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023年蜜蠟降價了

時間 2021-05-30 00:00:22

1樓:

賣蜜蠟的路過。。。。

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n年前玩不起鳥頭的玩蜜蠟,後來是玩不起蜜蠟的玩柯巴脂。

現在柯巴脂都變鳳凰了哦。。。。

早期金剛星月真沒那麼貴。。。即便是二道三道。。。。

可惜有人炒作有人買單。。。。

唉,說多了實話真砸了一些人飯碗。

玩蜜蠟也好玩什麼也好,你喜歡就行。

這年頭啊,其實你帶個二代蜜蠟我也不鄙視你了。

這世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沒法說有些話,我還是老老實實的吧。。。

真假有什麼不一樣呢?

2樓:弘毅

接觸蜜蠟八年有餘,說說自己的一些見解!

蜜蠟降價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經濟大環境影響

二、市場飽和

三、黑科技造假

經濟大環境影響

近幾年,由於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對不少做實體生意的商家都有很大的衝突,尤其是文玩市場,不少商家該關門的關門,轉行的轉行。

加上網際網路的普及,圈內玩家都能和廠家直接對接,不像以前,入手一塊蜜蠟,只能從商場或古玩城買到,這樣大大的減少「中間商」賺差價。

市場飽和

從整個文玩市場來看,蜜蠟在國內的存貨量是非常多的,但喜歡蜜蠟的玩家只有一小部分,玩家們的需求有限,市場逐漸出現飽和。

從小方面講,不少三四線城市也存在非常多的家庭式作坊,通過走私等途徑非法獲取蜜蠟原石,幾個人組成乙個蜜蠟的小型加工廠。拋去各方面費用,其生產成本相對於正規工廠也是低很多的。

黑科技造假

都說蜜蠟市場的水深,稍不留神就被藥,買到假貨。科技不斷公升級,蜜蠟造假也隨之公升級,現在市場上的造假蜜蠟對於入門玩家更是難辨真假。像圈內常說的鹽水法、紫光照射法等方法對目前的造假蜜蠟幾乎一點用都沒。

不少入門玩家,往往會忽略這一點,既想貨好,又想便宜,逐漸的就成就了不少造假蜜蠟的商家,使他們日益漸大。

淺薄之見,以供參考

碼字不易,隨手一讚

3樓:琥珀蜜蠟鑑寶

作為蜜蠟行業的從業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不管是蜜蠟還是別的文玩,2023年都處於低迷狀態,因為整個經濟環境下滑,大家轉錢都不太容易,所以這種非必需品就沒那麼好賣了

2,蜜蠟的受眾面太窄,很多人還是不了解蜜蠟,不像翡翠,玉,基本每個人都知道。就說我自己,在入行前,我知知道琥珀,不知道蜜蠟是什麼東西

3,跟服裝一樣,文玩圈也有流行這一說,前幾年就行玩蜜蠟,帶動圈外人去買蜜蠟,現在不流行了,買的人就少了

以上是臨時想到的幾點,手機打字太慢,還有很多原因,如果想具體了解,可以私聊

4樓:喵了個謎

品相好的還是很貴。品相差的在跳水。

最後說一句,老蜜蠟就是坑,多少人想買老蜜蠟,我拼命拉住,不讓他們跳坑,奈何拉不住的還是拉不住

5樓:三誠出品

我從業相關,我說一下原因吧。

周圍很多做蜜蠟的朋友都改行了,不是不好做,是沒法做。。。

比如老蜜蠟吧,廣州華林國際批發市場,沒有幾塊是天然的,都能出證書,證書能證明這是蜜蠟,但是不會告訴你這個人工干預過嗎,就跟你吃肉,只能告訴你這是豬肉,不會告訴你這個豬肉肉質如何,品質如何,病死豬也是豬肉,過期一年的也是豬肉。。。

市場都是消費者主導,主要原因就是消費者審美,比如老蠟,形成老蠟少說百年吧,這百年裡,趕上兩次世界大戰,無數次小戰鬥,你那個蜜蠟沒有磕碰,器型完美。。。。怎麼可能?

消費者不管這個,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我就要乙個手串顆顆完美,器型完美,好嘛,我給你烤就是了。。。

我以前參加展會,遇見乙個巴基斯坦哥們,帶了幾大串108的老蜜蠟,幾百顆,器型都一樣,沒有傷。。。你是放月球了??

天然的蜜蠟沒人買,而且利潤低。烤製的一千成本賣一萬,打不過就加入。。。

為什麼特斯拉會降價?

對生玉公尺 技術在更新在進步,保有量在不斷增加,成本必然在不斷降低,特斯拉廠家能直接降價,某種程度來說,是好事!可以讓更多人選擇電車! 鏈錘 只能說明電動車的成本能夠降下來,降不下來的就要自己找找問題了。電子手錶不是機械手錶,這種普通民用工具還是要靠價效比打天下的。 蘿蔔絲 先要了解特斯拉怎麼定價的...

固態硬碟已經降價了為什麼筆記本不全都用SSD?

Ccc丶令暖自知 摩爾定律,18個月半價,雖然現在更新很快,但怎樣也得一年左右。也就是再過一年多,100G的四五百,再過一年多,四五百能買到300G左右的。不過等這兩三年也挺抑鬱的。數碼產品嘛,肯定會降價的並且SSD歸於新事物,因而降價是有必要的。我已經入手了。 是非 其實總的來說,還是要考慮成本問...

特斯拉為什麼降價?國產怎麼辦?

庸人自擾 為啥降價?因為利潤高,有空間降,有降價的需求,拿降價換銷量。之前摸頭三中國產的時候,我就說過,3的成本應該和秦pro差不多,後面3應該還會降的。中國產品牌怎麼辦?加油唄,燃油車企盡快轉型,新勢力努力活下來。目前不是新能源車企之間的競爭,而是新能源車企與傳統車企的競爭,傳統車的保有量才是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