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早之前,老子就提出了矛盾對立的觀點,但是過了這麼久,卻沒有科技革命。

時間 2021-05-29 22:32:01

1樓:盧奎西亞 多納蒂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

這也是道家的主流認識。在文藝復興中興起的自然認知熱潮,主張去大自然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用來對抗神學的統治地位。對自然機理的客觀觀察激發了機械學科的從模仿到創新的深遠變革。

科技革命所必須的「科學世界觀」便是乘著這股「東風」而孕育並成長為當代世界主流的認知方式的。

但是中國的歷代王朝在經歷權力更迭之後普遍採取道家理論之中的「無為而治,休養生息」的策略,使得一切「存有機心」的改良行為在萌芽階段就被扣上了「純白不備,道所不載」的帽子,從而被中國學識界所不齒。這種文化氛圍的迴圈伴隨著延續不斷的歷史而持續得到穩固,以至於科技革命一直沒有在封建時代的中國登上主流。

2樓:劉哲

實際上矛盾並不等於辯證法,把辯證法理解為矛盾是西方哲學,特別是馬哲。在中國哲學裡,早在兩千年前周易就闡述了辯證法,並用八卦將辯證法形象地表明清楚。

辯證法是在統一中分化出兩個對立面,這兩個對立面始終在統一約束之中互為相對,並在對立中以統一為中心不斷轉化。

而矛盾表示的是兩方面的對立,換句話說就是不統一,而中國哲學的辯證法首先是統一,對立是在統一約束之下的對立,而不是以對立而對立,所以中國哲學沒有革命之意。

中國哲學的辯證法,或者說矛盾只有乙個,就是陽陰對立統一,並轉化,其餘都是這一法則的表現。這一法則是世界運動的原因和規律,而不是個別事物運動的原因和規律,任何事物的運動都是世界整體的運動,是隨整體之動而動。

老子只算是思想家,其哲學觀點依舊是易經的觀點。

為什麼提出了分手還希望前任可以挽回

北遙 cp 愛情不是三分鐘的熱度,是乙份細水長流的喜歡。要我看,好的愛情無論情侶們是相處了乙個月還是一年,都是舒服的關係。有時好想談一場甜甜的戀愛,就是,不是一直膩在一起,也不是講一些永遠愛你之類的虛無縹緲的話。是我有一種底氣,知道你最喜歡的人是我,對我來說,其他人也遠遠比不上你。一段關係裡,只有彼...

現在國家不是提出了製造2025了嗎,為什麼我冶金系學生好多還在轉程式設計?

窮蘑菇 國家提過的東西多了 然鵝 我大致還依稀記得一些如果有不對的地方 你來打我呀!1 很多年前提出要大幅度提高國民收入,翻倍的那種,跑贏通脹的那種。現在看大概十幾年前的事情了。2 2050年實現社會主義。小學課本上見過。實現社會主義還是初級階段不記得了。3 三峽大壩建成後電費會降低 4 振興東北老...

為什麼目前流行的程式語言都是很早以前就發明的?

馮東 H P 關於語言流行的理論只是作者淺白的臆測。看語言流行推薦你看 Patterns of Software Tales from the Software Community by Richard P.Gabriel Reviews,Discussion,Bookclubs,Lists G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