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的主流品牌機的配置來說,硬碟是否成為限制整機效能的短板?

時間 2021-06-03 01:39:30

1樓:蟈蟈

你用的是隱式求解吧,要麼稀疏方程求解是將LU矩陣置換給硬碟,要麼就是模型經常寫中間態到硬碟。換個NVMe盤,你會發現速度快的不是一點點

2樓:ijrys

對於讀寫密集型的操作來說,硬碟限制確實很大,如果大些的團隊應該有專門的資料中心做支援吧,並且會加大記憶體容量,以減小主存與外存間的資訊交換量

日常使用,硬碟速度也是乙個比較嚴重的限制,要不就不會這麼多人喜歡往舊機子加SSD了

但是還是有很多不是讀寫密集型的,CPU和GPU累個半死不活的硬碟可能也不帶動一動的,遇到這種硬碟就不是主要矛盾了,

3樓:一園油菜花

硬碟感覺還不錯,支援nvme協議的固態其實就很快,還有更快的走PCIE的固態硬碟。覺得還不快可以上大記憶體,用軟體劃出一部分當虛擬硬碟。

對於打遊戲的人來說,顯示卡永遠是瓶頸。

4樓:

提供乙個思路,不太清楚有限元,不過如果記憶體占用不那麼多伺服器記憶體又大的話,其實可以塞到/dev/shm裡面跑,管它hdd還是ssd

5樓:BECK

幾十年來一直都是下面拖上面的後腿,所以硬碟一直是瓶頸,要不然搞cache-主存-輔存仨層次幹嘛,還不是為了在速度和成本中間找最高價效比的乙個點嘛。

所以解決方法很簡單,加錢啊,機械硬碟好久沒有什麼突破了,換SSD馬上單車變摩托。

當然你要是頭夠鐵,整它十幾個T的記憶體,搏一搏,單車變火車。

6樓:Niii

不要說現在,一直都是硬碟瓶頸。 我2023年的筆記本幾年前卡的一筆,加過ssd後, 執行到近幾年還是很溜,做開發都不在話下。 只是我心理上嫌棄它太老,最近給換掉了。

7樓:web10t

沒有相互制約吧,cpu到cache到記憶體到硬碟,都是下面拖上面的後腿,至於為什麼這樣,那是因為窮,高速高容量高價效比不可得兼。

8樓:木頭龍

先換個固態試試看啊。

這麼說吧,太老的產品不說,就說從2023年到現在:

CPU:P3 1GHz,主流桌面是i7 8700K,高階桌面i9 7980XE,伺服器Xeon 8180。不提架構上的IPC提公升,光是等效頻率提公升,就是分別是22.

2、46.8、70倍。實際上,不考慮Intel在浮點單元上增加的多種指令集對浮點計算效能的巨大提公升,單單算整數效能,Fritz西洋棋以P3 1GHz為基準,8700K的得分大概是55倍。

7980XE和8180,因為象棋最大只能支援16執行緒,沒有測試結果就不提了。

顯示卡:GeForce 2 Ultra,到1080 Ti。畫素填充率1G,紋理填充率2G;分別提公升到130.2G、331.5G,130、166倍。

硬碟:只看希捷好了,具體上市時間資料沒找到,首款酷魚ATA,7200轉,官方的使用者說明書最新一版是2023年的,內部傳輸率40.3MB/s。

平均尋道時間7.6/8.0ms,延遲4.

16ms;最新的酷魚Pro,12TB型號,內部傳輸率335.6MB/s。尋道時間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官方文件都不提供了,但第三方測試的隨機4K IOPS是69.

48,也就是大概是每隨機讀取一次4K資料需要14.39ms。第一代酷魚粗算是8.

0+4.16=12.16ms,再加上4K資料的讀取時間,估計大概13ms多點。

所以,機械硬碟在18年間,內部傳輸率提公升8倍,尋道速度毫無提公升,甚至因為磁軌更密定位更慢而有所減低。

當然,如果你不在乎成本,用頂級的NVMe SSD,甚至Intel的Optane SSD的話,你會發現瓶頸很少會在硬碟上了。三星960 Pro和Intel 900P持續讀寫都超過了2.5GB/s,提公升62.

5倍;多執行緒4K IOPS分別是30W+,50W+,提公升4000+/7000+倍。

9樓:江水

個人感覺,一般的機械硬碟就是用來降低計算機門檻或者是增加價效比,換句話說是市場的選擇。要高階的還是有雷電3儲存、以及各種NAS、DAS儲存。

可以看看這個,就大概知道未來的電腦儲存發展方向。

10樓:老王打碼

瀉藥。您已經覺醒了「自己的電腦不夠用了」的成就;

此成就為「強化自己的電腦」的前置成就。I/O瓶頸已經很早的就出現在每個伺服器端工程師的面前。

頻繁讀寫的話,建議您去自己配/改一套伺服器/工作站。

針對您需要的部分,特殊強化。

品牌機是一種通用的解決方案。所以您需要去強化特殊的部分。

比如遊戲伺服器,強化記憶體大小;深度學習伺服器,強化GPU;網路伺服器,強化頻寬;您頻繁IO的伺服器自然是要更換固態啦。

祝您早日強到+13……

以現在的主流配置執行windows vista sp2還會出現當年那些蛋疼的問題麼?

PinkiePoi 不會,但是你得面對這幾個現實的問題,不然你說的問題都是扯淡 如果你的硬碟是NVMe的,對不起,開不了機,甚至安裝都安裝不了除非你用的USB 3.0控制器運氣特別好,否則連驅動都沒有,更別說skylake 這裡以Intel為例 連EHCI都沒有,你連USB 2.0都用不了 其它裝置...

小白提問 為什麼都說攢機比品牌機的價效比高?

Walden 自來,首先回答問題 品牌機價效比是否曾超過攢機 在上世紀PC作為乙個奇貴無比的新玩意兒的時候,絕大部分有錢的富豪也無力承擔起品牌機的費用,當時出現了第一批攢機愛好者,一般在相同配置情況下能省最少2K,近年來品牌機已經已經極力追趕,將價效比差距拉到最少,但至於超過應該是不可能的事。攢機的...

為什麼國產手機的很多問題在外國品牌機中也存在,而國產手機的問題總是刻意被放大?

藍博汪 智慧型手機我買過摩托,華為和三星。摩托沒出現過任何問題,華為換了三次主機板,當然都在保修期內,沒花錢,但是加起來在售後那裡差不多呆了兩個月,也不提供備用機。三星買回來用了幾天發現螢幕缺劃,三天後換了全新機。可見,質量上中國產與洋品牌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應該也不是太大。但是售後質量和速度真的差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