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惡之人,大破戒之人,大殺生之人,大不孝之人,這樣的人在零命終時或無依無靠念阿彌陀佛,可以往生嗎?

時間 2021-06-23 12:57:14

1樓:小鳳梨

第十八願:十念皆生中國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中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譯文】

如果我成佛,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聽聞到念佛往生法門,發起至誠真實心,至極信樂心,想要生到我的國土,深信切願念佛,如此乃至只念十聲佛號,都能生到我剎。如果不能往生的話,我便不取正覺。唯有造作五逆重罪、誹謗正法的眾生除外。

2樓:創世女神阿庫婭

除非是像西方那樣,平時就生活在宗教文化裡而不是生活在貪嗔痴的五濁惡世裡,不然臨命終時會執著外物,不可能有須臾時間念佛的。

3樓:護法如來的廢物弟

首先無量壽經這句話的文法跟大悲心陀羅尼經是一樣的. 如果不至誠和不善的話, 那就無法滿願了. 那依照無量壽經來看, 有五逆和謗正法, 那就無法往生了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中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誦持大悲神咒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惟除不善。除不至誠。

4樓:趙州茶

理論上可以往生,事實上不能往生。屠夫殺牛臨終念佛有先例,但那是個別案例,必定是過去生積累下大的福德因緣善根,這樣的人才能夠臨終念佛。試問除了往生傳上的那一位,觀經上的那一位,還有誰是大惡人臨終念佛?

5樓:Hao Ma

只要念,就能生。

問題是,沒有善知識,平凡人臨命終都會被業風裹挾,身不由己,何況大惡人?

別亂想了,別人生不生,和我有什麼關係?我想往生,就按普賢菩薩說的辦。就這麼簡單。

6樓:賣報的小行家

全知麥彭仁波切說過,對極樂世界有具足渴望的人和對阿彌陀佛具足絕對信心的人,臨終時往生是沒什麼問題的。

相信這種人也不會是大惡,大殺生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於一些烏金剎土這樣的剎土只有大成就者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是任何人都可以去的,成就者也可以的。許多法師比如虛雲長老,弘一法師,也都積極宣揚淨土法門。

末法成就,唯有淨土!

心中常念阿彌陀佛

7樓:坐看雲起

可以,但是機會幾乎為零。平時好好憶佛念佛,好好懺悔持戒,好好發菩提心,好好積累資糧,好好聽經聞法,好好回嚮往生才是正途。

8樓:離相寂滅

萬中無一,除非此人心量極大,是個慷慨豪放之士,過去雖然沒有聽過淨土法門但也沒謗佛,在臨終時聽到淨土法門後能立馬放下世間的妻財子祿,對過去的所作所為真誠懺悔,對阿彌陀佛產生極大的信心,一心念佛也可往生,但重點是此人生前沒有聽過淨土法門,要知道這樣根器的人早十年聽到就早十年成就,其根器不是那些雖然聽了法但還泛泛悠悠的人可比的。

9樓:普波居士

《阿彌陀經》雲: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你覺得你說的這種人,有善根嗎?具備福德嗎?

念佛是善業因緣,如果相反,造這麼多的惡業因緣,臨命終時,業障現前,恐怕什麼也念不出來了,更不要提往生了。

10樓:月上西樓

關鍵問題在於,這樣的人到臨命終很難能憶念佛陀 !

為什麼? 那我提個問題來做比喻:高中三年吃,喝,玩,曠課,遲到,早退,談朋友,睡女孩,泡夜場酒吧……到高考的時候,能考上大學嗎?

你真當讀書人平時都努力白讀的嗎? 真當老實念佛,精進修法的人,都白修的麼。

努力讀書的高中生,高考都那麼艱難。

精進修行念佛的人,臨終提起正念,都不容易。

就你說的這樣平時裡亂七八糟的人,臨終能提起正念 ?

不想再說下去了。天天打這些無謂的妄想,做白日夢,想佔啥好便宜呢 !

阿彌陀佛

11樓:信願持名

大安法師:惡人念佛一定往生嗎?

問:印光大師言:「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於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黨,不能盡分,則心與佛背,便難往生。

以自心發生障礙,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這一段說明心不慈悲,便難往生。可是,《觀經·下品下生》犯五逆重罪的眾生都能往生。

善導大師《觀經疏》言:「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各位祖師的本意是什麼?

惡人念佛一定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看這些佛言祖語要有智慧型的眼,要知道這些佛言祖語,它就像看廬山,它的角度不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雖然各不同,但是它談的都是廬山的那個山景的情形。

所以你不會看,你就會覺得,怎麼橫著看廬山的描述跟豎著看廬山的描述自相矛盾?其實它並沒有矛盾,只是角度不一樣。所以,很多人就容易製造這些矛盾。

那你看這個,印光大師和善導大師他說的並沒有矛盾。印光大師在說什麼呢?就是我們乙個念佛行人在平時舉心動念,我們都要以無量光壽的無上之道作為自己所依之境。

那所依之境,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就是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的人天福就談儒家文化的主要核心,你要孝順,你要恭敬,你要慈悲,你要修十善業。如果你連儒家的人天福都不能去修,你當下這個心就跟佛心相違悖了。相違悖,去念佛就不能感應了。

因為佛是什麼?佛離不開我們現前的念頭,一切佛呈現的佛的境界或者形相,都是依我們的心識的心呈現出來的。你當下這個心識都沒有至誠,都不去奉行淨業三福,跟佛性嚴重相悖,難以感應道交。

所以這就印祖說,你當下的心發生了障礙了。發生障礙了,障礙了阿彌陀佛的那種慈悲光明了,在你的心性上呈現不出來了。不是佛不慈悲,是你接納不到了,所以「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

這就告訴我們,平時念佛,一定要修淨業三福,一定要有佛心的那種氣氛,去感應。

那這裡還是談至誠心問題。那《觀經·下品下生》談五逆重罪的眾生都能往生,不要以為五逆眾生的情形,他就是有障礙,其實五逆重罪是他生前造的五逆重罪,但是他在臨命終時那一刻還是具備了三心了,就是至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他蒙善知識開導,當下他能相信,他以猛利的心去念阿彌陀佛名號,至誠懇切地求往生,當下這個心就是至誠的,就能感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加被,就能往生。

所以這裡面,不要以為五逆重罪就障礙很大,實際上臨命終時最後的那個大心就能突破它。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裡面談的,一切凡夫,不管他造了多少的罪業,或者他是福報多麼大,念佛的時間有多長,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就是要一心專念,決定能往生。這個惡人是他生前的造惡,臨命終時他一念的反轉過來,一念的覺悟,他當下這個惡人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就是乙個善人,而且是乙個妙善人。

所以,惡人念佛一定能往生。

但是,又不要理解為只有惡人更容易往生,善人還不大容易往生。又不是這個意思。這個惡和善,在蕅益大師註解當中,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

具足淨土的信願的人,哪怕是五逆十惡的罪人,他也是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不具足信願,哪怕他五戒十善修得很好,他在淨土法門當中都夠不上善男子善女人。

12樓:人生如水

不可以,往生要靠平日裡資糧的積累,平時不做善事,就靠臨命終一句阿彌陀佛,那是果報到來時的想逃避罪孽懲罰,想死後繼續到福地去享福的一種念頭,佛不動人因果,如果這樣就逃避了因果報應,那麼因果報應就成了空談,實際上沒有任何一種力量可以改變這種果報,這個人的冤親債主就不會放過他,會將他往下面拉,他被這層業力牽引,有沒有善事做依託,憑阿彌陀佛再大神裡也不可能做到讓他逃避三世因果報應的鐵律,所謂帶業往生是帶輕業,不是帶重業,帶重業沒有可以往生的。

13樓:

很難很難。要往生淨土也是「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

犯了「五逆重罪」和「誹謗正法」就基本沒機會了。

雖然《淨土聖賢錄》也有「惡人往生類」,但也是很少很少了。那些人也多半過去世有善根、有福德、有因緣了。今生才在最後時刻趕上這「尾班車」。

惡人往生類-往生集-蓮池大師-佛教人物

我們普通人還是不要冒險,趁現在還活著就趕快積功累德,不要等著最後「臨時抱佛腳」,那樣風險太大了。

14樓:佛子曦璃

可以的。但不是口頭上6個字就行的。

要念到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得念佛三昧、與佛相應才行。念到這個境界就一定行。

多少人念一生都不一定能到這個境界。也有些人一念放下,便能證悟。

你說的這個「大惡人」不知道是屬於哪一種?如果是特指,那概率很小。如果是泛指,那小概率事件必然發生,就不知道發生在誰身上

15樓:阿僧祇

可以,只要臨終一念向佛,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問題就是這一念很不容易起來,這麼多念佛的人,為什麼往生的很少?就是臨終這一念很難公升起。

特別是破戒殺生之人,業障太大,臨終時那些債主都圍著你討債,害怕、恐懼讓你只想逃避,什麼也想不起來。

16樓:碧水淡如

看你所描述的那個人,在臨命終時,能不能發起圓滿的信願,念佛求生。

所以,我的理解,雖然可能性極小,但往生的可能性對那樣的人而言依然是存在的。

17樓:拋磚者

佛教的很多場合有解釋什麼是不二之法,但是幾乎沒有人知道什麼是不二。

世界上最大的就是沒有的,最善的就是最噁的。極樂世界就是地獄。

怎麼理解大惡即大善,大善即大惡?

Golden Bless 善惡乃一體兩面,能量守恆的角度來看,大善者必大惡也。這麼說吧,你做了一件對甲來說大善的事情,對於甲的反方乙來說,你行的就是大惡之事。與其論善惡,不如論其程度。2020.7.12 能被稱為大善之人,必然能夠包容大惡。能夠包容惡行之人,必然不以之為惡。已看破善惡乃一體兩面。關鍵...

修道之人應怎樣對待與自己有深仇大恨之人?

文蒼 一 元神不死不滅,身軀只是乙個被摘下來的蘋果。二 人有遊魂,祝福成壽,罵人成咒。就是別人無緣無故攻擊你,它會被反噬。三 現在改名叫滄海龍鳴的人上一次叫清霄明月,他一八年叫清虛,那時候我叫被遺忘的時光。以老子為例,道家人士得道以後可以給自己取道號。以子結尾。象徵自己是大自然的孩子,與萬物齊存,以...

行善不求回報是真善還是大惡?

獅子遊戲 在事相上是沒有善惡的。同樣做一件事,在外相上沒有差別,但不同的人做,有的是善,有的就是惡,善惡在心呢。一心利他,無論做的是什麼,都是善的 唯一利己,無論做的什麼,都是惡的。善心出發也可能辦了錯事,反而害了他人,這種情況在我等凡夫之中也多有發生,但是只要利他的心強,本有的智慧型會漸漸顯發。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