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健身基礎學拳擊快嗎

時間 2021-05-29 23:30:47

1樓:

完全不是一碼事,健身房裡那些肌肉很大塊的反而出拳不快,因為太僵硬,兩個月時間頂多學完基礎的拳法和發力還有步伐,剩下的一些戰術性打法什麼的就別想了,正常你要把基本功練得像模像樣也至少要一年時間而且是每天練三四個小時這麼勤奮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那種練個兩三年可能都沒有什麼戰鬥力

2樓:嘿小豬

身體硬體有優勢 (肌肉力量肌肉耐力 )軟體沒有健身是孤立肌肉發力刺激目標肌肉尋找募集感

打拳需要的是全身發力從腿腰腹肩手臂力的傳導改變起來有可能比普通人時間還要長

我所說的健身只是簡單的肌肥大訓練不包含cross 功能性街頭健身等等

另外學舞蹈的形體類的一般學拳會比較快

3樓:裴小將

快的,看訓練師怎麼引導,很反智的。我乙個朋友從中國遠渡重洋到我呆的那個團隊訓練,他體重大概170磅這樣子,健身了好多年上身肌肉特別發達,起碼比健身房一些普通教練要強壯多了。然後開始練拳擊——他在國內是去知名職業大拳館訓練的,名字不說了不想無事生非。

他練了好久然後業餘經驗也有了,但是他就乙個缺點,不會發力,打拳出去有點鈍刀子切肉的感覺。他以為自己沒藥救了,自費出國來了這邊的團隊,當時我第一眼見他其實也不出奇,因為他這個身闆在搞運動的老外裡也不算得驚人的壯碩。然後他第一天到的時候就開始訓練了,都不帶休息和倒時差,直接開懟。

完事我們團隊的訓練師並沒有誇過他強壯???反正也不覺得多驚奇,開始教他發力。然後他居然就會了,他以前在國內學了很久前後直拳的發力都還很僵硬,結果我們團隊乙個助理訓練師給他上手指引兩下前後直拳,讓他以「平行,伸展,把整個上半身拉到極限扭曲」這種概念,他就能打出正確發力的拳了。

最後他的總結是,並不是他發不出力,而是教的方式有問題。這個可不是吃不飽飯賴筷子的,這是真的因為我們團隊裡還有更強壯的人,一樣可以打出漂亮的動作,當然是需要練習的,但是團隊裡的教練的講述和引導,跟國內的「送肩!發力!

蹬地」這種完全不一樣,他們後直的發力方式根本不會被胸肌擋到。就這麼教完整的發力和腳下移動,這位兄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訓練,掌握了技巧並且長期的出拳讓他的肌肉也氧化了許多,到了差不多160磅的樣子。而且他有力的脖子和強壯的胳膊往那裡一抗,根本就打不動他,實戰的時候我只有躲閃和刺拳揩油的分,根本沒辦法打動他,而且他的核心和下肢發揮得很穩重,我有時候切個角度然後破壞他重心,試了好多次根本行不通的。

所以現在他已經打了好幾場比賽了(非頭銜戰的墊賽),降重到154磅讓他的身體更加靈活,並且打了全勝戰績,基本上每次比賽都可以打出擊倒。

我說這個兄弟的例子並不是提倡大家去練抗阻,但是也不要因為多年的擼鐵肌肉強壯而覺得自己沒辦法做好拳擊的協調。如果你們見過現實裡的世界拳王有多強壯就知道了,我生活裡接觸了好幾個頂級拳王,小臂和肱二頭肌絕對比大部分健身愛好者發達,而且肩還很寬因為經常練抗酸,然後胸肌不太發達但是不瘦弱。不要拿肌肉量來否定自己的協調能力,那個東西是可以練的。

而且國外的教練還蠻喜歡強壯的人,因為對抗能力更強更穩健。試都沒試過正確的東西也沒有去反覆練習和嘗試,就隨便搞兩下概念不正確的東西,肯定僵硬。

當然存在肌肉越多越慢這種說法因為在人體物理學上來說穩定性和靈活性是互斥成反比的。大家有沒有想過一點,如果沒有肌肉量的支撐,整個人雖然很協調但是非常柔軟,重心根本沒辦法保持,我有乙個做瑜伽教練的鄰居,她是真的肌肉也好體脂也好基本沒有,整個人可以協調和柔軟到各種高難度動作隨便整。然後呢,有一次我們在組織戶外BBQ然後她嬉鬧的過程裡開玩笑的捶了我一拳,然後反作用力把自己差點推!

倒!了!這就是穩定性和靈活性互斥的原理,兩者都是可以改善和提公升的,人體是很奇妙並且有很多可能的,一定要相信自己。

並且更大的體重和肌肉會在出拳過程消耗更多體能,。並且拳擊的發力模式跟舉鐵的不太一樣,容易改不掉發力方式這個是關鍵,掌握了就好了。所以說肌肉量和如何練習出拳的方法還是有關係的,最最最重要就是遇到乙個懂引導的教練,然後肌肉的緊張是可以拉伸的,具體可以問問健身界的一些有識之士如何將緊張的肌肉化解為充滿爆發的肌肉,這個超綱了,拳館大部分的教練也很難講這個東西。

我也不懂但是我知道專業人士是可以的。學動作的過程裡可能會慢,但是在對抗的時候肯定是快的,好好運用強壯,拳擊本身就是強者致勝,肌肉的強也是一種強,有何不可?

4樓:辣椒炒雞蛋

說實話,如果只是單純舉鐵的話,可能不如旁人學得好,這種拳館裡見得多了,死硬死硬的。我不覺得是舉鐵造成的什麼死肌肉,這應該是胡扯,我只能說可能是發力習慣的問題。練拳的也練力量,但是我們練的如果被那些人看見,很可能被鄙視了。

畢竟我在的館裡,幾個專業隊剛剛退役的教練,力量的臥推也只能勉勉強強到自己體重,但是爆發力的推法,五十七公斤的教練推五十的卻可以嚓嚓嚓的

然後,兩個月時間,學個左右直頂天了

5樓:毛茸茸

毫無疑問很有幫助。拳擊就是從體能開始練起來的,貫穿整個訓練。沒有體能,你練五分鐘就歇菜了啊,除非花拳繡腿。

至於能學到啥,我覺得就是進一步加強了體能,特別是肩部的耐力、腹部的力量。連續半小時高強度(帶極短間歇)的訓練可以撐得下來了。然後有初步的協調性。

發力不全靠手臂和肩膀了。(前提是苦練兩個月)。

6樓:裂開的冰

首先說學多久的問題,拳擊要按年來計量,一年一年的才能看到的收穫,幾個月的話,變化不大。

如果是初學者,在一些拳館(按科班的要求),兩個月連直拳都沒過關,還處於直拳空擊的階段,在另外一些拳館(按愛好者的要求),三拳可能學全了,也打了打組合拳,但是技術質量就別有什麼要求了。

再說回健身,先說對搏擊而言,不僅僅單指拳擊,力量、耐力、爆發力等等,都是為了搏擊服務的,而搏擊更多時候是優先考慮協調性,各項的平衡性,所以健身的這些基礎而言,有幫助,但是別指望能給你帶來多少加成,因為搏擊中所談及的力量,是另一回事。

有一定力量基礎是好事,但在學拳擊時,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訓練的是整體協調能力,怎麼去有效利用整個身體打拳,而不是糾結於某一塊肌肉有多大力量,所以,真想有效的學好拳擊,忘記自己的力量吧,多關注整體的動力鏈,你會發現新大陸的。

另外有些地方要注意,不太清楚題主的力量訓練的方式,但有一點得注意,關於關節鎖定的問題,在做某些力量訓練的時候,健身會涉及類似的要求,但是在搏擊中,這點得改過來,搏擊是要的乙個順滑的動作,而不是一頓一頓的動作。

舉例來說吧,我們這裡之前有個新人來試課,僅僅是做了乙個抱架的節奏性起伏,就被教練發現是練過健身了,因為他每次起伏到高點或低點的時候,都會鎖定一下關節,身體停頓一下下,破壞了動作的整體節奏。

練搏擊的人也會練力量,練器械,但是目的是補足自身的短板,比如打拳擊的手腕力量不足,會特意去加碼練手腕,因為不練的話,打拳會戳手腕。

7樓:乳酸君

個人經驗來說不快,甚至有劣勢,健身強調高度的分化訓練,但是拳擊交流全身旋轉連貫發力,這兩個運動從基礎發力上就是相背的,所以耐心學,別把健身基礎當優勢就行

8樓:沈浪

過頂深蹲和高翻70kg做組,槓鈴半蹲150kg做組(韌帶撕裂不敢蹲到底)…算有點健身基礎吧。結果去學拳擊屁用沒有,發力方式完全不一樣。力量訓練的發力經常要求繃緊肌肉,而拳擊需要的是放鬆。

發力一旦養成習慣,根本就不容易改。

像題主這種應該沒事兒,不做大重量,跳繩和跑步都是拳擊必修專案。

9樓:王振球

肯定比平時不運動的人更快,體力好能保證你可以堅持訓練。

如果你進行過某些體育訓練,跑敏捷梯之類很流暢,那麼你拳擊的基本功已經練過一部分了。。。

可以先練著,關鍵看你喜不喜歡。。加油。

(看你的問題時間也就是這幾天,你「準大學生」,現在應該在備戰高考吧?建議不要分心,高考完了再來想這些事)

10樓:王嚴

我看了很多知乎上的回答,怎麼說呢,從語文老師的角度講,問題描述不清,回答問題的人也經常糾結於概念的定義自說自話。就本問題而言,各種健身?街頭?

徒手?CF?何種基礎?

三項成績如何?所以我也就籠統的回答一下,健身的肌肉塊形和拳擊運動的肌肉要求不一樣,拳擊不需要太大的胸肌和二頭,需要強大的核心和腿部力量,需要小臂力量。當然了,職業,業餘不同,重量級不同,要求也不相同。

健身會有助於你學習拳擊的運動表現,但是還是有衝突,專業運動需要專項的體能訓練。乙個健身之後學拳擊,走了很多彎路的中年大叔的經驗之談。

女生學拳擊有什麼問題嗎?

拳擊真的很累,之前去上健身房搏擊課 比較初級 我都累到想罵街。而且拳擊是運動,要有運動精神,不是洩私憤的手段。再說,萬一不是你打人而是被人打了呢 不過你要是想發洩,練練搏擊操還是很好的。我每次練完整個人都癱了,情緒和精力都發洩完了,心肺功能還加強了,一舉兩得。 看了問題描述,抱著想打人的心態去學格鬥...

學拳擊 散打危險嗎?

木子文言 拳擊這個專案做的相當成熟,而散打也相對比較完善。如果按照體育專案的特點,其危險程度和其他諸如足球 籃球等,並沒有很大差異。由於兩個運動本身是專門的兩人相較,給人印象比較危險。 Annabel不脫脂 你就這麼想,教練把你打傷是圖啥呀 要是真落下點大問題那你不就再也不想接觸這運動了麼?那他還咋...

請問想健身 練拳擊去健身房可以嗎

葉鵬達 可以,但是拳擊本身屬於專項訓練。它有屬於它自己的完整訓練體系。健身如果想要達到一定的身材標準也有屬於其自身的訓練體系。關鍵是主輔關係。如果時間不是很充裕的情況下,建議只選擇一項。 StarEnergy的K 1.健身房是理髮店 2.拳館是美容店 3.健身房的拳擊課程是理髮店的美容專案 你可以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