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善惡的標準是動機,這個辯題我想請問一下題解?

時間 2021-09-14 12:31:21

1樓:李布羈

效果是評判善惡的標準

感謝主席,今天,我方的觀點是效果是評判善惡的標準,開宗明義,效果是指某一行為的結果和影響,包括對自己,他人,社會的影響。動機:指人們行為欲達到目的的主觀願望或意願,具有內隱性。

評判是指擁有乙個固定的被大眾認可的評判標準,主要包括法律和道德準則,而以中立的角度做出的判斷。 「善「就是在人和人的關係中表現出來的對他人,對社會的有益的行為;「惡「則就是對他人,對社會有害的行為。標準是衡量事物或人的準則。

今天我方所評判的善惡是針對行動者的行為。接下來,我方將從兩方面來具體論證我方觀點。

一,效果相比於動機具有確定性和客觀性。行為所導致的效果能夠清晰的為人們所看見,當人們看到某一行為的效果,就可以做出判斷。反觀動機,動機的主觀性很強。

動機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具有內隱性。他人固然看不見、摸不著,即便行動者告訴你他的動機是什麼,這個動機也不一定是真實的。此外,甚至還有一些行為本身就沒有動機,那麼這樣的行為的善惡如何來判斷呢?

比如說乙個人醉酒駕車,造成了交通事故,這個醉酒的人當時可能都沒有意識了,他的這個行為也談不上有動機,那麼用對方辯友的觀點,是不是醉酒駕車這種行為沒有善惡呢?這顯然不符合常理。因此,在事實層面,用效果來判斷具有確定性和可操作性,用動機則無法實行。

二,以效果作為評判善惡的標準可以警示大眾,起到借鑑作用。比如乙個人搶劫銀行犯法,那麼不論他是出於什麼樣的動機,著急救助醫院裡的家人也好,真的缺錢想要以作惡的手段來達到他的目的也好,其行為所產生的效果就是對社會造成了危害,也就理應接受法律的處罰。這樣的機制可以讓人們意識到不論出於何種動機,犯法就是不對的,這對整個社會都有借鑑和警示作用,更對社會的發展有現實意義。

當然,有的刑事案件不僅看效果還要看動機,但我方認為,動機只能作為效果的輔助,效果才是評判善惡的標準。

在今天這個辯題裡,我方真誠的希望,所有人都能懷抱著好的動機來做事,但是動機卻往往被行動者用來為自己的錯誤開脫。請各位仔細想想,我們在生活當中,是不是在做錯事的時候經常說「我本意不是這樣的」來為自己找藉口呢?我們是不是漸漸在這樣的藉口當中,不願意去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呢?

我們今天說要用效果來評判行為善惡 ,就是呼籲每個人都勇敢的擔負起自己行為的責任,不要為任何不好的行為找藉口。綜上所述,我方堅定認為效果是評判善惡的標準。

評價善惡的標準是動機還是效果

不惑 即非動機也非效果,善惡是觀念的相對,所以應該是參照物或者也可以是個體的觀點,舉例 1.A與B是殺而後快的仇人,C把A或B任意一方殺了,對於另一方來說都是善,對於被殺者都是惡。所以,人們關心善惡,但更關心對自己的善,你惡就你惡,只要別對我惡,再茶餘飯後將你等善惡作為笑談! 普波居士 評價善惡的標...

判斷善惡的標準是動機?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世界上沒有善惡 你自己心裡有 你掌握著你世界全部善惡判斷的定義權和解釋權才看到是辯題,那理論上來說,作為一種主觀價值判斷,善惡應以主觀動機而非客觀結果評判 客觀結果那叫好壞 但是我覺得你們辯論的時候會變成爭論善惡的定義,並且爭論不出結果,看技巧了,立論壓不死對面的 李雲鵬 題...

佛陀交人們行善,那當今社會的善惡劃分標準是什麼?

淨意道人 善惡的標準一直都沒變,亙古存在,而且具有非常多的層次,在凡夫這一層次,就是五戒十善。改變的是人們自己定義的善惡標準,有的時代高,有的時代低。現在這個時代,善惡已經顛倒了,為惡的人被視作是酷了,受大眾追捧。為善的人被視作懦弱可欺異類,被人唾棄。樓主想要了解善惡的標準,可以去看看佛經裡面的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