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環境最適合喝茶?

時間 2021-06-01 13:34:24

1樓:Lawliet

對我而言有如下幾種場景。

1 大學圖書館滿頭做題或者看書的時候,抬起頭看到午後Sunny大好,喝一杯暖暖的清茶,神清氣爽。

2 家中,上午十點,空氣清新,晨光溫暖,一杯紅茶,一盤手做點心。和父母聊天,滿滿的溫馨。

3 午後三點。熱愛烘焙的我做好了甜點,配上媽媽泡的茶,全家人吃吃喝喝,幸福。

2樓:kEKE

剛做完一票大的,口乾舌燥,整個人都放鬆下來的時候

看著眼前的無敵海景來上一杯,讓茶水流過喉嚨,全身放鬆靠在椅背上,爽!(^_^)

3樓:

我喜歡乙個人喝茶,或是一邊工作,或是一邊看書,但都離不開思考我喜歡兩個人喝茶,擺一套茶具,或大或小,隨處可安,喝茶聊天,思緒很清晰

我喜歡若干人喝茶,或是我家,或是他家,圍坐一起,有氛圍,不傷身。簡單一句喝茶還能緩解冷場

我不喜歡在有古箏背景樂的茶館喝茶,我覺得安靜得來有點沉悶,舒服得來有點拘束,逼格高得我顯得格格不入,或許我還不夠品味,喝茶於我只是生活中一部分

4樓:時藝

我從《消費者行為學》書中的找了一小段文本來解釋這兩種觀點。

內容在這本書的第44頁。07年的教材,理論可能相對有點老,現在的理論應該有發展進步,但是我覺得工具性實用主義終極性實用主義是解釋您的問題的消費者行為方面的答案。

工具性實用主義:在消費意義上強調「剛需」,剛性需求的東西,強調產品的實際屬性。「縱有良田萬頃,日食不過三餐;縱有廣廈萬間,夜眠不過七尺。

」這裡的「三餐」和「七尺」,就是剛性需求。

這裡消費者購買的是產品的實際屬性。就是覺得在哪都可以喝茶的人,其實他們對茶的需求,是最基礎的需求,工具性實用主義,說的就是喝茶,喝水,喝咖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因為更多的時候他們強調的是「喝」而非「品」。喝水又太過平淡,茶簡單的增加了「解渴」的樂趣,所以在強調「喝」的時候,有的喝就可以了。

而茶的其他屬性,在這裡是被弱化的,解渴為喝茶的第一目的。

終極性實用主義:實際上更加強調產品的附加屬性。茶本身有水的成分,但是如果單單解決了喝水的樂趣,那麼消費者會更加傾向簡單的水。

喝茶的樂趣,就像題主提到的「茶館」這部分人,更加強調產品總屬性。既然是茶館,那麼更能消費到以「茶葉」為中心的產品。這裡的硬體產品是茶葉和水,軟體產品是我們坐的座位,我們吹的空調以及三五好友在這裡侃大山,擺龍門陣的總體樂趣。

這是茶館的產品屬性。

為什麼茶館裡的茶,48一壺,而康師傅綠茶3元一瓶,很可能兩者的單位成本是幾乎一樣的,但是,消費者消費的產品屬性是不同的。而產品屬性的不同,是帶來消費差距的根本不同。

同樣,即使是康師傅綠茶,在上海八佰伴旁邊的報刊亭可能就要5元,在全家要3.2元,在南昌沃爾瑪需要2.5元(遇上打折更便宜),說到底,是總產品屬性的體驗不同了。

同樣是解渴,在「上海八佰伴的消費」和在「南昌沃爾瑪」因為整體產品屬性的不同,帶來了消費成本的浮動。

總結一點:識別產品的屬性,是從產品的總體屬性看。

您想讓人解渴,那麼它是一杯有味道的水;您想讓人在聊天冷場的時候還有一件事可以緩解尷尬,或許它就是茶。以上

5樓:北海與森

茶是飲料~怎麼喝都可以。

你想提神,就一杯綠茶放手邊隨時撮一口。

想裝比,一套功夫茶具,點上香,約三兩好友,一套茶藝下來,觀音入甕。

想養身,一杯熱紅茶捧手上。

…………等等。

什麼樣的時機最適合買房?

結合當地的政策,剛需買房最適合 座標廣東佛山,2017年暑假,在禪城看了一套萬科的房子,1.7w一平,首付3成,需繳滿社保一年。當時剛出來工作不夠錢,社保也不夠一年,所以沒買,2020年暑假看到有人轉手那裡的房子掛1.8w,後續沒有關注不知道賣出去沒有。3年的時間漲了1000,除了剛需自住,投資轉手...

什麼樣的人最適合當律師?

張兆芳律師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律師?我說說我自己。自認為記憶裡非凡,法庭上誰說了什麼,我幾乎可以一字不漏地複述下來 碰到案件的時候,能準確地抓住重點,一擊即破 什麼檔案放在哪,閉著眼睛都能摸到。在工作中我確實是一絲不苟 兢兢業業,而且對於工作上面的事情絕對是全身心的付出。但是在生活中,記憶力非凡的我就...

什麼樣的房子最適合養老?

津房樂道 說一下自己的拙見,不喜勿噴。說起養老房,第一印象可能就是環境好點的房子,環境好點的房子誰都喜歡,但是我想說您所謂的養老房子是那種遠離城市喧囂,旁邊還有乙個小水湖,風景無限好的房子嗎?如果是這樣的我覺得還真不適合養老。說實話這樣的房子年輕人喜歡喜歡也就罷了,一般像這種遠離城市喧囂的房子周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