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協調印象筆記(Evernote)的 標籤 和 筆記本 整理筆記?

時間 2021-05-06 10:53:46

1樓:NoteDeep深度筆記

我覺得不應該花太多的時間來整理出標籤,應該花時間在真正重要的內容上,記錄下自己的思考和總結就可以了。推薦使用深度筆記,樹形目錄結構可以代替標籤的作用,拖拽式的整理也挺方便。http:

//www.

notedeep.com

2樓:狐少俠

本人剛剛入坑,印象筆記。看了各位前輩的回答,也頗有啟發。

1.標籤和筆記本分組,可以更好的整理靈感資料。但是有個很重要的問題,成本與收益。

分組與標籤都是很花時間精力的,分組標籤重度使用,感覺不如多回看原來筆記。筆記重在看,而不是整理。與其整得花裡胡哨的,不如簡單分重要等級進行複習。

2.分組雖然更清晰,實際上與人的記憶,思維都是相悖的。分組講究條理,大腦提取更多的是網狀。

我們使用印象筆記是為了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腦,不如效仿網狀結構。所有收藏扔進去,做個粗略劃分,真要使用的,直接搜尋關鍵字詞,應該更方便。

3.自己個人的分組與標籤。

筆記本組:以工作學習生活學科門類等劃分

標籤則以問題導向,可以幫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3樓:沈垚

在開始著手具體的筆記分類管理之前,就能做到全域性審視並想清楚了自己的筆記本,標籤,這兩者的功能定位分別是什麼,這點很重要,最怕陷入具體的筆記分類之後,就一葉障目,不見森林了。

來談談我目前的使用對兩者的功能定位分別是什麼吧。

我的筆記本是"以人為中心",即某個筆記本下的任何一條筆記對我這個人來說是資訊還是有參考價值的資料,還是一件什麼時候需要去做的事情(下步行動,等待事項,將來可能,執行專案)。

我的標籤是「以筆記本身為中心」,即這條筆記的內容本身是屬於元學習主題,還是情緒管理,還是腦科學或者什麼其他主題。

另外不建議按工作,學習,生活,這個維度來劃分筆記本(組)。但是可以用這個維度來劃分標籤組塊。筆記本分類的第一原則:嚴格遵循MECE

為什麼一定要嚴格遵循MECE? 讓我們回到事情的起點:單條筆記和資料夾(筆記本)之間一定是1對1的所屬關係,

所以所有筆記本分類的最終目的就是一定要達到單條筆記和筆記本之間一定是1對1的所屬關係。那麼按照這個最終目的來看,按工作,學習,生活,這個維度來劃分筆記本,表面看好像是做到了MECE,達到了單條筆記和筆記本之間是1對1的所屬關係,但是嚴格來說,其實沒有,只要你想找,你一定能找到某條筆記是處於工作,學習,生活這三者中的其中兩者的交叉重疊處。

我目前使用的GTD筆記本(組)就做到了嚴格的MECE,所以我建議你使用GTD筆記本分類,當然,如果你能找到新的分類也是嚴格遵循MECE,那也可以採用。

4樓:沉重的螞蚱

把標籤分為context,energy,time和priority4類

context:在什麼地方會需要用到這個筆記,是否需要其他工具一併使用

energy:使用筆記時的生理和心理狀態

time:什麼時間段會大量用到這個筆記

priority:在前三個條件下,哪個筆記可能可以最大化的提高你的生產力/帶來最大的好處

5樓:chen chen

個人感覺,大家是不是被印象筆記給坑了?管理檔案和內容,只需要利用資料夾和everything加上乙個全文檢索軟體就夠了,電腦本身就可以作為乙個大的資料庫,幹嘛非得弄到evernote裡面去呢?

Evernote只是乙個電子筆記而已,把自己的生活全部交給他管理,好像他也沒那麼智慧型。關於記錄功能,問題的關鍵不是記,怎麼記,筆記僅僅是自己學習的手段而已,希望各種複雜的記錄就能讓自己學會,是不是想多了。

看了大家的回答,個人感覺,很精彩,但似乎是把簡單的問題給搞複雜了,似乎已經偏離了記錄的本來目的。

最後,再強調一遍,問題的關鍵不是如何記,用什麼記,而是哪些資訊對自己是有用的,自己不學不做,光記下有個毛用。

6樓:

我的理解,從知識管理角度來看,

筆記本的結構體現了知識體系,標籤則是流,起到拉通的作用。

做個模擬,筆記本是部門,標籤是工作組。

7樓:

4個主要筆記本;

3個大類標籤每個筆記都打是為了將來搜尋方便——否則會出現子標籤放入,搜尋主標籤結果為0的結果;

選擇筆記型別,方便快速定位筆記;

具體細節tag,方便精確定位筆記;

舉例說明:(需要找某乙個密碼)開啟1#personal筆記本;

快速定位筆記型別 - 資料清單

精確定位筆記型別 - passwords

搜尋相關名稱密碼

所有的有關個人的密碼都可以在4步以內找到

如果有關工作相關的密碼:

開啟2#work筆記本;

快速定位筆記型別 - 資料清單

精確定位筆記型別 - passwords

搜尋相關名稱密碼

同樣3個大類的tag可以達到以上相同的目的,開啟大類tag標籤:

item

快速定位筆記地點 - place(如你在人力資源部 『假定你已經設定好』人力資源部「』這個tag)- 人力資源部

精確定位筆記型別 - passwords

搜尋相關名稱密碼

tag定位的好處是你務虛思考在哪個筆記本當中之所以所有的筆記本都要打上3大類tag,是保證所有的筆記全部包括在內,便於檢索

tag可以幫助快速定位,搜尋才是王道

8樓:落花紛紛

我通過將標籤當做分類樹,對於筆記進行整體的分類.... 重於系統性,全面性,完整性.

用筆記本做專題記錄,將現今正在從事的事情,最快的整合在一起...... 重視效率,行動力

具體方案,請參見我的另乙個回答:

如何構建自己的筆記系統? - 落花紛紛的回答

9樓:陳剛剛

印象筆記,我才只是用了十幾天,做出下面的筆記本分類和標籤分類。我這裡標籤的作用挺明顯的。以後肯定還有變化,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0樓:

打個比方,我平時是把印象筆記當成實驗記錄本的,我有兩個方向一起在做,每天可能兩個方向都做一點,有時候只做其中乙個,那麼我每天的實驗記錄都放在名為實驗記錄本的筆記本下,然後兩個方向分別為兩個標籤,做哪個了就標上哪個標籤

11樓:林一二

Where I Got It From:筆記本組+筆記本例如筆記本組:剪藏 + 筆記本:知乎

It Can Be Described As: 標籤例如 evernote 分類

能從正文中被搜尋引擎檢索到的資訊,就不再在筆記本名和標籤中體現。

12樓:

筆記只可以存放在乙個筆記本裡面,卻可以用多個標籤來標註。

筆記本中反映的更多是從屬的結構關係,而標籤重視的是關聯。

筆記本可以實現架構的瀏覽,而標籤更多是搜尋查詢,不過在印象筆記中全文搜尋都很便利,所以此功能有些雞肋。

乙個筆記放入某個筆記本,要看對使用者最為重要或者主要的屬性,講求貼切,而標籤則可以設定多個,在於聯想。

筆記本的架構是線性的,有助於知識架構,標籤較為發散,能更多引起啟發,有助於知識擴充。

筆記本是同而不同,標籤是不同而同。

13樓:王智祥

簡單點說吧,就我個人的情況來看,筆記本框架的建立體現了自己的使用習慣,筆記本用於儲存筆記,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採用自己獨有的筆記本分類對筆記進行儲存,而完善的標籤系統則是思維方式的反映,力求全面的找出筆記之間的聯絡,譬如時間和空間、主觀和客觀、微觀和巨集觀等方面。筆記本分組只要體現思維的某一方面即可(自己的習慣),使眾多的筆記能得到初步的分類存放,標籤則需要用心去建立和完善,至少能保證通過思維的某一切入點能順利檢索和關聯相關筆記。

14樓:

筆記本:乙個筆記只能屬於乙個筆記本,所以筆記本用來粗力度的劃分類別,比如:工作、生活。

標籤:標籤使用沒有限制,所以設定為細粒度,標明內容的屬性。

基於以上原則,按照個人習慣進行劃分。

15樓:leongao

我的做法:

用不同的筆記本來分類不同的內容類別(私人、工作、分享等等);

用標籤來標識 notes 的大概內容以便通過搜尋隨時查閱。

16樓:時間的無涯荒野

這個問題我在Evernote的tag功能如何使用最有效?裡回答過.

這裡簡略說幾點,

個人覺得筆記本分類的優勢是它的有序性

比如說你第乙個筆記本設定為inbox,第二個筆記本設定為在進行專案,第三個設定為歸檔.

筆記本分類的的好處是它可以引導你開啟evernote後做事的順序.

而標籤分類的優勢是它的靈活性,非線性,因為你可以給乙個筆記多個標籤.他對我最大的作用是和搜尋功能配合,比如有個標籤叫 [free 精力充沛]還有乙個叫[free 累獎勵],在我空閒沒事幹得時候,我可以在搜尋欄打 [f],然後根據自己的精力狀態,精力旺盛還是累,選擇其中乙個標籤.比如在[free 精力充沛]下我有要看的ted或者公開課的鏈結,而[free 累獎勵],有平時搜查的電影的名字.

tag還有許多更具個人需要靈活運用的功能,具體參見Evernote的tag功能如何使用最有效?

17樓:

本來對標籤和筆記本該怎麼使用也被感壓力,因為自認邏輯性不夠好……怎麼在腦子裡建立樹狀的系統來管理知識簡直就是……直至看到某位學習大牛一句:我不擅長用標籤,所以主要用筆記本來管理,心一下就放寬很多了:D 還是要結合自己的長短板……於是我現在有4個筆記本組,每組下面大約分了有6個筆記本(是有點多了……),但比之前試圖用tag分要好了很多,tag時不時也用,但好像更多用來消除庫存:

比如今天存了一篇,卻做不到第一時間讀完(經常發生的事),我標籤了「時間管理」,哪天用瑣碎的時間去挨個找這些瑣碎的標籤,去讀完那些內容,然後把標籤刪掉!「唔我果然是個太為標籤感到焦慮的人……」。總之適合自己就好。

另外,下一步想嘗試的是http://heidixie.blog.

sohu.com/247551250.html 「高效工作的資訊蒐集及管理術」 這篇文章裡提到的ABC順序:

Evernote會自動按照筆記本的數字及字母順序排序,所以在數字前加字母ABC就幫助我形成了兩

級的排序。同時,字母ABC又可區分3個大的種類。

像這樣:

覺得這對我這種筆記本筆記多的有好處,最重要的是幫助分出主次重點。順便解決了上面有位提到筆記本不能拖放排序的問題……

18樓:

我的理解吧……

我這麼用的:

比如記一堆東西,有:

1、資料

2、日記

3、文章

而這幾個筆記本裡都可能出現同一內容,比如「烤鴨」,可能是烤鴨的做法,也可能是我今天吃了烤鴨,更可能是我以烤鴨為題作的文章,這時候我就用tag標註了。

基本上筆記本是【經常使用,絕對會用到、而且乙個筆記絕對只有乙個】的分類,而Tag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用到時再標】的分類。

誰能介紹我該用哪個雲筆記本,evernote 有道雲筆記還是麥庫?

只記日記用有道就可以了,需要更強大的功能用evernote,更進一步,如果要乙個資訊倉庫,知識中心,經常要網頁蒐集,就用wiz吧,強大得一塌糊塗,但也用起來也複雜,需要投入點時間熟悉才好用。我用過2年onenote,1年evernote,4年wiz。順便提一下onenote,微軟的元件其實很多功能都...

如何在Evernote 印象筆記中將筆記設定為唯讀模式防止誤操作?

土豆兒 印象筆記官方對唯讀筆記做了限制,只有通過第三方應用同步過來的筆記才有被設定為唯讀的可能性,如基於印象筆記的 Markdown 擴充套件工具馬克飛象,是為了保證筆記在第三方平台的相容性。唯讀筆記 印象筆記開發者 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為筆記設定 contentClass 屬性,而印象筆記本本身...

如何評價印象筆記新品 印象掃譯筆 EverSCAN?

陳昱文 非常糟糕,非常不準確,非常不好用。同樣材料,漢王能百分百掃出來。印象筆記掃一百次都沒一次正確,每次還錯的不一樣。崩潰,已棄用,我列印都比這快。以後印象筆記所有硬體不會再考慮。 奈何魚得水 掃瞄的難度比漢王難太多,漢王的那個絲滑感,嘖嘖嘖。準確度因為掃瞄不順滑而變差,而且斜槓 的符號掃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