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文章憎命達,在和平安逸的今天,你最欣賞的作家是誰?

時間 2021-05-11 23:54:19

1樓:

村上春樹史鐵生七堇年

戰爭中你流盡鮮血和平中你寸步難行

在並非和平的時代裡,有關戰爭有關矛盾有關人性有關社會的文章總是人們最需要的,因為他們揭開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傷痛和不安,還有一些共鳴以及深深的懷念。

有需求才有市場,大概是這個道理。

所以在這個和平的時代,我們的環境開始變好了,我們開始不再為著生計而發愁,即便生活依舊困難,但是很少會存在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被餓死的情況。我們現在開始追尋愛情,開始追尋生而為人的意義,開始追尋何為夢想。

所以前者關乎生存,後者關乎生活。

我開頭說的三位作者,他們的作品都能夠讓我在現下的生活中變得不再浮躁,去感受他們細膩的內心,認真去思考生活的本質,愛的本質。

2樓:扣舷獨笑

余秋雨先生。

本人是一名高中生,文科生,平常最喜歡閱讀。看過許多書,但一直沒有找到讀書的歸屬感。直到那一天在學校的圖書層,看到余秋雨先生的《吾家小史》,才找到了自己的歸屬。

讀過之後,發現自己深陷余秋雨先生的文字當中。此後更是沉醉於余秋雨先生的文字。

又通過閱讀先生的其他書目:《中國文脈》、《何謂文化》、《文化苦旅》、《行者無疆》《山居筆記》等。更是陷於他的個人魅力,中國著名當代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作家、散文家,中國最年輕的高校校長、最年輕的文科正教授等等成就。

最讓我動容的是他在當今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貼地飛行考察文化!

乙個人從事文化行業能夠多執著、深入。余秋雨先生對文化的執著追求,是我對文化最深刻的啟蒙。

我了解到先生身上引得很多非議,但我一直認先生是我的榜樣,他對文化的敬畏、尊重,是令人最動容的地方。

引一句話「一手是文句,一手是筆墨。雙手合攏,朝拜山間巍巍勝跡。」

3樓:魔盒潘朵拉

汪曾祺上大學之後基本上每一次需要寫書評或者推書之類的作業時都會寫《人間草木》

只是覺得他把小人物的世界寫的十分引人入勝?吧

4樓:胡說八道

國家不幸詩家幸。

我就希望這個國家的人民能夠和平安逸下去,我每天早上醒來需要發愁的是吃煎餅果子還是油條豆漿,坐5號線還是14號線,現在下單週末會不會到之類的,我一丁點兒都不希望這個世界給我巨大的磨難,餓我體膚,苦我心智,那麼在一百萬個我中可能會有幾個傳世的、永恆的、偉大的、帶著對人類的悲憫和對生命的讚頌的大作家。

可我他媽一丁點兒都不想受苦受難,一點都不想成為作家筆下的素材。

風花雪月,搞搞破鞋,四十五度角悲傷,抄襲,出軌,他們愛幹啥幹啥。只要這個世界不出現大的動盪,那滋生偉大作家的溫床就會相對的少一些。哪怕這個時代沒有好看的、傳世的文章,又如何?

我看電視刷手機打遊戲好不好?

「文章憎命達」的反例

序章 看看歌德看看海明威好的文章離不開豐富的閱歷但也同樣離不開終極的沉思和探索 你把人世看在了眼裡也同樣要把天堂和地獄裝在心裡 jddvdnsmvdrxn 文章的關鍵不在於命運如何,而是作者有沒有一顆 文心 豐富的人生閱歷 廣闊的視野與胸襟,亦或是對自然萬物 社會人生敏感的思索都可以構成一顆文學的心...

如何解釋自古文章憎命達

不勝酒力 杜甫 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杜甫借懷念李白,假想李白弔唁屈原的感嘆,文才傑出的大詩人卻總是命途多舛。 我的理解很簡單,就是,順風順水的時候,你天天開開心心,寫出來的文章自然花團錦簇,富貴榮華,但這樣的文章...

古語有言「文章憎命達」,現在很少出現有價值的文學作品是不是因為物質水平的提高,讓作者缺乏寫作的經歷和歷練?

我自己認為 首先題主提出來觀點就帶有一定的問題,如果按照題主觀點來推理,因為物質水平提高,導致作者缺乏歷練,而寫不出好的作品。其實那些在文學史上震古爍今的人,每個時代都會有一些,而物質水平是不斷提高,比較的樣本是的是現代和古代的乙個時段。抱歉,雖然沒法給出資料,應該是這樣的 知道這樣說會很不準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