶的訊息後,他極為震驚,一下子從床上坐了起來。

他在《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一詩裡寫道: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夢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到達江州後,白居易收到了這首詩,被元稹的真情所打動,他在給元稹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微之!微之!

不見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書欲二年矣。人生幾何,離闊如此!……悲哉!

微之於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聞僕左降詩……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僕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

……平生故人,去我萬里。瞥然塵念,此際蹔生。餘習所牽,便成三韻雲:

『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鑾殿後欲明天。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庵裡曉燈前。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微之!微之!此夕此心,君知之乎?

」(《與微之書》)

元稹讀完這封信,流出了眼淚,嚇得妻女驚慌失措,以為出了什麼大事。他把這種情形,寫在《得樂天書》一詩中: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

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州司馬書。

後來,白居易到蘇杭做刺史,元稹擔任浙東觀察使,兼任越州刺史,二人相距不遠,唱和就更加頻繁了。他們常用竹筒來傳遞詩篇,郵筒傳詩,成為美談。兩人的唱和詩編成了一本《因繼集》,白居易寫序說:

「曩昔唱酬,近來因繼,已十六卷,凡千餘首矣。」

大和三年(829年)三月,白居易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九月,元稹也由浙東觀察使公升遷為尚書左丞,他在返回長安途中經過了洛陽。二人見面,萬語千言,總也說不完。

臨別時,元稹寫下了《過東都別樂天二首》:

君應怪我留連久,我欲與君此別難。

白頭徒侶漸稀少,明日恐君無此歡。

自識君來三度別,這回白盡老髭鬚。

戀君不去君須會,知得後回相見無?

兩人吟著詩,淚流滿面,不忍分別。品味元稹詩中的意思,白居易感到了一絲不詳,「私揣其故,中心惕然」。(《祭元微之文》)

果然,兩年之後,大和五年(831年)七月,元稹暴死在武昌軍節度使任上,終年只有五十三歲。噩耗傳到洛陽,白居易「一慟之後,萬感交懷」(《祭元微之文》),再讀兩年前的那兩首詩,睹詩思人,更是悲痛萬分。

這年八月,元稹的靈柩運到洛陽,白居易親自到靈前祭奠,在祭文裡,他寫道:「金石膠漆,未足為喻。死生契闊者三十載,歌詩唱和者九百章。

」(《祭元微之文》)第二年七月,元稹安葬在咸陽,白居易又親自撰寫了墓誌。

元稹死後,白居易對他的思念從未停止,可以說是看書想他,喝酒想他,做夢夢他。他曾在《夢微之》詩中寫道: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時候,元稹已經去世九年了,可是每當想起這位老友,他依舊是萬分沉痛,淚流不止。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袁術和袁紹到底是什麼關係?

慕容龍城 首先上圖 有助於我們解開袁氏一族輩分 湯長子成,左中郎將。早卒,次子逢嗣。成子紹,逢子術,自有傳。董卓忿紹 術背己,遂誅隗及術兄基等男女二十餘人。袁紹字本初,汝南陽人,司徒湯之孫。父成,五官中郎將,壯健好交結,大將軍梁冀以下莫不善之。袁術字公路,汝南汝陽人,司空逢之子也。術從兄紹因堅討卓未...

Hip hop和R B到底是什麼關係?

NoBless 其實hiphop 有很多種類,比如近年流行的lo fi 和 chill hop 通俗地說如果說拿hiphop的主流rap和r b 比的話,乙個是用rap的形式表達,乙個是唱。不過兩者除去表達方式的確很像,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兩方的artist互相合作。比如 sidewalks,比如 t...

檸檬 橙和柑到底是什麼關係?

梁海 檸檬 橙 柑,以及橘 柚 葡萄柚 枸櫞 包括佛手 等都是常見的柑橘類水果,而且植物分類上都屬於 柑桔屬 親緣關係很近,雜交情況複雜,所以有些混亂。主要是橘 柑 橙的關係比較亂。而金橘與枳同以上這些的關係就稍遠一些,但也算柑橘類水果。我在另外乙個問答裡 http www.提到過 橘的典型特徵是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