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相較於其他運動員的技術優勢在哪兒?

時間 2021-06-02 15:28:14

1樓:不知所以

最靈動的是臨場的隨機變化 1.技戰術不僅是技術變化戰術策略上玩心理戰真的太6了猜他的下招真的不好猜 2. 適應力對於陌生的對手即使開局不好打後面也能看到有效的應對方法小將有時候就被陌生打法打懵了

最初始的是心態任何比賽都不願意輸

2樓:小鳳留香

馬龍的強大主要源於全面,李曉東評價他銜接比一般人快,變化比一般人多。上來進入狀態快,缺點是球比較正,突然性不強,但是每乙個處理都很精細。

3樓:守望者

不請自來,實名…………贊同樓上所說( ) ☆,我再從我的理解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純屬個人理解,輕噴)

馬龍的強大之處在於真正做到了「技術全面,特點突出」。他沒有絕對的弱項,攻防轉換、節奏把控等都是拿手好戲,而且速度快(無論單板還是連續)、穩定性高,正手綜合實力是屬一屬二的強勁,變化也很豐富。簡而言之就是:

靈巧又凌厲

戰勝對手一般都要找對手的弱項,然後往死裡懟,哪怕是用自己的弱點打對手的弱點,也要把對手的漏洞打出來。一旦抓死了,對手心理就會有變化,本來的優勢會弱化很多,很容易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問題就在這兒,面對馬龍,怎麼抓他的弱點?

答案是無,因為究極體的他沒有弱點,只要他自己不出任何大的問題。

那該怎麼辦?一是你也要全面,有弱點也要盡可能隱藏起來別被他抓住;二是要從他相對不是很強的地方下手,把這些地方變成相對的弱點,才有希望。這就要求,你必須有強於他的地方,比如力量旋轉什麼的。

做到這兩點,才有把握在馬龍正常狀態下戰勝他。

想想看,有多難?

平心而論,其實第一點比第二點難的多,17年世乒賽上的小胖就是最好的例子。哦對了,他面對的還是打完半決賽不長時間,還沒吃飯的馬龍。

4樓:醍胡灌頂1991

馬龍的強大,是有理論根據的。當年蔡局提出的接發球擺兩個小三角和未來是上旋球的時代,以及隊內廣為流傳的那句話「得正手者得天下」,試問當今乒壇誰做得最好?而且小三角與上旋球還能相剋。

下面說說15年後的馬龍,排名不分先後順序:

1.技術全面,無明顯漏洞。也就是說馬龍可以用多種手段打擊你,而你很難懟著馬龍某一方面贏到底。

2.技戰術豐富,變化無常。發球搶攻來幾個,主動防守反擊又來幾個,誘敵深入再來幾個……對手一會兒就矇圈了,很容易被打花。

3.單一技術指標中,銜接與節奏(桌球中三大動力元素排第一的永遠是速度,能快能慢才是真正的快,馬龍據說正反手轉換基本不換手型,所以能夠快人一步,這是天賦),正手能力(近乎馬琳的近台上手與王勵勤的中遠臺高質量連續對拉,極其穩定,單一指標我認為還不及王馬,但是真拉起來,就可能是比馬琳多一板,比王勵勤靈活,不會下風),短球控制能力(兩個小三角的擺短)是當今世界最好的,沒有之一。

4.對上旋球的掌控能力。由於出色的手感和空間感,極好的身體協調性與柔韌性,良好的預判能力,馬龍在上旋球的對抗中比較有優勢。

卸力、借力發力、路線、攻防轉換俱佳,尤其是正手反拉弧圈球和保護正手兩個環節。反拉本是後手球,桌球整體側重於先發制人,能將反拉作為乙個重要得分手段在乒壇中是極其罕見的,這足以證明馬龍的可怕。

5.對桌球的理解。無論是球性還是比賽的掌控以及心態的調整都極好。這就使得馬龍應變能力好、適應能力強、球路算得準。

6.天賦與勤勉的結合。我想到的是同樣大器晚成的傅紅雪。

成功的職業運動員可以賺更多的錢相比於其他重要職業,你覺得這樣公平嗎?為什麼?

百年孤獨 有什麼不公平的,你知道職業球員能帶來多少經濟收益,他們的薪水只不過是九牛之一毛,換句話說你科技人員創造不了那麼多,有那麼多錢也被充入國庫了 無月 所有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東西,都應該被尊重,職業運動員流過的汗水,承受的壓力,可能是別的職業所沒有的,如果想多掙錢,那就去高收入的地方,前提是你有...

我怎麼才能擁有職業運動員的技術特點?

1.首先哪個職業?分類是籃球,所以直接回答了 2.哪個位置?1 5號位簡單說說 1 控球後衛 Point Guard 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他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這才有讓其他人得分的機會。如果說小前鋒是一齣戲的主角,那麼控球後衛便是這齣戲的導演。怎樣才算是乙個合格的控...

職業籃球運動員的個人技術到底有多好?

王小二 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之前打球時看到乙個牛人,估計也不是專業球員,他交叉步變相時總是運三下球,要不是聽聲音,根本看不出來,我至今沒明白是怎麼做到的,如果有大神可以指點一下。 原來乙個玩得好的朋友代表市出戰省內比賽,決賽時他所在隊和另乙個成績幾乎不相上下的強隊決戰,決賽我去看了。當時隊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