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裡約奧運會女子 53KG 級舉重黎雅君痛失獎牌?

時間 2021-05-29 22:43:31

1樓:

對中國來講,無所謂了,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不以金牌論英雄,享受奧運快樂!

對運動員來講,咬牙堅持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年,為的就是這塊金牌!對於舉重這個小眾,又有點殘忍,商業化水平很低的專案,運動員可以說大部分都是矮、窮。奧運金牌是他們下半輩子的保障(好像中國只認奧運金牌,其它金牌和衛生紙差不多)。

有了這個保障,你可以進公家門,下半輩子過乙個平平淡淡的生活,衣食無憂。但如果沒有,你就是乙個文盲,要帶著一身的傷病、對社會的懵懂認識(這些運動員長期訓練和社會多少有些脫節)和農民工去競爭,甚至還不如同齡農民工,同齡農民工至少是個初中畢業,而這些人大多可能只有小學文化水平。失敗的結果很殘忍了,所以才有看大門的,搓澡了,稍微好點的,自己賣早餐,,,,,

所以,真的提黎雅君感到惋惜,不知道黎雅君還能不能再堅持4年,而這4年又會不會再出其它狀況。

2樓:阿利克西歐斯

怎麼看怎麼看,運動員失利,需要你評價什麼嗎?需要你出來做一些專業判斷嗎?知乎就是多了你這樣多事的人才日漸沉淪,整天就是「怎麼看」。。。

3樓:newbie

感覺我周邊的人對金牌已經不是那麼熱血了,因為現如今我們實在沒必要把沉重的國家榮譽放在乙個運動員的肩膀上。

唯一心疼的是那個錯失金牌的小姑娘。此一去至少再等4年,而且還不知道能不能再回來。

4樓:風動

真的中國太把金牌當回事了。

沒舉起來就是沒舉起來啊,顯示屏也是看得清楚啊,也不想怪教練組的決策,誰都別怪,決策失誤能力有限都有原因,大家都想得金牌。

不是所有我們該得到的金牌就一定要得到,沒得到就怪這怪那,不停找別人的原因。沒必要。

中國隊加油↖(^ω^)↗但是我們不需要用金牌來證明自己的國力。

5樓:

本來舉重這種不靠裁判打分的純拼實力專案應該是中國的保險,但本屆代表團舉重隊教練組的表現簡直就是災難。

1、在非傷病情況下臨戰換將。

2、在試舉失敗的情況下,賭博性質地選擇加重量,結果......當然賭博是有風險的,不成功則成仁。

3、諶利軍棄權,原因是因降體重造成抽筋!你逗我呢?這麼多年減了這麼多回體重了,經驗應該世界前幾了吧,偏偏這時候出問題。

對比今年游泳隊的氛圍,舉重隊明顯地落後了。

6樓:瘋死沃

某些人應該多看點舉重比賽,中國隊一次不成功第二次加重是很常見的事。

所不同的,有人舉起來了,皆大歡喜,沒人過問細節。有人沒舉起來甚至沒成績了,大家找原因,找人背鍋。是不是爭議改判,大家看了直播心裡清楚,只是這個鍋太重,教練組不敢背。

舉起來了,你說是拼搏精神,是體育之魂。舉不起來,你說是策略失敗,要他背鍋。

我覺得沒必要這麼功利吧……

運動員自己心中遺憾甚至懊悔,這都是會有的,但這也是她和她的教練組間的事情。一定要問教練組為什麼非得讓她第二把衝126——誰叫我們大家這麼喜歡金牌呢?

或許說,正是我們沒看到獎牌就非得找個人來背鍋,找個人來負責這種心理,才是迫使教練組第二把選擇126KG的壓力吧。

7樓:infull

前有製杖教練團貪金喜功搞砸比賽,

後有不要臉央媒信口雌黃強行洗地;

本有奪金實力,卻落得個無成績的悲劇;

只是可惜了最艱辛的運動員菇涼,( )唉,大寫的心疼……

8樓:LeeFreesoul

…我覺得黎雅君這個,用痛失金牌來形容絕對沒啥問題,哎,準備了四年,結果因為教練的不理智選擇,全白費了,真的可以說是穩穩的金牌飛了,真的很心疼這姑娘,說句不中聽的,這姑娘也幾乎不可能像孫楊劉翔那種運動員去接代言,或者上節目什麼的,舉重想想都知道對身體損害很大大好的機會,再等又是四年啊。

9樓:詩人與白

說三點。

第一,黎雅君挺舉第一把犯規的判決沒有問題,很可惜。

第二,這場的重點真的不在裁判上。

第三,雖然教練的問題很大,但是請不要因為這,就無限誇大所謂唯金牌論。

10樓:司麥兒

確實是有犯規的動作,教練又被誤導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希望下屆奧運會還能看到黎雅君並且贏的漂亮,我們有實力,實力說話(參照沙灘女排,打到你服氣)。

11樓:kmlover

直接轉我在虎撲的點評吧:

女舉53公斤級賽後點評:要拿金牌你得先有總成績! 由 realkmlover 發表在虎撲體育·體育場-奧運會

體育場-奧運會

今晚這場失利令人憋屈,中國女舉史上第二次無緣獎牌。上一次是因為內訌導致派出了實力不足的選手,這一次是因為心理素質不過硬導致戰術錯誤,進而完敗。

賽前形勢:

1、黎雅君體重比許淑靜輕0.1公斤,只要總成績持平就能贏體重取勝。

2、抽籤序號上許淑靜更靠後,試舉重量和舉次相同情況下可以後出場,戰術上有優勢。

在這種形勢下,抓舉結束後黎雅君領先許淑靜1公斤,雖然領先幅度不太理想,但已經確立了優勢——如果許淑靜一心想奪金上來就拼,那你跟著她舉,她舉多少你舉多少就行,反正許淑靜在挺舉上也只是有微弱優勢而已,這樣能給她製造心理壓力。如果許淑靜還是像抓舉比賽一樣求穩的話,那你壓著她舉,比她多1公斤就行,這樣你在她之後出場,可以根據場上形勢隨機應變。

遺憾的是,實際比賽裡我們的戰術選擇卻出現了嚴重失誤:

挺舉許淑靜112開把——明顯求穩,而且暗示了她狀態可能不佳,去年世錦賽上她可是120開把的。

112成功後,許淑靜第二把要了125,目的是確保自己在第一把和第二把試舉間有休息(最好成績128的黎雅君不可能拿125或更重的重量開把),同時給黎雅君施加心理壓力。

黎雅君123開把——這是第乙個失誤,表現出心裡沒底,無視了自己最好成績也就128的事實(對比一下,許淑靜最好成績132,開把才112)想一上來就壓死對手。其實這一把隨便要個比112高的重量,先確保有總成績就行(因為抓舉的巨大優勢,只要有總成績,至少是銀牌,可惜中國隊眼裡只有金牌,銀牌=失敗)。結果雖然舉起了槓鈴,但因左肘屈伸被判失敗(這個很關鍵,心態大受影響)。

123失敗後,黎雅君第二把要了126,想要逼許淑靜先出場,同時為自己爭取休息時間,避免連續試舉。

隨後後場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許淑靜在時間快到時才匆忙出場試舉126,因準備不足失敗(懷疑這期間發生了雙方輪流更改試舉重量的較量)。從這點來說臨時改重的戰術倒是有所收效了,但問題是許淑靜已經有總成績了而黎雅君還沒有,而且黎雅君過往最好成績才128,又是奧運會這樣重要的比賽,心理壓力極大,126能舉起的希望有多少呢?顯然,這是本次比賽戰術上的第二個失誤。

然後,黎雅君第二把試舉126失敗,許淑靜趁機調高了第三把試舉的重量(否則的話黎雅君舉完第二把她應該出場舉第三把),而挺舉最好成績才128的黎雅君不敢再跟著加,只能連續試舉,於是第三把也失敗了……

比賽分析完畢,多的話不想說了,火大!操!

如何看待 2016 裡約奧運會女子 4 100 公尺接力美國隊申訴成功獲得重賽資格並晉級?

大於等於3個隊參加同一場有可能有身體接觸的比賽,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奧委會和世界田聯應該反思一下賽制。我認為最合理的做法是在每個賽道的兩側都設定無法逾越的隔離帶,類似游泳比賽的隔離帶,但是要有高度,以防止身體接觸。 大溫村 我想問一下,拋棒到底允許嗎?接力比賽從字面來看,我理解是如果接力棒沒有至少接觸...

如何評價于洋在裡約奧運會女子雙打銅牌爭奪比賽中發火

其實吧,我很想問,拿不到冠軍銅牌不重要了是吧?換到跳水隊來乙個試試?隊友領先二三十分,跳到全10分都追不上,那是不是就可以跳成菲律賓那樣拍個0分下去?哪個敢?看不拿斧頭砍死他。往高了說是國家榮譽感,往低了說是職業精神,于洋這做法真心讓人看不起。 唐 能力欠缺,沒什麼可說的 於 態度不行,沒什麼可說的...

其他國家(除中美)如何看待裡約奧運會女子4X100m美國隊申訴成功?

這個問題 其他國家人民的評價在下不太可能知道。但拋開意識形態不說,在下自然也對此舉動抱有鄙夷之心。且不說公平與否,奧運會的獎牌對於乙個國家而言的意義是什麼樣的?我覺得它是一種榮譽的象徵。然而這樣一種不擇手段的行為 不擇手段這個詞可能有點過分但這個 本身恐怕與獎牌的榮譽並不相稱。這樣的舉動,就好像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