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的演員中心制是一種對戲劇的畸形發展嗎?

時間 2021-05-11 22:12:48

1樓:大喇叭寫作業

1-戲曲是角兒的藝術。大家去看戲,看的是角兒,不是樂隊。

2-演員在台前工作,樂隊在幕後工作。自然台前更得臉。

3-每乙個角兒在藝術水準達到高峰,有了代表劇目、廣收徒弟以後,就有了流派。所以,戲曲,也能說是流派的藝術。

4-從事戲曲表演的,都是窮苦人出身,為了成角兒,發憤圖強。

5-為什麼一段京劇,有的人看了幾百遍,還在看?除了因為愛,就是為了欣賞古典藝術的美、流派的美。

如果說演員中心制是戲曲的畸形發展,那麻煩您先讓所有的中中國人都填飽肚子,這樣窮苦人的孩子就不會因為羨慕劇團吃的好,而想成為角兒吃劇團最好的。

所以,答案——不是的!

2樓:左岸花不開

因為在京劇行當裡,永遠都是戲保人,大家都是去看角兒的,沒有誰去專門聽故事情節的

外面的水牌子上寫裘盛戎那就能比寫嶽盛齋賣錢。。

乙個戲班子就是靠角兒撐著的。

3樓:李右

如果認為京劇本質是戲劇,那演員中心制可能是畸形。

如果認為京劇本質是歌舞,那演員中心制可能很合適。

我認為傳統戲曲誕生之初,可能也是綜合的。但經過觀眾不斷篩選,最後選擇發展為演員中心制,代表著拋棄了重戲劇性的一面。也是一種取捨。

4樓:xiaojiaotian

有些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很複雜,有些問題看似複雜實際上很簡單。

我感覺京劇的所謂的「角」文化,就是乙個表面複雜實則簡單的問題,首先京劇中的演員為中心,一般來說主要強調的是主要演員即「角」,為啥會是「角」兒呢,您可以思考的無限複雜,什麼文化因素、創作形式等等都分析一下。

但是這個問題其實也可以很簡單即:對於明星的追逐是人類的天性以及共性,我們放眼望去體育界有體育明星、電影界有電影明星等等,所以角兒就是京劇界的明星,因為對於明星的追逐甚至偶像化的崇拜,導致明星的號召了強,能夠籠絡住觀眾,因此乙個戲班以明星演員為核心運轉(跟著角(ming)兒(xing)有飯吃),就非常好理解了。

5樓:松本烏雲

其實吧,京劇形成演員中心制的原因可能沒那麼複雜(以下找罵發言)

難道不是因為劇本不出彩嗎?

(本來想用拉胯的,想想不至於)

很多京劇的情節都可以用四平八穩來形容,且大多數都是歷史或民間故事什麼三顧茅廬,龍鳳呈祥,華容道,失空斬,六出祁山....怎麼說來說去都是三國戲

反正就是

沒懸念!

觀眾打一進門就知道這齣戲講的啥

有句話說生書熟戲嘛

跟評書不一樣,京劇在劇情這方面,觀眾是沒有什麼期待值的那是什麼吸引觀眾一次又一次進入劇場呢?

以當時的社會條件來看

除了實在沒有別的娛樂方式

也只能是因為好演員

舉個例子,余叔岩先生

紅極一時的名角兒,所錄的唱片共"十八張半",被譽為鬚生法帖少年登台,唱到三十出頭,掙得盆滿缽滿,就退居二線了具體的數字記不真著,只記得他登一次臺所得的銀錢,夠在京城買一套四合院是不是既視感很強?

不就跟現在的明星差不多嘛

哪怕是現在,影視作品多以情節和畫面為重

不也一樣有很多人是衝著演員才去了解某部作品的嗎?

現在的演員接了爛戲要挨罵,以前的角兒演了爛戲,一樣不賣座。

現在的演員可以因為一部好作品一炮而紅,以前的角兒也各有各的拿手戲。

況且,有時候,故事本身特別優秀,觀眾是可以不挑演員的前年我第一次去北京看戲,是梅尚程荀張五大流派的折子戲演出,演員都是"新生代"——換句話說,沒甚名氣的年青人。

我印象很深,最後的大軸是梅派的《霸王別姬》

LED屏打出霸王別姬四個字,虞姬的演員亮相的時候全場爆發出比之前都要熱烈的掌聲和叫好

若說"演員中心制",那觀眾是為這位初出茅廬的小演員叫好嗎?

可我分明聽見前排的大哥喊的是:

"好!霸王別姬!"

所以你看,凡事都沒有絕對的。

想到哪說到哪,湊合著看,輕點噴

6樓:小巫和小巫

不同藝術特點不同,電視劇集看編劇,電影看導演,戲曲看演員。京劇是角的藝術,同乙個人物不同演員都有不同的演繹表現,觀眾對三國水滸周列國的故事爛熟於心,聽戲看戲不就是去看演員麼。

當京劇演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小小小香菱 首先,京劇演員很少有人玩知乎 少數年輕人玩,也不想再看這些跟職業有關的問題了 所以來說一下跟京劇院的小哥哥小姐姐們廝混在一起時,他們常說的話。沒錢,病痛,沒文化。錢少就不用說了,乙個月兩三千的死工資。很多都要幹點別的或者接私活,不過這也不是京劇行業特有的,基本每個職業都是。病痛主要是武戲...

戲劇是一種怎樣的表演藝術?

莊秋 樓上某位對 戲劇 解釋並不確切,稍一更正。漢語的 戲 劇 據 說文解字 記載,在周及以前,都是具體的名物,具體忘了,好像和行軍用具有關,有興趣可查。先秦以後,戲 和 劇 才逐漸從名物演變為動詞,戲 和 劇 同義,一般不連用,大體在唐及以前,可以做 玩耍 演習 之類的意思講,大體是一種 無關現實...

當戲劇製作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孫亞明 這是我在知乎上最開心的一次觀貼體驗,因為我看見了乙個熟悉的陌生人開心的痛苦回憶錄,我想我也是這一類人,做著還差300個製作人的千萬夢。但是我想我是幸福的,為了這一刻我堅持了五年,漸漸撥開雲霧見青天。如果有幸哪一天我能遇見你,一起喝著咖啡,聊聊我們喜歡做的事,並決定能結伴同行,那便是我最大的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