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很多年輕人在家啃老

時間 2021-06-20 15:39:02

1樓:

我哥們啃老。

羨慕死了。

高考380多分。

他爸媽給他找老師培訓英語,

送到澳洲去讀大學。

每年在澳洲消費,兩三百萬人民幣。

畢業回來,父母找關係,安排了乙個月薪5000多的體制工作。

媳婦也是他父母給找的,我們市公立大專老師,211本碩畢業。顏值8.5分吧。

我哥們顏值怎麼形容呢?

壓縮版本的嫖老師,身高不到1.65。

結婚時,父母準備的婚房,370平大平層。

他爸媽還在婚前,把一部分財產以家族信託的形式,收益給了我哥們。

小部分收益,給了他媳婦。

她媳婦如果和我哥們離婚的話,

自動喪失信託收益人身份。

他父母幫他,連後路都安排好了。

投這樣乙個好胎,我也想啃老。

2樓:風雨攜葉

聽說過倒牛奶嗎?資本家們可以因為運輸成本寧願倒掉牛奶也不願送去市場銷售,同樣勞動力也可以如此。說到底就是結構性失業罷了,勞動是人的本能,如果有份好工作會不願意上班嗎?

舊調重彈的老問題,不解決問題只好解決發現問題的人。年輕人是你不努力,你不會想著工作很好找,找到又是乙份好工作,又可以談上一場美好的戀愛吧。不會吧!

不會吧!

3樓:為窮不仁的窮二代

我認為應該是在大學期間沒有好好歸納自己的時間,學習or生活造成的。

在經歷了9年義務教育加上三年的高中,廣大考生在進入大學之後肯定會有一些懈怠的心理,好不容易掙脫了家長以及班主任所給的「束縛」,以及沒有過多的學業壓力,之前緊繃的弦有了輕微的放鬆。放鬆過後發現這樣的感覺還不錯,挺舒服的,於是開始適應全新的大學生活,逃課,打遊戲,臨近期末考試看老師給的大綱,做歷年期末考試試卷,突擊個及格,最終度過了這四年的大學生活。

其實大學就是個社會的縮影,在大學中如何進行正常的生活是這四年大學經歷所修必修課中的必修課,不論是培養學習能力、學習興趣,還是素質教育,甚至說是社交能力的加強(大學中同學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這些都是重中之重。

所以關鍵在於如何喚醒畢業生那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敢於在這個社會中闖蕩出屬於自己的一片落腳點。以上

4樓:不會翻身的鹹魚

首先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不願意出門找工作的畢竟是少數。

但是就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析為什麼會有年輕人願意在家啃老而不是找工作。

首先,有能力讓孩子能啃老的家庭多了起來,感謝父母輩的奮鬥和獨生子女政策,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用像上一代一樣,打工和餓死只能二選一,大部分父母都能作為後盾讓年輕人度過最艱難的開頭。自然而然,現在的年輕人肯定不願意豁出命去掙一點點錢。

其次,就業難的大背景下,很多人選擇啃老是被動的。如果你去上班,打工,被老闆壓榨997還只拿到租房吃飯都不夠的收入,稍微有點權衡意識的人也能發現,啃老才是最優解。你去上班,要工作要累要挨罵要有壓力,得到的收入付了房租付了伙食,生活水平從在家的中產直接跌落到赤貧。

如果你在家啃老,只要父母承擔伙食費,而且伙食費還因為人群效應比乙個人低得多。

再其次就是技術的發展,使得工作也不再侷限於到公司上班,翻譯,教培,寫作,直播等等工作完全都是在家可以做的,雖然收入和體面程度相對上班比較差,但是面對大城市高額的房租,這收入差距完全被抹平了。

所以說,在現在的年輕人面臨的選擇面前,有時候啃老反而是一種最優解。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在同齡人眼裡不起眼卻非常招老年人喜歡?

快樂瑪麗 溫順,乖巧,隨和。這些是老一輩人俯視年輕人時希望看到的。老年人不願意退出舞台,卻也明白日薄西山,所以更願意看到後來者的謙恭。但這些品質對於同齡人來說,就大可不必了。雖說謙虛也是美好的品德,裝逼犯,死得快,但同齡人更加願意把贊同欽佩和羨慕的目光投給有能力閃閃發光的人。說到底,就是動了別人蛋糕...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失眠?

再見傑克I 十年前,水利方向專科畢業工資就5000 年薪10 了,十年後本科畢業6000 年薪12 十年前成都買房的每個月還200,十年後的我每月3800。所以當代年輕人焦慮睡不著是有道理的 元次方 各種原因都有了。我以前也失眠過。第一種是白天喝一杯奶茶,導致第二天早上五點才睡得著。第二種是比較興奮...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得尿毒症?

陳水生 應了一句中醫古話 病從口入 亂吃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問題。想要解決這個難題只有一種方法 從口治 解決到底應該 怎麼吃 這個問題。 諦聽 上尿毒症貼吧看看吧,幾萬幾乎全是年齡不大的人,生活方式不好能不能作出尿毒症,當然能,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最主要的問題一定是體質是基因是先天的問題,這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