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確定自己適不適合搞科研?

時間 2021-05-30 20:09:51

1樓:Wang Jerry

好奇心好奇心好奇心,這是想做科研的最需要的品質。好奇心就是從小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習慣(不是為了抬槓),好奇心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知識盲區一定要把某件事兒某個原理弄清楚的動力。

舉幾個好奇心的例子

高中時候感冒了流鼻涕忽然就很想知道鼻涕到底什麼成分為什麼流出來吃到肚子裡會怎麼樣;

高中時候研究了半天發現用牛頓力學根本沒法解釋很多原子和分子的運動軌跡,自己研究了半天覺得是重大科學發現一問物理老師原來一百多年前已經不用牛頓力學處理微觀粒子了

大學的時候走在忽然開始跟另乙個同學開始認真研究怎麼最有效的測人體的表面積,後來我倆都讀博了;)深井冰

除了好奇心,可能就是心理素質了。實驗做不出來,做出來跟預期相反,文章寫不出來,寫出來發不掉,發出來被拒,沒有一顆大心臟哪個都能給人很大壓力,頂著壓力繼續幹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特別是科研這種創新的行業,未來完全不可知,能不能承受這種壓力

還有就是,真得家裡有點錢,沒錢別搞科研,每天窮的掉眼淚哪兒有心思搞科研。

2樓:土土的博士

家裡有錢。科研比較發達的地區,平台比較好的地區主要在上海,北京,其他城市消費水平也不低,房價至少200W吧,而真心做科研(不是那種灌水混獎金的),收入是非常低的,家裡不墊錢進去,是不可能生活下去的。

耐得住性子,家裡人支援。做科研要出成果是需要經歷不斷失敗的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能保證一定最後會成功。這玩意其實也是個運氣工程,倒霉的主距離諾貝爾獎就只有一步,但是就會一輩子默默無聞。

我們導師說他認識乙個教授為了做抗凍蛋白在加拿大乙個無人的小島上生活了好幾年,天寒地凍,好歹最後是做出來了,你想想你行不行,你能行,你物件和父母答應不。

還是需要一點智商的。雖然說生化環材是個賣體力的活,但腦子還是要有的,不然你的科研結果邏輯性過不了關,審稿人會好好教你做人的。

英語水平要好。科研的大環境還是歐美在把握,寫SCI,讀SCI,應該是一種非常舒服流暢的過程,這個不必說。

男孩子才推薦幹科研。女孩子就不要做科研了,真的,好好維持家庭才能促進社會主義的和諧。不婚主義或者丁克可以無視此條。

以上幾點全都是必須條件,指純粹的科研工作者。

3樓:狄列坦特

問心吧。我覺得這是首要的。

其次呢,還是要實踐吧,馬克思說過,實踐是形成認識的物質基礎。你提問,不一定會有答案,你實踐,一定能知道自己要不要。

最後,還是堅持實事求是吧,其實很多人就是貪多,倒不如先在既定的道路上幹出一番成績來。

送給你,也送給自己

4樓:茉莉茉莉

這個我也說不好,但就我自己來說,就是對讀文獻沒有任何興趣和天賦,做實驗沒有自己的新想法,然後特別牴觸老師時不時的讓我做PPT去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評,不過,這或許和老師有關

怎麼確定自己適不適合考研?

solitary trip 什麼樣的人最適合考研?我遇到的人裡,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乙個二月份來找我諮詢的兄弟,他去年剛畢業,找了份工作。他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他一上來就說 我其實考人大就希望以後通過人大考回xx省選調生,我看了一下xx省選調生錄取人大的比清華北大復旦上交都要多。別看只有兩句話...

女生怎麼才能確定自己的男朋友適不適合結婚?

除了看他對你好不好以外。還要看他能不能包容你,結婚過日子和談戀愛有很大的不同,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會讓你喘不過來氣,磨合得不好很容易會吵架,這種時候願意包容你的人才是對的人。再看看他遇事能不能幫你擔住了,這也很重要。 公尺芽 兩個人呆在一起舒服,不累,有共同話題,有共同目標,可以一起打拼,也可以一起享...

怎麼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考研?

考研工作者 zhzh 你的詳情問題上,在很多考研的學子身上都有出現,或者是說都有類似的情況,是的,考完研之後,還是要繼續找工作,但是你的起點跟大專 跟本科就大相徑庭了。至少你的研究生的工資就要比本科的要高,至少你的職位就要比本科生要高,這是毋庸置疑的。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考研可以讓你的視野更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