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7 年 8 月 28 日的印度撤軍?

時間 2021-10-26 07:02:03

1樓:

問:希望你再澄清一下,你剛才的意思是,印方已經單方面撤離洞朗地區,這是中方此前要求的。但你又說中方會根據現地情況作出調整。你能否再解釋一下?

這客觀上可以被理解成中方不再修路了,起碼是暫停修路,甚至能被理解成中方軍隊在當地與印軍脫離接觸。

2樓:

中國與世界的新現實使得中國的崛起格外引人注目,國際國內的心態都在出現微妙的變化。對國內部分民眾來說,他們的心態變得比較糾結:一部分人的自信心開始膨脹,認為中國是時候放棄韜光養晦,大膽對世界說「不」了,特別是中國利益受損的時候,應該堅定地加以回擊;而多數人則認為中國仍然落後,發展很不平衡,在將經濟成果轉換為民眾福利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而在外交上需要繼續忍耐、低調----金燦榮。

3樓:

不是大旗黨,但為大旗黨們想好了乙個完美說辭:中方一直強調的是先撤軍再談判。現在印度撤了,為了能在廈門談判。中方完勝。

陶醉ing

4樓:

只看到一幫球都不懂的在那裡亂噴,把國家大事看成小混混打架,是拿來圖爽和擺酷的。還好這些人不在國家智庫裡面,靠嘴皮子而不靠腦子。

5樓:專業雷克塞

看了很多答案,這都什麼啊,知乎真的被網易占領了?

以下為原答案:

只要路繼續修,那麼就是中贏;

不修了就是印度贏;

哪有那麼多所謂喪權辱國的彎彎繞。

至於路還修不修,你看新聞啊,華春瑩不是說了繼續修了嗎?南海仲裁才過去幾年啊,臉消腫了?

6樓:水平比腳低

推薦你們看一下喬梁教授的《末日之門》,九十年代的著作。中中國人在巴基斯坦邊境修路,修啊修,印度人趕啊趕,最後印度人終於忍不住開槍了,中國以乙隻工程隊犧牲的代價,取得了開戰的先機。喬梁教授真有遠見啊。

7樓:夏木

個人見地:我軍以中印對峙為契機,全面拉練檢測了各戰區各軍種的配合程度,軍隊改革後這是比較重要的一次機會,若非這次對峙,這樣一系列大規模全方位的拉練演習會被外界以大國威脅論而無端指責。至於此次對峙輸贏,可以視為練兵小插曲,勿多在意,要打就要打的它長時間恢復不了元氣,小範圍衝突對當下國內經濟,政治穩定,外部東北亞,東南亞,台海局勢無益,何不給它個台階,自動退兵,我們也好繼續一帶一路,大家發財。

8樓:李建秋

中印邊界必然以後還會有拉鋸戰,拉鋸戰是正常現象,拉鋸戰都持續了幾十年了,不要把這東西當回事

葉海林的判斷是錯誤的,葉海林雖然長期關注印度,但是就是因為太關注印度了,反而導致看不清情況,南亞難道是中國投放力量的重點嗎?自己把地圖攤開看看,南亞除了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之類的窮國,有哪一點值得大張旗鼓的把力量投射過去?力量是有限的,南亞多一分,南海就少一分,難道因為要大張旗鼓的對付印度,所以要縮減對中亞,對南海和東亞的力量投放嗎?

這是很滑稽的,搞不清重點。

且印度現在正處於改革期,最近印度內部出了很多事,使用外部威脅來壓制反對力量,這是所有國家都幹過的事,中國不例外,印度撤軍後,其內部的問題會進一步放大,印度的很多問題是無解的,像穆斯林問題,宗教問題,土地問題,東北邦的問題,基礎設施的問題,毛派的問題等等等等,你看我還沒說勞工的問題,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種姓的問題等等,繼續對持不過是給莫迪憑空增加助力,讓他能以外部壓力繼續推進改革。

我們換個角度,假設中印對持,中國路修通了,但是印度利用外部壓力成功解決了改革問題,這是我們的勝利嗎?捫心自問。

即便是我們徹底打垮了印度,這是我們的勝利嗎?中國的對手應該是印度嗎?我們需要降低到印度的高度和印度在爛泥潭打滾嗎?

力量是有限的啊。

葉海林說

除非印度被打得鼻青臉腫或者沒挨打就倉皇逃跑

戰爭的發起是很簡單的,戰爭的結束有你發起的時候那麼簡單嗎?你想什麼時候發起就什麼時候發起,想什麼時候結束就什麼時候結束,什麼時候中國成上帝了?即便是強大如美帝,在2023年迅速打垮伊拉克後,宣稱伊拉克戰爭結束,結束了嗎?

持續了好多年,賠了上萬億進去,得到了什麼?

當年爽了,還債的時候傻眼了。

環視中國周圍,任何地方都比南亞重要,南海,東亞我就不說了,中亞牽扯到一帶一路,歐洲美國是我們最重要的出口地,南亞算什麼?印度隔著喜馬拉雅山打過來?聽起來天方夜譚,我們能向這個窮地方大量的出口?

得了吧,窮的跟什麼似的。

有些人啊,談起歷史,談起德三,談起德二的時候就長嘆說德國不該兩線作戰的,問題是換到中國就怎麼大腦糊塗了呢?

PS:最近quora的忽悠軍團越發明目張膽了。

這是什麼鬼?

9樓:potter

印度一開始越界並不是為了侵占中國的領土,而是為了阻止中國修路。現在印度撤軍了,那麼它們的目的達到了嗎?「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

」主權權利當然包括修路權,但修路是我們的主權權利,不修路也是我們的主權權利。這樣雙方就都對國內民眾有了交代,中國可以說「我們不戰而屈人之兵,捍衛了我們的領土,並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印度可以說「在我們的武裝干預下,阻止了中方的修路,我們的軍隊順利的完成任務並安全返回。

」這是最好的結局,對雙方都是,都得到自己想要的。

10樓:取次花叢懶回顧

我覺得沒什麼不好承認的,很明顯暫時受挫,最後誰得利還得再看。

美日印中玩鬥地主,美日各有乙隻王,印度一對k,中國一對2。牌局大半已過,印度對你一對六打了一對k,你怎麼辦?

11樓:

此次洞朗得以和平解決體現了最高統帥的無與倫比的戰略定力和思想。洞朗的解決為其他類似爭議的解決提供了範例,為世界爭端提供了好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和其背後的提出者值得乙個諾貝爾和平獎。

12樓:廖凜

這件事的最終結果,確實沒那麼大快人心。

但是作為乙個普通中中國人,我只能暫時無條件相信國家。

因為我不可能像國家的高層那樣,掌握足夠多的資訊。

我覺得知乎er應該對那些盲目大談打仗,

或者開口閉口國家慫了中國輸了的人保持警惕。

13樓:

對比起當初事件發生和未解決時這個話題的熱度,鷹派知(JIAN)乎(PAN)俠們的言論,再想想廉頗,明末眾總兵經略,真是讓人唏噓。

還好我堅決相信黨國。

14樓:胡口

有人說我D贏了,有人說我D軟弱。個人認為62年如果印度主動撤退的話應該也不會打起來的,應該說我D還是有一定威懾力的。當然,為啥沒人越界美國呢,還是說明我們有進步空間,繼續加油吧!

另外說一句,現在社會還不錯,盡量不打起來吧希望。

15樓:小齊齊她爸

我比較關心的是,在對峙過程中,我們除了邊防軍在與對方排人牆之外,修路的進展到底如何?理論上說,印軍過界僅僅幾百公尺,我們的路難道已經修得那麼遠了,就差這最後幾百公尺了?從網上得到的這些路的資訊看,洞朗的這條路是盤山公路,所以我猜,印軍過界的時候,路應該離邊境還有一段距離,印軍應該是想深入的時候被我邊防軍擋住了。

所以我斗膽推測,在對峙的63天中,我方應該還是在修路的,邊防軍的任務一方面和印軍對峙,另一方面也起到保護修路工人的作用。只是我奇怪為什麼雙方都沒有提到修路這件事情,是達成的默契互相給個面子麼?

16樓:飛廉

有些鍵盤俠說中國輸了,喪權辱國?實質的利害關係普通人也盤不清,不過我們可以倒轉一下立場嘛。假如是印度修路中國跑到印度邊境「維權」去了,被人譴責了兩個多月退回來了,人家停不停修不修路還不知道,各位覺得這些鍵盤俠會把退回來的士兵當民族英雄?

自己國家勝利了?

有個寓言,兄弟兩個分家產,都覺得自己吃虧了,旁人說那你們換一下嘛。結果兩人都不吱聲了。雖然情況不同,但和今天的狀況類似,不管各位認為賺了虧了,放到印度立場上想想,我的回答就是這個意思。

結果回覆的很多是陰陽怪氣的論調,我也是服了。

17樓:

別人拍拍屁股走了,即沒道歉也沒理賠,自己的發言也含糊其辭,連句實質性的硬話都沒敢放,你可以自誇仁愛,因為珍惜將士的生命,可以自誇智慧型,因為獲得了實利。但實在看不到勇氣和威風!也許勇氣歸於光榮,智慧型歸於偉大吧!

18樓:

看不下去某些不可理解的中定輸思維,想拉他一把卻發現,額膝蓋扎根了

火炮上去了就難下來,飛機適應了以後更能飛,道路越修越漂亮,士兵越練越適應

19樓:

我們輸的比較多,估計老大會大發雷霆。

對比南海撞機事件,美國老大出來說話,有道歉意思,基本沒丟太多臉面,事後當時的老大也是震動,大力發展航空。

這次中印事件居然6月底才敢報出來,估計印度不肯給面子,捂不住了。印度入侵時我們軍隊第一時間居然沒什麼有效動作,相比2023年桑多谷我軍就地反擊奪回山口。這次呢?!!!

連推土機平推出去都沒敢做!

如果說印度有備而來,不能輕易動手,那麼我們軍事情報怎麼做的,怎能連印餅如此預謀動作都沒發現。後續居然持續70天任由印度操作事件,外交上觀感上根本沒有2023年的震懾力!最主要的是我軍沒能有效威懾敵人。

直到70天後才能威懾到敵軍,這可是21世紀,未來可不會給你留70天時間!不知道我軍參謀長更換事宜和此是否相關。如果你70天不能威懾敵軍,巴基斯坦怎麼想,尼泊爾怎麼想?

非常被動收場呢,居然印軍安然無恙的撤軍結束,至始至終都沒有任何道歉的意思。反過來看一下,中國在班公湖被人家立刻做出反應趕回來,印度的反應振奮國內人心。

如果後續印度外交沒有服軟的動作,那寫進歷史書的話,妥妥乙個恥辱,估計後續備戰要求會非常高

20樓:希匹士

印度撤軍,中國似贏實輸,暗地裡不知道吃了多少虧啦

印度不撤軍,中國似輸實輸,主權尊嚴全扔地上啦

中國: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21樓:williamdu

繼續修路又怎樣?印度人一樣能找到理由證明自己贏了。印度人認為抗美援朝,1962,珍寶島,對越自衛反擊戰都是中國輸了,認為中國跟所有接壤的國家都有衝突,難道我們要乙個個去跟他辯贏?

而且印度人一直活在想象中,認為他們想象的東西就是事實,這個你沒辦法改變他們想法的。這一點,去quora上看看中印關係下的回答就會有認識了。

戰爭和衝突,評價結果只能是看戰略目的達到了沒有。

在北韓我們保衛了祖國的安全,留下了戰略緩衝區,這就是勝利。1962我們讓印度人知道即使隔著青藏高原,也有能力保衛我們的領土,這就是勝利。1969在珍寶島讓蘇聯人認識到我們保衛主權得決心就是勝利。

1979打斷越南依靠蘇聯成就中南半島霸權的圖謀就是勝利。在南海,我們成功種島,逼退美國航母,大大加強了再南海得軍事存在就是勝利。

這次在洞朗,跟阿三打起來,我們能得到什麼戰略利益?保衛領土的決心還需要再次證明?還是能得到什麼有戰略價值的領土?

還是印度能賠給我們一大筆錢,補償我們出兵的開銷?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所以這次力壓印度自動退兵,不用打仗,就是達到了戰略目的,就是勝利。

如何看待2023年8月28日SpaceX的水塔150公尺跳躍測試成功 水塔未來還會進行更高跳躍嗎

在這種問題下,總有一些公知,既然你有能力有知識有力量,你生在了乙個這樣很多方面落後於美國的國家裡了,卻非要怪罪於父母。既然你有能力,那麼請用你的力量去改變,而不是把自己擺在乙個高的位置上看你的國家,看你的家人的笑話。要知道你眼裡的那些航天人,他們雖然比不上spacex的發展,但是起碼人家已經在做了,...

如何看待 2016 年 8 月 28 日 Maybe 疑似離開 LGD ?

我行其野 lgd擅長防守反擊那是以前,大一我還會和室友一起開玩笑lgd的高地,來高地戰隊。現在的lgd就是打不過才被迫高地慢性死亡。 陳澤鋒 每次看maybe直播的時候總是會在心裡響起,媽蛋,這個人怎麼可以每個英雄都玩得這麼溜啊,我也看其他中單的直播,比如拒絕者,不是說他不好,可是他每次玩就是沒辦法...

如何看待2023年10月28日勇士對陣奇才的比賽中格林與比爾發生的衝突事件?

話癆郭 當第一節9分30秒的時候格林突破爆扣2 1,這個球格林有點抬肘的動作,而後面的比爾臉上的表情有點不對勁,我自己感覺可能已經有火氣了。至於有些大神說格林是個男人就應該出手,不過冷靜也是大將風範跟格林惡犯別人的時候,說別人慫,要是我就弄死這個髒。真希望這倆波人不是一群人。 蘭森環遊世界 在場上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