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就是觸景生情或者共情嗎?共情能力不是一種很好的技能嗎,文學家創作也是觸景生情啊?

時間 2021-05-05 12:53:02

1樓:雨在指尖

如果說觸景生情,也是觸的「藤子京」生的「古仁人之心」。知乎有很多流於表面的理解,而這種問題有大概率能獲得高讚,實則沒什麼用。其實,你完全可以舉一而反三。

用你的理論多套幾個其他的作品,看看是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套的上,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樓:馬蹄兒得得

我真是服了那些洋洋灑灑寫一堆仁兄了。

很簡單的問題——題主理解得驢唇不對馬嘴,這個關注點的問題,「物」是物質條件,「己」是自己的境遇,作者提倡的是胸懷天下,不為自己的物質條件和境遇或喜或悲,能影響悲喜的只有天下、社稷、百姓。

就像後世張載所說的:無遠弗界、民胞物與

3樓:文學小亭

「共情能力」指的是會換位思考,想他人之所想,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之所欲,慎施於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的是不因外物和自己運氣而過於歡喜或悲痛,這是一種淡然處世的能力。會淡然處世,未必不能考慮別人,反而可以更理智地照顧他人感受。

4樓:嚼碎橘子皮

斷章取義,好好看看原文就知道,這句後面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沒有共情,管什麼天下人死活。

原文表達不因境遇不同改變心之所向。

所以不是觸景生情和共情,共情也不是什麼天賜技能,每個人有偏好,也許希特拉能很好的與種族主義者共情,但不能說戰前演講是好的文學創作。

對所有人都共情,那不是人。

文學創作也不一定非要觸景生情,有人看見景,當場freestyle賦詩一首。支撐創作的情感也許就是,原本來的就是乙個battle的場子,自然要晾一晾存貨,堆一堆辭藻,炸一炸場子。還有人不擁有視覺,也能寫作。

如果要泛化觸景生情的景,為所有感知感想,觸景生情的情,為所有情緒情感。那這問題說的是廢話,因為大可以替換為:活著就是觸景生情。

5樓:洪都黃半仙

解釋起來就是,文言文不能望文生義,或者只是看看翻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一定要聯絡上下文,甚至結合范仲淹的生平。

范仲淹的這首《岳陽樓記》分了兩段去寫岳陽樓的景色。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在「淫雨霏霏」的時節,面對滿目蕭然的景色,人就很容易感到悲傷。

「至若春和景明」,看到萬物一片生機,就很容易得意起來。

小酒一喝,給自己整的忘了誰是誰了,快活得飛起。

顯然,這裡范仲淹所要表達的就是兩個極端。

一般人很容易被情景帶動情緒,陷入自我設計的感情泥淖。

要麼悲從中來,不能斷絕。

要麼喜上眉梢,忘乎所以。

隨後范仲淹丟擲了觀點。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古代仁人和一般人有什麼區別呢?

就是不會因為外物的變化而大喜大悲。

也不會因為個人的得失而無法自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實是不因「物」或者「己」而大喜大悲。

其實蘇軾《定風波》中的「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也與之類似。

難道真的人生沒有風雨,也沒有晴天麼?

顯然不是的,真正學習古仁人的學者,該開心一定會笑出來,該悲傷絕對會哭出來。

這就是儒家學說裡面《中庸》中所說的境界。

面對人生變化,一定要表達自我的感情。

但是,也要把握其中的乙個度。

遭受了挫折,就一直意志消沉,從此一蹶不振。

這就是典型的「以己悲」。

中了彩票,笑得人瘋了,書不讀了,班不上了。

這樣的就是「以物喜」。

也就是說這句話表達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過度」。

這顯然和觸景生情所講的共情能力是不同的。

正如你所言,文學創作都需要觸景生情。

范仲淹這首《岳陽樓記》前幾段的描述就是觸情生情。

文學創作一定要被調動情緒,不然文辭會十分空洞,不知所云。

但是如果十分容易被外物影響,而大喜大悲。

也是很難創作出文學作品的。

有人會說,李白就是大喜大悲。

李白在狂飲三百杯之後,創作出無數絕美詩篇。

這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不一樣的。

李白不論是外物如何,自身處境如何,都是兩個極端的碰撞。

與生俱來的樂觀主義,和鬱鬱不得志的悲愁交錯在一起。

兩種情緒產生激烈的衝突。

李白是個極度自我的人,他才不會被外物干擾而變得不像自己。

離開長安之後,雖然認為「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但是還是「痛飲狂歌空度日」去了。

同樣,杜甫雖然文辭時常有大悲之情。

但不是因為他個人,而是心憂國家,關注蒼生。

他們在創作詩詞的時候,都有「共情」。

也正因為會觸景生情,才有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流傳千古。

但是沉溺個人感情,被外物影響而自甘墮落的人,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的。

觸景生情,不等同於「共情」之後,就不恢復平靜了。

面對生活的起伏,波瀾不驚很難做到,風輕雲淡總還是要去努力的吧。

6樓:範九疇

題主似沒讀懂《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與觸景生情正好相反。觸景生情是因物因景因境而動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不為外物境緣所動,心中永遠憂國憂民,是真正的古仁人之心。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真的能做到嗎?

陳少白 應該是能做到的。但是,我個人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去追求這種境界。畢竟,我們都是凡人,都需要喜怒哀樂來填充這長長短短的人生。可以試想一下,假如生活中沒有什麼讓你高興的事情,也沒有什麼讓你可悲傷的事情。那麼請問,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因此,世上雖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之境,但是更值得崇尚的是,喜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應該為什麼喜為什麼悲?

糖果 為真正的自己喜,為世界上不公平的事而悲。真正的自己不是指自己發生的事 公升官發財 而是因為自己掌握了一些知識和更接近自己的初心。為世界上那些不公平卻無人為受害者聲張的事悲 乾元智藏 強答。不以物喜者,不以財富的得失 偏義複詞,偏指得 而驕縱 不以己悲者,不以個人的窮通 偏義複詞,偏指窮 而怨尤...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真的有人做到了嗎?

反正我做不到,我就是個小女生,總愛講大道理,但是我比誰都知道,我做不到,我就是矯情,所有的情緒表現在臉上,喜歡就笑,不喜歡就冷漠,並不覺得這樣不好,如果我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就看淡了人生,那我接下來的幾十年還有什麼意義呢 走走走走 先理解一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很像現在流行的佛系,這樣的人格從心理學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