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鳳歌的武俠作品作何評價?

時間 2021-05-11 00:07:12

1樓:

文筆不像金庸,但是許多情節感覺很像,就會比較出戲

比如《鐵血天驕》中的一段:

蒙哥登上高台,昂首四顧,大聲道:「我們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嗎?」

十萬人齊聲應道:「是!」聲震天地。

「成吉思汗的子孫有打不贏的仗嗎?」蒙哥又問。

「沒有!」

「有攻不下的城嗎?」

「沒有!」蒙哥見眾人回答整潔,氣勢雄壯,不禁血為之沸,「宋狗派人燒了我們的糧食,想餓死我們。」蒙哥掃視眾人,「你們害怕嗎?」

「不害怕!」眾軍群情激憤,齊聲高呼。

「我們還有三天糧食,三天中,能夠砸碎宋狗的烏龜殼嗎?」眾軍轟然大笑,紛紛喊叫:「砸碎宋狗的烏龜殼。」

蒙哥將手一揮,萬眾無聲,只聽他沉聲道:「古時有個將軍,渡過河水,燒了木船,砸了鍋子,只留了三天的乾糧,卻打敗了比他多幾十倍的對手。我的大軍比他精銳十倍,三天之內,一定攻破合州,殺他個雞犬不留,用宋狗的血肉,填飽我們的肚子。

再看《射鵰》中的一段:

只過得片刻,金帳中奔出十名號手,分站東南西北四方,嗚嗚嗚地吹了起來。

郭靖知道這是成吉思汗召集諸將最緊急的號令,任他是王子愛將,倘若大汗屈了十個手指還不趕到,立時斬首,決不寬赦,當即叫道:「大汗點將!」不及跟華箏多說,疾向金帳奔去,只聽得四方八面馬蹄急響。

郭靖奔到帳裡,成吉思汗剛屈到第三個手指,待他屈到第八根手指,所有王子大將全已到齊,只聽他大聲叫道:「那狗王摩訶末有這般快捷的王子麼?有這麼英勇的將軍麼?

」諸王眾將齊聲叫道:「狗王沒有。」成吉思汗捶胸叫道:

「你們瞧,這是我派到花剌子模去的使者的衛兵,那狗王摩訶末把我忠心的僕人怎麼了?」諸將順著大汗的手指瞧去,只見幾名蒙古人個個面目青腫,鬍子給燒得精光。鬍子是蒙古武士的尊嚴,只要給人一碰都是莫大侮辱,何況燒光?

諸將見到,都大聲怒叫。

成吉思汗叫道:「花剌子模雖國大兵多,咱們難道便害怕了?咱們為了一心攻打金狗,才對他萬分容讓。朮赤我兒,你跟大夥兒說,摩訶末那狗王怎生對付咱們了。」

…………

成吉思汗叫道:「金狗聯了花剌子模,要兩邊夾擊我們,咱們害怕了麼?」眾將齊聲叫道:

「咱們大汗天下無敵。你領我們去打花剌子模,去攻破他們的城池,燒光他們的房屋,殺光他們的男人,擄走他們的女人牲口!」成吉思汗叫道:

「要捉住摩訶末,要捉住完顏洪烈。」眾將齊聲吶喊,喊聲在大漠上遠遠傳了出去,帳幕中的燭火也震得搖晃不已。

關鍵是還是沒有《射鵰》有感覺……

2樓:落淚

第一次入坑的時候是看到鳳歌的《崑崙前傳鐵血天驕》,之後追的崑崙和滄海,靈飛經沒有看呢。個人比較喜歡的就是前傳吧,前傳是武俠,有味道。崑崙中的模仿情節有點多。

並且受不了鳳歌的虐心,最喜歡的一些女子都沒有和心愛的男人在一起,例如鶯鶯,例如阿市。而前傳中的就簡單多了,就是蕭玉翎和梁文靖的愛情,沒有狗血的分開又繼續,符合我對武俠中對於愛情的設想。

另外其實我不是不贊同有些讀者總是以金梁古溫的角度來看鳳歌的,畢竟每個人的生活際遇不同,格局也不同,所以寫出來的東西也不同。時代在變,每個人的想法更加的多元化,其實無所謂抄襲不抄襲的,就是個人的一些理解罷了。

3樓:

我很喜歡鳳歌的作品。

因為花曉霜打敗了顏值遠高於己的柳鶯鶯,為程靈素、霍青桐報了一箭之仇。

因為姚晴作為青梅竹馬最終和陸漸在一起,為華箏、戚芳、李文秀圓了夢。

4樓:不續杯先生

說說滄海,書還是不錯的,我能看下去,但總感覺是飄著的,沒有那種厚重和回味,也確實有點玄幻的味道。

但是這部書值得肯定的就是它的格局設定,東島和西城,再沒有武當、少林之類熟悉的字眼,這是鳳歌筆下的武俠世界,很好。

模仿不可避免,繼承和發揚光大還沒看到,但是這幫人寫的都是自己心中的武俠世界,很不錯。

想起了時未寒的明將軍系列,寫的很不錯,也還沒完結。

希望有一幫人能一直寫下去。

5樓:

非常巨集大的設定,細節處多有奇思妙想,但是格局狹小。骨子裡有模仿他人的痕跡,比如滄海系列對金庸的模仿,震旦對哈利波特的模仿。

6樓:

想當年是那麼的喜歡崑崙,滄海,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總的來說,崑崙最好,大氣磅礴。滄海麼,總體也很好,略遜於崑崙,而且結尾太倉促,敗筆一處。

新出的靈飛經,就其前幾章來看,崑崙滄海的氣息甚重,情節有點俗套,期望有點低!

怎麼評價鳳歌的《滄海》?

Wayne Liu 很好看!只是覺得有兩點略顯瑕疵,至少我個人感覺不太好 開頭的時候語言古文很濃,說實話讀起來還有點累,但也就是開頭,後面基本正常白話了,反而給人一種開頭刻意賣弄的感覺。我沒有刻意去做聯絡,但是經常讀著讀著感覺一些人物刻畫尤其情感的處理好像在金庸那裡見過。 前兩天晚上沒事在手機上下來...

如何評價大陸新武俠作者如鳳歌 小椴 時未寒等人的作品?

若只如初見 讀金庸感覺酣暢淋漓,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傳統文化的底蘊,真可謂寫盡了武俠。讀古龍感覺孤獨寂寞,冷漠孤寂,故事環環相扣,主角不僅鬥勇還要鬥智,劍走偏鋒,真是令人拍案叫絕。兩位宗師在武俠的造詣,可謂後無來者,很難超越。 已登出 鳳歌,成也金庸,敗也金庸,二十一世紀的人寫著...

有誰看過鳳歌的《崑崙》?如何評價?

大臉盤子有村架純 崑崙 的核心思想是跟金庸晚期作品一致的,淡化民族主義,強化平民主義。金庸的作品按照寫作時間順序來看,當中的民族主義含量在明顯的下降。明顯的就是射鵰三部曲,射鵰明顯可以看出金庸在塑造郭靖的時候民族大義這個屬性直接點滿了,為了保衛宋,自己的恩人師傅兄弟青梅竹馬說不要就不要了。而神鵰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