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可以點評一下這首詞嗎?

時間 2021-05-11 00:07:12

1樓:文字癮

自抒心情之作,有點偏歌了。

如果這首詞,只描繪柳絮(用它代入「我」和「你」),字面上的我和汝弱化,

即可成為佳作,

現在這個樣子,有點太過唱白化(所以說偏歌)注:因此如果不配上她的故事,單純看這詞,會弱化很多。

在水準之上,到什麼程度就很難說了。

大概是柳永那一派:通俗婉約吧(個人劃分)

2樓:道衍

苦命人作苦命語。

身似飛絮,飄零無依。看慣了世間虛偽百態,縱使楊柳依依,也不過逢場作戲,並無真心挽留飛絮。

身世飄零本就讓人無限感慨了,可是在摯友送別的時候,摯友對自己的叮嚀更讓人動容。

古人認為,楊花柳絮飛入水中會化作浮萍。蘇軾曾作「為問何如插楊柳,明年飛絮作浮萍。」

楊花柳絮化作浮萍,在現在生物學看來是不值一提的笑談。可古人看到,楊花柳絮跟浮萍一樣漂泊無依,於是浪漫的將兩者聯絡在了一起。

於是我們看摯友的祝福,「落泥也好,莫化浮萍。」

好乙個落泥也好!

我不禁要問:落泥真的可好?

深陷泥濘,在什麼時候都不是好事。親友送別竟然如此祝福,難免令人生疑,這真的是祝福嗎?

是,是祝福。

因為後面還有一句,「莫化浮萍」!

即使落入汙泥,也強過繼續飄零。

好無奈的祝福,好心酸的叮嚀…

3樓:京中有善口技者

像是乙個封建時代歌妓寫的,上闋以柳絮自比,自己與柳絮一樣同是漂泊無依無靠。作者下闋勸送別之人,不要像她一樣化「浮萍」,也表示作者想脫離現在的生活,作乙個有「家」可歸的人。

雖然寫得平實,但也自然且真情流露。比宋名家詞則意境不足,比清詞之上不足比清詞之下有餘。這首詞不像南宋詞那樣大體晦澀,崇尚格調。

也不像清詞那樣尊姜夔,吳文英,使得清詞大多辭藻華麗,情感不足。風格方面倒是有點像柳永,畢竟柳永也是經常與當時的歌妓填詞作調,對後世的歌妓也有影響,但卻比不上柳永情感更加纏綿,意境更加深遠。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比不上這首)

流水東回憶故秋,疏雨滴更愁。雁來楚峽,風悽江渚,瘦損輕柔。

誰憐絕世嬌姿在,斜倚小妝樓。慵窺寶鏡,淚懸情眼,悵鎖眉頭。(大夥看看跟這首比怎麼樣)

閣外啼烏月曉天,人上鴨頭船。幾番回顧,一聲珍重,楊柳門前。

繡床安在東風裡,離別自年年。今春何事,嵌將心事,陡地情牽。(比這首略好)

4樓:一介布衣李夫子

說真的,看完了您的詩詞,我就感覺這應該是您對您的丈夫或者是對您最在乎的人所說的話。

請看:垂楊裊裊,代表著家妻那嫵媚的身姿;作態為誰青,這貌似再說我做這個動作,誰能知道我的心思;可憐弱絮,這是來形容自己的;隨風來去,似我飄零。看到這裡,我感覺這妻子對丈夫是深愛著的,丈夫一走,妻子就如同斷魂一樣。

丈夫外出公幹,妻子在家裡,猶如飄零之人。

再看下闋:

濛濛,細雨綿綿;亂點羅衣袂,乙個亂字,既表達出了女主人公的心情,也表現出了當時丈夫即將要公幹的情形,他走的很急;因為太愛他,所以捨不得,於是相送過長亭;在長亭外,千叮嚀萬囑咐丈夫,不怕你在外面碰壁,但就是怕你像浮萍一樣,漂泊不定。要沉穩下來,仔細想想,三思而後行。

總之,這首詞寫的不錯,清新而又並無做作。即使有瑕疵而又無傷之大雅,但全為文言之語,愚以為,瑕疵可顯現。故此,我才說,這篇寫的好。當然了,這僅代表個人觀點。

話說到這兒,我有感而發,於是填了一首詞,如果填的不好的話,盡可以放心的講出來。

《秋波媚》

當日申酉之時,觀友人佳作,遂慨嘆萬千。

細柳微風汀上走,相思誰能了?踱步中庭,秋風搖曳,望月飲獨酒。

長亭一別兩相思,丁寧心中印。無需記掛,等吾歸來,來飲此老酒。

(前面我所說的是原因,後面是正文哦)~

5樓:摩笄山

好像是紀昀《閱微草堂筆記》裡記載的一首詞,很有清詞的味道。明顯的送別詞,情景交融。

值得一提的是末句,為什麼說「沾泥也好,莫化浮萍。」按照常理來說,沾泥似乎是很不好的景象,但這裡的意思,沾泥是定,浮萍是飄盪,合於送別之意。

以下《閱微草堂筆記》原文:

豁堂又言:一粵東舉子赴京,過白溝河,在逆旅午餐。見有騾車載婦女住對屋中,飯畢先行。

偶步入,見壁上新題一詞曰:「垂楊裊裊映回汀,作態為誰青?可憐弱絮,隨風來去,似我飄零。

濛濛亂點羅衣袂,相送過長亭。叮嚀囑汝:沾泥也好,莫化浮萍。

」舉子曰:「此妓語也,有厭倦風塵之意矣。」日日逐之同行,至京,猶遣小奴記其落車處。

後宛轉物色,竟納為小星。兩不相期,偶然湊合,以一小詞為紅葉,此真所謂前緣矣。

6樓:問世

第一眼看過去文字有點像顧貞觀的風格,查詢後發現是明詞,但是作者已不可查。很抱歉知人這一步沒辦法進行了。

以下是一些個人看法。

受明代唯儒唯農的腐朽思想所影響,出色的詩詞很少見,在詩詞建樹上與前後時段都差了些許。本詞也在此列,不能說是很出色,較之能在歷史上留下痕跡的詞作是跌點份。但是立意出新,情感深刻,已是遠勝普通的詞作了。

總體看起來是一首送別詞,所送之人被作者比為弱絮。詞中上下闋各有連續的四字成句,但作者並未使用平仄平交加的強烈語氣(也可能是詞牌格律如此),而是如他所言「丁寧囑汝」,用了較為溫婉的寫法。感覺想要表達對送別之人的不捨,又像對晚輩或是摯友的叮囑,其中帶有對自身經歷的意難平。以上。

可以點評一下這首詞嗎?

做個白日夢 貼一下原詞。鵲橋仙藍花一束,清風暗助,直把衷情盡訴。相逢相顧未相知,只換得 深情無處。銀星悄墜,朱顏漸悴,強樂能持幾度。鵲橋拆斷不相聞,終歸是 殷勤散去。我覺得還是不錯的。和我寫的一首挺像的。藍花一束。是不是你自己的典故呢?畢竟無處可查。你的經歷我還是深有體會的。邏輯比較明晰 上闕就是初...

請問能點評一下這首詞嗎?

寒原 Jeff 好詞!這首詞出自宋朝詩人吳文英的作品 西江月 登蓬萊閣看桂 描繪詞人重遊紹興臥龍山的蓬萊閣並觀賞閣四周的桂花飄香的勝景和感受。詞牌 西江月 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 一葉韻。西江月 第二句平聲韻,第四句就平聲切去押仄韻。以柳永詞 西江月 鳳額繡簾高卷 為正體。注 起二句建議對...

求大佬,能不能幫忙評價一下這首詞?

繹雲 格律就不說了你自己查去。寫的其實還可以 橫波暗恨人先老,把酒對春花。月明星靜,行人去處,變作人家情深年少,纖腰一握,雲鬢堆鴉。悠悠笙簫,吹散殘夢,故人天涯整體看下來只能說在你這個年紀不算差。主要問題出在 情深年少,纖腰一握,雲鬢堆鴉。這一句。一句內好傢伙你直接寫了仨事還一點過度沒有,沒過度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