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計算機網路模型中資料鏈路層包括物理鏈路層嗎?

時間 2021-05-07 00:05:23

1樓:郊原

除了在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解釋以外,其實在不同行業有不同的理解,對於做網路的來說,資料封裝成幀後就不再關注向下如何轉換成電流傳送了。而且很多教材的TCP/IP模型都是用網路介面層表示鏈路層和物理層。

2樓:山東中公優就業

不包括,資料鏈路層跟物理鏈路層是兩個層。

物理層的主要任務是實現通訊雙方的物理連線,以位元流(bits)的形式傳送資料資訊,並向資料鏈路層提供透明的傳輸服務。

物理層是構成計算機網路的基礎,所有的通訊裝置、主機都需要通過物理線路互聯。物理層建立在傳輸介質的基礎上,是系統和傳輸介質的物理介面,它是OSI模型的最低層。

資料鏈路層的功能就是利用物理層提供的位元流傳輸功能,實現在相鄰節點(node)間的透明、可靠的資料傳輸,具體要實現下列功能:鏈路管理、幀同步、差錯控制、流量控制。

根據網路規模的不同,資料鏈路層的協議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廣域網(WAN)的資料鏈路層協議,如HDLC、PPP、SLIP等;一類是區域網(LAN)中的資料鏈路層協議,如MAC子層協議和LLC子層協議。

資料結構,計算機網路,資料庫,計算機組成原理,作業系統有哪些好的網課值得推薦

進擊的steve 普林斯頓大學 Algorithms I II 剛好最近在聽這門課,這課程由淺入深把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知識剖得很細,但是課程內容還是比較有難度的,作業很難 覺得太難可以無視作業 這門課Coursera上是免費的,但也不髮結課證 這是我課程筆記 普林斯頓大學演算法I II 加州大學伯克利...

請問《計算機網路》《作業系統》《 組成原理》《 資料庫》 學習的先後順序是怎麼樣的,怎樣學好?

這是計畫的一部分 計算機網路 作業系統 組成原理 資料庫 學習先後沒有什麼太大差別,但是建議在學習這四門之前先學 資料結構 陳越姥姥 如果程式設計和資料結構都學過的話,資料庫 和 組成原理 可以同時學。學完組成後,作業系統 和 計算機網路 可以同時學 作業系統先學最好 我的學習順序是 組成原理 作業...

計算機網路面試中的一道題?

阿卡 各營業網點雙線上聯,再搭建備用環形線路,路由協議用ospf 營業網點內部起vrrp,mstp,交換機上線上聯。vlan的話乙個業務乙個vlan,acl,qos巴拉巴拉。50臺伺服器分成兩組,放置不同區域,建立兩個虛擬化資料中心,互作容災備份。 summer課堂 簡析 園區網拓撲千篇一律,就懶得...

計算機網路中的傳輸延時與傳播延時的區別?

Doraemon 更新下,然後傳輸時延的漢語翻譯,我覺得議成傳送時延更妥當一些 這說法不太對,本就存在傳送時延的譯法,應該是 更優先選擇傳送時延作為中文譯文 這裡補乙個從英文角度可能幫助理解和記憶的東西傳播時延的英文propagation delay,propagate這個單詞有在 媒介中傳送 的意...

計算機網路中的協議到底是怎麼用的?可以舉例說明嗎?

題主在生活中簽過協議嗎?肯定簽過,因為你開啟知乎的時候,它就要求你同意乙個使用者服務協議。協議,就是規範了雙方,或者多方行為的一種方式,你應該做什麼,對方應該做什麼。計算機網路,以及所有電腦科學範圍內,幾乎所有需要約束兩方及多方行為的場景裡,就會設計乙個協議出來。舉例子麼就很簡單,挑個最常見的,就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