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wi1000x降噪到底如何?

時間 2021-05-07 06:30:03

1樓:

18年底買的,現在來答一下。

降噪很普通,尤其對於戴慣了降噪的人來說毫無驚豔之處,可以直接說耳塞式降噪也就那樣。這貨有個大缺點是底噪,本來會買降噪耳機的人都是比較敏感的人,這貨的電流底噪是忽略不了的白噪音。平常在家戴QC35,降噪效果有對比當然知道誰好誰壞,雖然QC35面前誰都是弟弟。

音質不評價,玄學也聽不懂,只知道可以和安卓手機配合各種 aptX LDAC。

2樓:Judyyyyy

剛拿到手,答一發吧。請善用耳塞!配套的耳塞有兩種型別,換成哥套降噪效果明顯很多,但是跟我半年前買的mx2相比,沒有那種驚豔的感覺,不過買它也不是為了降噪。

3樓:學你妹

如果xm2功力為10成,個人感覺。。。一到3成吧,再多不行了,店裡試聽,我都懷疑降噪有沒有開,迴圈3遍各種模式。。。發現。。。就是弱雞乙個。。。

4樓:immortanC

本人mdr100abn,mdr1000x,wi1000x一路用過來,wi1000x降噪效果絕對不亞於mdr1000x,前提是在附贈的耳套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對(我用的是哥套)!並且一定要塞緊!這是重點。

很多人說主動降噪耳機不需要把被動降噪做得多好,其實不然,個人覺得優秀的被動降噪其實是優秀的主動降噪的前提。在這樣的情況下舒適性其實比qc30要差一些的,時間長了有漲耳感覺。

5樓:

如何評價Sony WI-1000X 無線降噪藍芽耳機?

現在差不多用了四個月,在降噪開到最大的情況下:

可以有效消除日常環境下的風機雜訊和輪胎雜訊。

對人聲,椅子咯吱聲,杯子碰撞聲,只有基本的隔音,開不開機沒什麼區別。

所以用來聽歌很不錯,當耳塞用是完全不行的。

有一次我過馬路,在路中間突然安靜了,可見降噪演算法是短板。

配合姿態感應功能,總體來說這是乙個適合通勤中使用的耳機。

可惜大風情況下有風噪。

可能我的耳機的品質比較差,還是要考慮產品的質量差異。

6樓:Charles Sato

有量化對比前提才有結論。

1.相對mdr-1000 / QC35等等大耳,功力約為6成(中頻有點擋不住)。

2.稍遜於QC30 (bose有氣壓封閉,我戴著耳朵痛)可以參考下我的使用體驗回答

BTW我的沒啥損耗,越用越適應了- -

galaxy buds 和wi 1000x之間如何做選擇?

淼壽SAMA Buds 我還是持以前的觀點,藍芽耳機我需要的是連線的穩定性,便攜性和舒適性。如果你對音質還有很高的要求的話,抱歉我可能會建議你去買有線。就拿森海賽爾的小饅頭來說吧,我一點都不覺得小巧,相反我覺得它像乙個橡木塞。斷連和不穩定是我最大的不滿。手機廠商出的藍芽耳機就基本上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2023年想買乙個降噪耳機(wi 1000xm2和wh 1000xm3我該如何選擇)?

Qp啥都不知道 wh1000xm3非常悶,低音轟頭,我個人覺得很難聽。wi1000xm2就健康很多。至於降噪,我不覺得wh1000xm3有物理上的優勢,不開降噪實際上大耳的被動降噪效果很差。開了降噪,我覺得項圈在選對耳塞的情況下是比wh1000xm3更好的。如果你能接受入耳耳機,我推薦wi1000x...

現在買wi1000x還值嗎?

比二代便宜,兩者聲音差別不大。但降噪聲音好過所有真無線耳機,好過絕大部分頸掛式耳機。就是頸掛式耳機的乙個標桿,國內誰出個頸掛式耳機都會和它對比一下,但誰也沒把它踩下去。1100多估計可以拿下。真無線目前還在成長期調音降噪實在是不行,對聲音有一定要求還是選頸掛式耳機。 風間琉璃 來了來了,我還真有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