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園中究竟什麼是集體榮譽感?集體榮譽感能給個人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時間 2021-06-01 06:17:25

1樓:回憶半褪色

集體榮譽的根本上還是讓人更好的管理。

當個人與集體榮譽衝突時,自己的想法永遠是最重要的。

永遠集體為先,好處就是你變成了乙個好人。

但也成為了乙個普通人。

自己利益為先,注定你成為了別人口中的反面教材。

但究竟自己好不好,就要看每個人的想法了。

2樓:

歪個樓出門碰到插隊的

如果是中小學生(包括有家長帶領的插隊)

第一反應是

哪個學校的這麼沒素質!

這就是我理解的集體榮譽被破壞的例項。

3樓:白毛小狼狗

乙個為了方便當權者管理而製造出來的概念。比如你養了一群羊,放羊的時候它們到處跑,是不是就很麻煩?這時候假設你給羊製造乙個概念,叫「集體榮譽感」,而衡量是否滿足這個要求的標準就是聽從你的管理。

凡是遇到不服從管理的羊,就以無「集體榮譽感」這個帽子扣上,讓別的羊孤立它,鄙視它,搶它的水和食物。慢慢的,所有的羊就都聽你的話,讓吃草就吃草,讓喝水就喝水,讓去屠宰場就去屠宰場,是不是省事多了?

4樓:w2014

什麼是集體榮譽感…先說乙個段子吧…

初中時被學校抓苦力去監考小公升初老師來著…

培訓時老師慷慨激昂地講話

「你們記住,出去了,你們不代表你們自己,不代表你們的班級,而是代表整個學校。」

我們紛紛吐槽「所以可以為所欲為了。」

我想說的是什麼呢…集體榮譽感絕不是強加的,也不是和個人對立的。

對於乙個團體,為集體做出的貢獻,必須應當是與個人利益掛鉤的。

單純的用集體榮譽感來說事,則是一種道德綁架…

不,我不愛我的學校。我會毫不留情地在網上痛罵它的缺點。當校方利益和包括我在內的一部分人的利益衝突時,我會在各種渠道聲援對我有利的一方,只要這一方的訴求不違法也不違背公序良俗。

但是,如果學校哪個研究專案貼海報招募小白鼠(教學樓經常有這種海報),如果待遇還不錯的話…

我當然會「支援學校的研究工作」啦…

就像之前說的,樓下的工地施工太慢,你是不可能指望同學們出於「集體榮譽」去幫忙的。

但是如果設計一門勞動課程,替代一門體育課,但是給分比體育課偏高…很多人會選的

啊,越說越亂了…總結一下吧…

當乙個集體要靠榮譽感強迫大家把它置於個人利益之上時…它就失去了作為集體的價值。

5樓:偉大的車爾尼

從題主的問題描述看,提了兩個問題,一是集體榮譽感的定義,二是集體榮譽感的好處,這兩個問題要分別回答。

第乙個問題,集體榮譽感的定義,我的理解是作為集體中的一員,以所在的集體為榮,這就是集體榮譽感。例如,學校的運動會,以班級為單位比賽,獲得第一名的班級中的成員為自己的班級感到自豪,以及為自己在這個班級感到自豪,這就是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又如,在一所重點學校就讀,或者畢業於一所重點學校,願意向外人提起自己的學校,並感到自豪,這就是學校的集體榮譽感。

第二個問題,集體榮譽感的好處,我的觀點是,集體榮譽感必須是自發產生的,只有自發產生的集體榮譽感才可能有好處,而好處也很有限,最明顯的是有集體凝聚力,即使集體將來解散了,作為集體中的一員,仍然願意找機會重聚。除此之外,集體榮譽感沒有任何好處,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光靠集體榮譽感都不可能做得更好,收益更多。

還有乙個相關的概念是集體利益。集體利益和集體榮譽感有密切關聯,只有獲得了集體利益,才會有集體榮譽感,如果集體沒有獲得利益,那麼集體中的個體不會認可這個集體,更不會有集體榮譽感。那麼問題來了,如何獲得集體利益?

我認為的集體利益是指能夠真正讓集體中的至少大多數成員受益的才屬於集體利益,而這個利益也有短期和長期之分,對應的集體榮譽感也有短期和長期之分。在校運動會中勝出的班級,獲得的是短期的集體利益,因而班級中的成員的集體榮譽感是短期的。在一所重點學校就讀,學校的名聲能為自己獲得長期利益,因此集體榮譽感是長期的。

經常有人會提出乙個看似尖銳的問題: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怎麼做?相信很多人會說,個人是少數人,集體是多數人,應該少數服從多數,當然是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少數服從多數」看似有理有據,其實不然。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不會發生衝突,只有極少數情況下兩者才會有矛盾。其次,當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確實要堅持以集體利益為重,放棄或犧牲一些個體利益,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只顧集體利益,不顧個體利益,正當、合理的個體利益是應該受到尊重和保護的。

從另乙個角度說,集體是由個體組成的,只要集體中每個成員的個體利益都得到尊重和保護,集體利益怎麼可能得不到尊重和保護?很多時候為了所謂保護「集體利益」,強迫集體中的個體放棄和犧牲個體利益,這是真正的保護集體利益嗎?這樣的結果是,獲益的是個人、集體以外的第三方,而對於集體而言,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都沒得到保護。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學校裡,老師是強勢方,學生是弱勢方,很多老師強行代表集體,將其個人利益作為集體利益,而沉默的大多數學生就被代表了,此時如果有少數學生拒絕服從老師,就被扣上「自私」、「不為集體著想」的帽子。那麼結果是什麼?

獲益的是老師個人,對於學生而言,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都沒得到保護。

回到集體榮譽感的好處的問題,絕大多數情況下,集體榮譽感不會帶來好處,即使有好處,大多數都是短期的好處,從長遠看根本不值一提。因此,完全沒有必要把集體榮譽感看得太重,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處理好人際關係就行了,至於榮譽的問題,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

如果有人企圖用「集體」的概念對個人搞道德綁架,這種人不是愚蠢就是壞。

綜上所述,對於集體榮譽感,順其自然就好。每個集體都會有解散的一天,至於以後有沒有機會重聚,就看有沒有緣分了,如果集體榮譽感強,當然是好事,如果集體榮譽感弱,也不要強求。

6樓:曉卿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定是形式上的集體主義者

集體榮譽感能帶來什麼,集體能帶來什麼

說些直接的

課外學分

獎學金加分

保研名額

這些東西都是能從對集體的貢獻中獲得的

保研名額(行政保研和特殊人才保研)

7樓:Haven

核心的點在於,這個集體榮譽感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比如吃飯,從動物進食獲得能量開始。集體榮譽感,很明顯就是人抱團的時候。

古代有部落,為了集體狩獵,國家,為了免於侵略。現代思想開化及文化變遷,變得更加細化,小到兩個好朋友的感情,可以這麼說,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都是出於有利益的。你和哥們一起打別人為的是有一天哥們可以幫你打你想打的人。

而人又無法脫離群體獨自生活。所以這個東西就伴隨著人一直存在。可能你還是學生,不太懂這些。

簡單點就是,你們參加比賽,大家一起努力得到第一名,這個稱號是你們班級的,不是個人的,這是集體利益,你不去加油,脫離這個集體,就會有人說你沒有集體榮譽感。為什麼,因為你是被強制納入這個集體的,單方面脫離,得不到其他成員的理解,其他人仍然認為你獲得集體利益,所以譴責你,比賽前一天宣布,明天我轉學走了,我想沒人會說你沒有集體榮譽感。所以集體榮譽感的好處是集體利益。

就是打獵的時候你受傷了有人救你,被其他國家侵略了,有人跟你一起對抗,你跑步比賽有人加油打氣。你不明白的原因是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混為一談。個人利益是,我想自由想幹嘛幹嘛。

集體利益是,你屬於這個班級,這個班級某個比賽第一名。如果你不需要這個集體利益盡早宣告就是了。

8樓:鹿丸

作為中中國人,我驕傲,我自豪,這就是集體榮譽感。如果你在校外願意告訴別人你是xx學校的學生,這就是集體榮譽感。如果你的學校名稱始終不願被人知道,說明自己也不認同,對吧?

為什麼我沒有集體榮譽感呢?

題主不要覺得自己奇怪。我和題主有相似的經歷。高中時期,班級就像散沙的一樣,一到所謂的集體專案就是沒有人去參加。運動會就是噩夢,體委三請四請也很難報名,最後班主任出面報了的給予獎勵,拿了名次再加獎勵,這才緩緩的把專案填了。大家三年就是各做各個的事情,除了一兩個很好的朋友,剩下的基本都不熟。那這樣互相疏...

人為什麼要有國家和集體榮譽感

北科生博江易林 看人,要是這問題放在乙個太平洋小島國,這個還真不需要說多大的榮譽感,要是放在中國。那必須的,因為人口和文化決定了,甚至是歷史和當下時代賦予的一種責任,帶著這種責任,自然就會有國家和集體榮譽感。 楊才銀 因為你是其中乙份子,國家和集體的榮譽就是你的榮譽,這是天然的聯絡,只要你是集體的一...

大學班長拿集體榮譽感來說事怎麼辦

言暗 誰願意去誰去啊 對她而言,完成任務對日後是很關鍵的一環 指不定靠著積累下的眼緣未來就成功留校 但是對你們來說沒有太大意義 賣慘的話,就回覆他啊,不能勝任換人唄 你就會發現她會立刻找各種理由或者乾脆無視你,甚至是她的親友團對你進行斥責,因為這對她而言是有利的,損人而利己,人之常態 已登出 我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