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張愛玲的《金鎖記》?

時間 2021-05-08 10:37:07

1樓:小兔小姐

大學時現代文學史課,鑑賞過金鎖記。

拋開人物形象不談,當時只覺得張愛玲的寫作手法的確震撼人心。

蒙太奇的敘述場景轉換,人物語言心理的刻畫,都入木三分。

後來才漸漸的,對七巧從當初的厭惡到如今的同情。

不過是乙個,渴求正常情愛的女人,憑什麼人生偏要給她拷上枷鎖,讓一顆鮮活的心被折磨的慢慢死掉。

得不到的,索性都撕碎都剪破都毀掉。

是最後,無望的掙扎。

當初有兩段特別喜歡,現在依然很喜歡。

「她要在樓上的窗戶裡再看他一眼。無論如何,她從前愛過他。她的愛給了她無窮的痛苦。

單隻這一點,就使他值得留戀。多少回了,為了要按捺她自己,她迸得全身的筋骨與牙根都酸楚了。今天完全是她的錯。

他不是個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她要他,就得裝糊塗,就得容忍他的壞。她為什麼要戳穿他?

人生在世,還不就是那麼一回事?歸根究底,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

2樓:

本人北方人第一次讀張愛玲感覺拗口讀的不順暢,不過感覺只要是女性,很容易就適應張愛玲了。讀了金鎖記不禁感嘆現實中好多曹七巧。。。。。

張愛玲|金鎖記:蒼涼的底色

3樓:Arthur

讀完金鎖記,就想到了之前在知乎上看的問題,乙個母親對家庭的影響有多大,曹七巧不是個例,裡面有很多觸目驚心的真實故事,真的是會影響乙個家庭幾代人的幸福。

張愛玲對這類人的描寫入骨三分讓人脊背發冷。

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是多麼希望長安能突破母親的桎梏和那人在一起,明明愛情的曙光就在前方了,可最終還是繼續臣服於七巧,加上七巧還故意透露長安抽大煙那個片段,看得我都快窒息了

4樓:又雨shi

我想七巧是追求愛的,文裡有一段說她結婚就是為了三弟,三弟要騙她錢時她崩潰的拆穿了。如果她只是性壓抑而黑化,大可裝聾作啞和喜歡的男人在一起,所以我感覺她黑化是因為發現沒有乙個人真心待她

5樓:李三三

10多年後再來讀《金鎖記》,只覺得守寡以後的曹七巧像極了我的母親。

曹七巧可怕的控制欲,生生毀掉了自己的一雙兒女。在那樣的家庭裡,無時不刻都在壓抑、窒息、絕望中,沒有半分的自由。

也許年輕時的七巧,也是溫柔可人善解人意的。她賣麻油的出身,若是嫁給了平常人家,或許日子能過得正常些也能快樂些。可是她嫁入了講究出身的豪門高宅,又是姨奶奶扶正,老公還是個殘廢,不僅跟她平級平輩的妯娌、叔伯、姑子看不起她,就連底下做事的丫頭、嬤嬤也笑話她,娘家的兄長嫂嫂只想從她那兒撈錢。

所以,在曹七巧看來,能給她安全感的只有錢,能任由她擺布的只有她一雙兒女。最終,大家都同歸於盡了。

我的母親是個嫁進城裡的農村婦女,父親是返城知青,年齡上比母親大一些。我不知為何家裡會是女強男弱的地位,母親非常強勢,一切大小事都是母親決斷,父親永遠都是唯唯諾諾。所以在讀《金鎖記》的後半部分,我覺得非常非常壓抑痛苦。

曹七巧對長安那一句句如剃刀一般的話,每乙個字都在割我的肉,腦海裡全是母親日常在數落我的身影。

然而更令我訝異的是,張愛玲著《金鎖記》的時候才23歲,而我卻直到中年才意識到乙個強勢的母親對於家庭的毀滅力量。

6樓:

這主人翁本身就是那種,特不會處事的人。

也不僅僅是說她乙個貧窮人家的女兒到了富貴人家,不懂人家的處事。而是,她就是不會處事,卻還特事多!!

比如他對人家父母說,要早點把女兒嫁出去,不然女兒該等急了(大意)。你說不管是貧窮人家還是富貴人家,誰這麼說話的?2023年了你對人家父母這麼說話,人家父母和女兒是不是罵你?

7樓:言又

我不會那麼多專業的評價。只記得《金鎖記》是很久以前看的了,但是那一段借用鏡子來傳達時間流逝的那段話一直記著。當時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著著實實被驚豔到了。

看文很多,又被感動的,有被共情的等等,但這種被文筆驚豔到的感覺,實在少有。

8樓:麻葉林

感覺喘不過氣,被壓抑的性與感情慾望,把自己的情慾化為對物質的執念,其實她是沒有安全感,除了兒女她覺得所有人都是為了她的錢財,所以閉絕情欲,綁架兒女,借用愛的名義,也毀了兒女的一生。憑什麼別人就可以得到幸福,而她不可以,所以她要把所有人一起變得痛苦,可憐但又可恨

9樓:

高中看的,那時覺得曹七巧心理實在太扭曲,卻又覺得她有點可憐。

之後再看,是無奈了。

舊社會的女孩子,出身不怎麼高,能怎麼辦呢?後來嫁給乙個有軟骨病的少爺,處處受白眼,婆家也不是特意對她的不好,只是看不起她,想著這一生就該這樣了吧,偏又喜歡上丈夫的兄弟。

可是,得不到啊這愛。

還記得那酸梅湯從桌子上一點一點地滴下來,風從他的衣服裡灌進去,像白鴿子。(我特別喜歡這一段,曹七巧最後的一點愛就這樣沒了,當時看的我可堵心了)

她變得越來越壞,變著法兒在女兒兒子兒媳身上找樂子。

後來的她可以把鐲子一直往上推到腋下。

青春就這樣耗完了。

錢有什麼重要的呢?可她從來沒有得到過愛,只能要錢了,不然她怎麼活下去。

無奈。張愛玲筆下的感情總是摻雜很多其他的因素,可是很真實,卻也讓人揪著心難受。《金鎖記》也是,就這樣乙個女人一生就過去了。

張把曹七巧如何一步步走向扭曲細細緻致描繪出來,看著淡淡的,卻讓人喘不過氣來。

即使是書外人,我也想回到曹七巧還在麻油鋪的日子。

可是不可能了,人究竟不能停留在過去的。

10樓:獨角獨角獨角獸吖

更新:(最近有感而發)

我發現了,曹七巧就是看不得自己孩子過的好,看不得自己孩子得到她從前得不到的東西。

原回答:

這篇裡最喜歡的描寫是這段:

「風從窗子裡進來,對面掛著的回文雕漆長鏡被吹得搖搖晃晃,磕託磕託敲著牆。七巧雙手按住了鏡子。鏡子裡反映著的翠竹簾子和一副金綠山水屏條依舊在風中來回蕩漾著,望久了,便有一種暈船的感覺。

再定睛看時,翠竹簾子已經褪了色,金綠山水換了一張她丈夫的遺像,鏡子裡的人也老了十年。」

很難想象七巧這樣親手毀掉兒女幸福的母親,可能怕再自己孤單乙個人吧,哥哥嫂嫂為了錢把她嫁到了那麼個殘廢男人那去,在那個家裡也不受大家待見,分了家好不容易有那麼一點感情的季澤回來也被她看穿了要錢的意圖罵了出去結了仇不相往來,她也後悔把季澤罵走,還想著就算被騙了錢能留住他也好。

現在只有兒女在她自己掌控之下,不管什麼手段都要把兒女牢牢抓在自己身邊,大概是想不再被排除在身邊人之外吧。

不過覺得七巧還是有點自作自受的意味在裡面,說話做事一點分寸沒有,也沒啥基本禮貌(??)反正覺得為人處世很不著調,間接導致一系列問題。

11樓:JACKIE GENIUS

生活在社會底層,從小不受人尊重,容易形成低自尊〈社會底層,文明程度低,不懂得尊重孩子。。。孩子從小就,各種被忽視,被汙辱。。。對了,說的就是,某國。。。

自己女兒,早上買早餐,早餐店老闆也直接忽視女兒,先招呼成年客人。。。還是大商場好,服務員懂「先來後到」,對小孩子一視同仁。。。國外,也很好,懂得尊重孩子。。。

〉〈嗯嗯,相對社會底層,還是舊日傭人養大的孩子,私人老師,從小受人尊重。。。有良好自尊。。。〉〈嚴重鄙視,中國教育,特別是幼兒園&小學,對小孩的扭曲奴化,抹殺自尊〉。。。

從小在社會底層,長大之後,童年關係重建,不懂得尊重自己情緒,尊重他人情緒,自然而然,粗俗野蠻,對待周圍人〈對家人,對朋友,也是「控制」,不懂得「愛與尊重」〉。。。也許,多讀書,能減少,每個人心中的七巧吧〈慢慢學習尊重周圍人,尊重孩子。放棄粗俗,理解文明。〉

12樓:王圖圖

七巧的悲劇不僅在於其個人命運的悲慘,更在於她將自己的性格缺陷遺傳到了自己的子女身上。可以預見的是,長安又將變成另乙個七巧,如果不改變的話,這一家族宿命將會延續下去,這才是最讓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13樓:啦啦啦

看完金鎖記,自己悲痛很久,我覺得金鎖記裡面的安姐好可憐呀,本來挺好的女子,當初她讀書,要不是因為七巧,可能學得也會挺好吧,遇上范柳原本來也還是乙個挺好的歸宿,但還是被七巧硬生生的毀了,如果自己是她,如果安姐臉皮厚一點,做好自己,在學校的時候,不管母親怎麼去學校鬧,但如果自己做得好,同學們知道自己是什麼人,也不會有人嘲笑她,遇見范柳原,就給解釋有關於自己母親,不在乎她母親那麼多,不管別人怎麼說,是不是就能避免悲劇呢

14樓:Space Monkey

我想張愛玲寫七巧不是讓你們來可憐她,來唾棄社會的黑暗和壓迫的。

她的命運驟然有太多的不幸,那個時代社會有這樣那樣的壓迫,但這都不是讓她給別人帶來不幸的藉口。她的婆家再不喜歡她,明面上也都是過得去的,比她欺壓自己的兒媳婦強多了。她丈夫骨癆,但她也生了一兒一女,而且也得著婆家的錢了。

她沒多麼慘,這社會也沒給她太多苦頭吃。

不一樣的人就有不一樣的品格,有的高貴,有的下賤。各有各的苦處和難處,各有各該被體諒的地方,但做什麼樣的人是自己的選擇。也許很多人的選擇根本就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因素,例如情商低下,智商也不高,根本意識裡就沒有「更好的方法」這種思維,任由自己的性子,心態崩塌。

怨婦的屬性根深蒂固了。

千奇百怪的世界裡就有千奇百怪的人,我們大部分人都很難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感受別人的生活,也沒有資格。七巧只是所有千奇百怪人群當中在那個年代的乙個典型,但是她的典型有很大一部分思維和形象延續到了我們當代女人的生活裡。別不信,那些妯娌婆媳間的關係,母女母子間的關係,女人對自己人生不幸的憤恨,都還是能看到遺留下來的影子。

張愛玲本身就是站在乙個很客觀公正的角度來描寫七巧,她對七巧本身沒有憐憫和憎恨,她就給我們看:這女人是這樣的,她的孩子因為她過成了這樣。

活在人世間很多是是非非沒辦法用對錯來定論,但很多事只能用對錯來定論。七巧的人生是悲劇的,但很多悲劇可以從她這裡避免的,她沒有這樣選擇,只能說她本身即是悲劇也是錯誤。

15樓:芋圓qi號

張愛玲筆下的七巧:

她不甘自己的命運,

她恨丈夫的無能,恨三少爺的欺騙,她恨姜家的一切,更恨整個社會。

但她無能為力,只能以她自己的方式進行報復,把所有怨恨傾灑到全家人身上,

閒言碎語,是非散播,顛倒黑白,胡攪蠻纏,

最後把整個家弄的雞犬不寧,

甚至一步步親手摧毀了兒子,女兒的婚姻。

無疑,她的一生是悲劇的。

16樓:Kay

有一種特別強烈的感覺長安不會是下乙個七巧她們不一樣

"我要把我所有沒有得到的愛和尊重通通都給她/他"

至少現在是這麼理解的

《金鎖記》中,如何評價曹七巧?

我是豺女 最近才開始看張愛玲,她好像蠻喜歡寫各種女性的命運的,包括不討喜的女性。曹七巧的悲劇一方面和她本身過於直接的個性有關,另一方面是她面對的環境 身邊的丫鬟都看不起她的出身 文章開頭兩個丫鬟對她的談論就能看出 還有乙個無法給予她溫情的丈夫 心理生理都滿足不了 簡單來說就是乙個直爽潑辣的人,放到了...

如何評價張愛玲?

ahudi 作家有很多態別,典型文人主要靠情感 敏銳 機靈 經歷,跟有長時間書齋歷練的淵博學者,跟作為乙個時代的標桿,乃至超越時代的思想家都顯著不同。張愛玲屬於典型文人,而且放在整個人類文學史上,她就顯得黯淡無光了。我個人更喜歡文人 學者 思想家兼備的大作家,比如雨果 托爾斯泰,魯迅也算 偏書齋型的...

張愛玲人品如何?

jin 人品一般,普通人而已。沒有公主命,一身小姐病吧。她與普通女人的區別在於她的寫作能力強,在那個文盲遍地的時代,會讀書寫字的女人本就不多,她不僅能讀會寫,文筆還相當好,讓男人刮目相看了。她有如此造詣得益於母親對她教育的重視,但她似乎並不領情,或許於她來說,做個吃喝玩樂會享受的富家小姐,成年了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