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豆瓣 2012 年 12 月 17 日的改版?

時間 2021-05-29 22:18:59

1樓:

對我這樣的乙個旁觀者,簡單的定義是,變化在前,改變在後。

豆瓣的產品線擴充套件到了豐富的程度,對我來說,越來越多的場景,我更願意直接跟一些產品去直接對話,工作時要開著FM,偶爾看看友鄰,最近喜歡用豆瓣電影買票,我也不想關心,多個層面的產品之間是不是還是那個「豆瓣方式」。改變的目的是去適應變化,總是要找到方法,而這次的方法,豆瓣是給每個產品線劃出邊界,加強結構用來辨別意義。保留了「豆瓣關聯「跳轉,老使用者都是這麼用的。

在我看來,這次改變意義是融合,只是融合不是向內產品之間,是向著外部環境的。

至於那條高階的灰灰黑,清湯掛麵是人們心中的豆瓣,唉,豆瓣對待設計一直是這麼有效率,豆瓣的視覺是靠著讓問題清晰和容易了解,果然你這麼做了,秩序是建立起來了,但看吧,知道大多數人都很少有耐心了吧,就不學學QQ找個婉約派的裝飾的美美的。

2樓:Yelv

07年開始用豆瓣,當時覺的豆瓣很多功能、介面都很原始,甚至有些簡單,著實用不習慣,心裡雖不屑著但還是忍不住去上面看看演出資訊,標記一些唱片什麼的;

到後來發現上面竟有好多和我類似興趣的豆友,還能成為朋友,此時我已經慢慢的習慣了那些我曾經不屑的功能及介面,還認定了這其實是簡潔,而且他已經是豆瓣的乙個標誌性特點!

直到這次改版幅度跨度之大讓人震驚不已,雖然他一直在不斷的小改變;這次改版確實好用了,但丟了其我認為的特點,這心情借用乙個豆瓣友鄰的吐槽:『』自從改版,看到那條黑陀邊,感覺像天天追悼會似的!『』

3樓:

導航的改變背後的意圖,我猜測是為了釐清豆瓣包含的的兩個元素:資訊與人(社交),然而這是欠妥的選擇。因為這兩者本來就該合二為一,單獨把社交部分提出來比較奇怪。

豆瓣的社交屬性完全是基於共同的興趣與愛好的,換而言之社交是資訊流動的產物,而不是到過來。

此外,豆瓣一直在不斷建立資訊孤島---一堆同質化嚴重的產品,誰能說清小組,小站,部落的區別?

4樓:碳頭

可能是我的使用習慣過於個人化的,主要就是去查電影的評分、記錄看過的書,有時候也看看書評跟影評,看得不多,改不改版好像沒有太大的影響。

細細回想有個感覺:改版之後,我在首頁停留的時間更短了。主要是直接能看到的東西太少,第乙個沒啥興趣,直接就點電影或者讀書了。

5樓:bluebubble

剛才還想在知乎上提問這個問題呢,就發現有人提了。

不同分類下風格差異稍微明顯了點,更加清晰簡潔,提醒放到最上邊,更加醒目,其他沒有覺得有大的改版。

如何評價豆瓣小組在 2013 年 1 月的改版?

說實話,我沒有意識到改版,因為我對它太熟悉了。改版只能作為對視覺疲勞的一種補償或者對新來使用者的一種 福利 不過,對於我們這些老使用者來說真的無所謂。需要提一句的是,去年豆瓣小組加的管理員資料統計功能很讚。 akiek 1.把原本雞肋的各種提醒合併到頂部挺好。2.二級導航裡 周邊生活 還是雞肋,選了...

如何評價2023年1月12日騎士99 133慘敗猛龍的比賽?

我愛張水水 我們不得不承認,15年前那個青澀的小皇帝,已經真的開始走下坡路了,雖然詹韋再度連線讓我們得以重溫當年邁阿密的白熱時代,但是二老的狀態真的不能和以前相比了。我們可以明顯看到,Lebron已經越來越多的將體力和精力投入進攻一端,防守端雖然依然具備威懾力,但是在對陣杜蘭特這種精英級別的得分手時...

如何評價2023年12月N1考試?

debussy 心態比較平穩。可能因為從n2那會就對漁業這個詞有印象,聽到的時候只覺得 啊啊這個果然來了 大家吐槽的特攝戰隊當然也跪了,選不出,算了,估計不會丟太多分。詞彙文法和閱讀難度還是一貫水準,部分閱讀題也是一如既往的膩歪,那種思維方式感覺這輩子也學不會。最後要吐槽一下河北師大的裝置,長達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