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要做乙個中庸的人嗎?

時間 2021-06-04 04:13:30

1樓:鄭泉

應該說我們要掌握好中庸的方法,活用中庸生存的方式以求往中庸的境界發展,但是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任何一種人,不要在自己身上貼任何標籤,我就是我

2樓:i007

先懂易經,再讀孔子。

沒有易經思維,孔子的學說基本上瑣碎偏激,甚至基本名詞概念都不清楚。

中庸,類似忠恕。心在中,如心。

你不中庸,不如心,你就難受。

你心在中,你如心,你就舒坦。

別問別人,問問你自己。

2019.04.29.周一。

3樓:稻草人

要不要做中庸的人,要看你理想的生活狀態,如果你想成為厲害的人,那還是別中庸了。如果你想要小確信,這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呢,平常與人相處要,要有一定的中庸精神。

4樓:高廣宇

《中庸》是孔子之孫子思所著,論述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庸。《中庸》寫道: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儒家中庸的含義不是平庸的意思,而是適中,無過無不及的意思。《三字經》對中庸進行了論述為:

「中不偏,庸不易。」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是適中的意思,不易是不改變的意思。即中庸就是堅持適中,不偏不倚。

中庸有三個主要原則,乙個是慎獨修身,是對自己而言。《中庸》寫道:「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品德高尚的人在乙個人的時候也是謹慎的。

二是忠恕寬容,是如何對待別人的方式。《中庸》寫道:「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意思是說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也不要強加於他人。

三是至誠盡性,是中庸的完美境界,是對整體而言的。《中庸》寫道:「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極端真誠的人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本性,從而發揮眾人和萬物的本性,使整體繁榮。這一點與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的表述是異曲同工的。亞當斯密說:

「人,天生就是要有所作為,天生就是要運用他的各種才能,以便在他自己和他人的外在環境中,促成各種似乎最有利於全人類幸福的改變。」亞當斯密推崇正義,從而為人類創造良好的環境以便人類有所作為。而孔子推崇真誠,從而使人類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本性,使整體繁榮。

文中論述了中庸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從正面講,達到中庸可以使萬物繁榮。文中寫道: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從反面將,沒有中庸就沒有了事物。文中說:

「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為什麼選擇合宜或中庸?

關於美德,柏拉圖推崇圓滿的正義,亞里斯多德推崇中庸,斯多葛學派推崇圓滿正直,亞當斯密推崇合宜,孔子推崇中庸,這些美德都是不走極端,選擇適中。為什麼這些偉大的思想家和道德家都不約而同的推崇適中的美德呢?

為了整個種群的整體繁榮,或者更深入的說是為了種群長久穩定的進化。

摘自《可以量化的管理學》

如何做乙個中庸的人?

童身一馬 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意思就是該坐著時候不要站起來,也不要躺下,坐著就好。乙個人想要和諧就兩種辦法,一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二是降低自己的野心。一是很累的,選一的人很可能不想中庸,但可能只能中庸,但理想和現實並不統一,不能說是中庸的人 選二的人卻有機會達到在中庸前提下理想和現實的平衡。如何定義...

是不是一定要做乙個別人喜歡的人?

只要奶霜不要茶 感覺從比較早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怎麼與人相處的問題,聽家裡人講,或者自己照著文章裡面說的來學處理維繫關係,可能做了乙個好閨女 好孫女 好姐姐 好學生 好姐妹 好兄弟 好愛人,但是沒做個很好的自己。可能每個角色都能被認可,唯獨做個自己喜歡的人好難哇。還是要讓別人接受自己,而不是每個角色下的...

為什麼我們要做乙個善良的人?

mj114 提供乙個角度的回答,人類作為生物在百萬年中在生物界競爭中存活發展壯大起來,靠的是群居和協同合。在自然界作為個體我們異常弱小,結成群體後非常強大,但群體結成後出現的什麼樣的個體有利於族群的生存,勇敢的,公平的,聰慧的,善良的。你不善良會被群體排擠,你在生存競爭中作為個體很容易被淘汰。或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