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車主寧願把車停在路邊也不願意花幾百塊錢租個車位是什麼心理?

時間 2021-11-02 01:18:40

1樓:

座標廣州,外地牌。自從2023年9月開始實行開四停四起,開車就很少了,到2023年9月大多數把車停小區外面風吹日曬。兩年過去了,共收得罰單5張(長期不用車,罰單已經被風吹雨打不知去向),計1000元,不扣分,年檢時一次處理了。

然後,2023年2月到9月,因小區外面連續施工,在小區裡停了7個月,只有地面車位,10元一天,共計2000元,零頭不記得了。就這麼低的停車費了,9月出小區的時候,我還和物業討價還價看能不能優惠,因為實在是肉痛。

那麼,我是不是腦子進水把車停小區裡面?

2樓:

先問是不是。

深圳這裡如果交幾百能解決停車問題,我是願意的。誰願意冒這一次500甚至1000的風險。

有時轉半個小時找不到停車位的焦慮到不行,只好停路邊賭賭運氣。

3樓:

我不能到哪都租個車位吧?

我住天津郊區,車位在我們小區距離我家200公尺的地方。你猜我覺得這車位讓不讓我滿意?

我鄰居去年交了車位費,車位就在樓下,經常被佔。你猜這車位讓不讓他滿意?

我出門和朋友吃吃喝喝,肯定市內商圈。我難不成每個地方都租車位?還是我要去去相對有點遠甚至可能挺遠的的停車場交每小時8-20的停車費?

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中國車多地少?

4樓:肅肅秋風起

假如每月300,一年停車費3600純淨的支出,敢問月收入多少,假如月收入20000,一年240000,也就是說1.5%的年收入為汽車停車。

5樓:netkiller

認知是隨著消費層次的提高而提高的

如何提公升認知?

認知的提公升並不是乙個維度可以解決的,教育解決不了,讀書也解決不了,這就是為什麼既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

今天我就談談其中的乙個提公升認知的維度,認知是隨著消費層次的提高而提高的。

我在知乎上常常看到有人問類似問題:「為什麼有人會在6車道的馬路中間不緊不慢的騎電動車?」。騎車人沒有安全意識嗎?還是他故意的?

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安全教育這塊一直沒有停止過,校園裡老師反覆強調,例如過馬路走斑馬線,看交通訊號燈,為什麼長大了就沒有安全意識了,這是什麼原因?

經過我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那些騎車人沒車,沒開過車,也不知道在駕駛位的視角。在他們的認知裡是沒有剎車制動距離,盲區,雨天能見度低,視線模糊等概念的,也不認為氣車會出現機械故障、例如剎車失靈,爆胎等等,一無所知,無知無畏。他們認為汽車可以隨時停下來,不會考慮意外,非司機能把控的因素,孩子一般的任性(巨嬰思維),你不敢撞我。

我們教育孩子,開水別摸會燙人。可是孩子還是會好奇的去摸,直到他被燙後,再也不會嘗試。巨嬰也面臨這個問題,在不出現交通事故前,他們是不會改正自己的行為的。

人的認知是隨著消費層次而提高,等他們買車了,認知自然提高,開上車就知道有多危險了。如果他這輩子不開車,認知是不會變的。

同窮人說富人人傻錢多,因為他沒有消費過奢飾品,無從知道那個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狀態。窮人會不斷暗示自己,說服自己,富人人傻,窮人才聰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窮人在自己的閉環思維中無法自拔,無法實現公升維思考,認知就不會提高。

情境:行人看到路邊車

加工用的信念:「違停車輛」

想法感受:所有車主都不遵守交通規則

情緒:憤怒。

行動:成為鍵盤俠,怒砸車輛,毆打車主。

思維閉環就此產生,所有車主都不遵守交通規則,闖紅燈,不禮讓行人,到處違停,反覆佐證,暗示自己,說服自己。解開思維閉環,只能消費公升級,否則就陷在自己的閉環世界中,無法自拔。

6樓:Jane 出行

座標廣州,如果有停車位,我願意停路邊嗎?

特別在越秀。有些位置的車位不是幾百塊能解決的。例如濱江東1000元+,還可能是露天的。

1000+元也算了,關鍵是拿不到,大家搶著要,還得排隊。

7樓:倉鼠餅乾

很多回答一看就是沒開過車的,或者家裡沒車的。

你以為的停車場,多開一分鐘,多走幾十公尺?

實際上的停車場,然來繞去5分鐘,走走幾百公尺。

這還是建立在停車場有車位的前提下,而現狀是,由於發展速度快,很多地方停車場車位缺至少30%。

以至於很多人手一輛車的家庭出門寧可叫網約車。

即使去某些開車方便的地方,出門前都會說一句,我先去開車,你在哪個哪個門等。

為什麼有些女生寧願單身也不願別人介紹物件?

別人都不知道對方人品怎樣能保障你一輩子幸福美滿的生活嗎?說得好聽些介紹成功了過得好就是幹了一樁美差事在說得難聽點介紹成功了兩人結婚了過不好完全可以說我只是負責介紹你沒必要買我這個面子呀婚是你自己選擇結的我又沒有綁著你結!呵呵呵呵呵話是沒毛病 但是真他媽的不舒服呀! Janeefer 女,25歲,醫學...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遲到也不願提早出門?

男朋友tan90 說來慚愧,我自己就是個習慣性遲到者。好像除了大型考試,各種各樣的場合都掉過鍊子 上課就不必說了,聚會 面試 看電影以及乘車打的,不是錯時就是晚到。上學時,因為起床晚路途遠,我隔三岔五就被老師約談,寧可選擇曠課也要躲開進教室的難堪 畢業了,出門遠行趕飛機,怎料遇上高峰期。我狼狽著拔腿...

有些人和別人吵架後寧願不往來也不願主動和好是什麼心理?

空的境界 1 所謂的面子。總認為如果自己先認錯,就是沒有面子。2 面子問題,就是心胸不夠的問題。心胸夠大,會從吵架中發現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總找別人的問題。如果做到就自己的問題去道歉,沒什麼大不了的。3 害怕自己道歉後,別人不理解。其實,理解不理解是他人的問題,我們道歉了,自己心安了。不然,一直將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