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別人說 「我講話很直」

時間 2021-06-09 11:28:20

1樓:吉吉國王

對方不願意為你提供情緒價值,只是他不想在你身上耗費精力的意思。還有種說反情商,其實很多時候我並不贊同情商低這類說法。更多的是對方願不願意照顧你的情緒而已,如果願意照顧對方情緒,表現出來時就是高情商,反之亦然。

就算對方不願意照顧你的情緒,也並不能說他情商低,只是不願意跟你耗費過多精力,不願為你提供情緒價值。是不是很簡單。

2樓:將曉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不能只看乙個人對你的這個意見,如果真的有蠻多人說你這一點,你可以試著去問問她們,什麼原因

3樓:呼呼

你說話直,並不是你沒有教養沒有情商去傷害別人的理由,最重要的是你到最後覺得自己啥也沒乾,這種人吧能躲就躲吧,腦子還在她媽媽的肚子裡。

4樓:攥緊拳頭面對陽光

其實要自我反省一下,如果覺得這個習慣對自己或者他人都是有利的可以繼續,但如果對他人會造成某種傷害,那麼在說出口的時候就要考慮一下時間、場合、人物合不合適,你作為什麼身份去說這些話,以什麼樣的口吻去說,看對方什麼性格、是否能夠接受這些話等等。但如果你覺得只是別人單純看你不爽或者你曾經招惹過他/她自己身邊的人,那就不必在意。這種對人的評價有時候也是要看人去反省的。

5樓:winter

講話直不代表傷害別人,很直白的話也可以用別人舒服的方式說出來。我們不用去理解講話很直的人,更不用去體諒說話傷人的人。這種人往往是自私的,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沒有真誠,不顧場合。

6樓:夙悖

其實直不直你要看別人心情,別人覺得你說的不好在針對他,可能就會說你直。別人如果和你知根知底,損來損去其實直不直就無所謂了。

在生活中應該學會,什麼樣的人該說什麼樣的話,就像是在家裡長輩說的話,你必須聽,你可以不去做,但你要聽,聽我你還要多少誇讚或者應和,在社會上,你要多去迎合別人才可以,不可太輕也不可太過,太輕容易讓人覺得你對他持有懷疑,太重會讓人迷失自己(看你對待什麼人吧)。

當然不是說讓你去做乙個那個狗腿子一般的人物,語言是門藝術,但在藝術的基礎上必須付諸行動,這樣讓人難以挑剔。

該損還是要損,該直還是要直(但一定要記得注意場合哦!)

7樓:

那就看「別人」是誰,不同人的「直」話,意義不同吧。

比如領導開會,這個月業績不理想,如果他直接開罵,會不會顯得他很沒有素質,而且像個神經病。但是如果他加上一句,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就會顯得他這個人對待事情很認真很嚴肅,同時也是給他要批評的人留面子,我現在說的話只關乎工作,我並不是針對你或者真想罵你,,只是因為我的直性子,並且工作需要,所以說話有些不好聽。至於你不愛聽,不好意思,拿錢幹事,要麼工作好,要麼被我罵,要麼滾蛋,公司是我的。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麼無奈。

再說比如一般同事/一般朋友,說不要怪我說話直,然後開始嗶嗶你,那麼這個用屁股都想的到,是對你不懷好意的,想通過說你的壞話或者貶低你,道德綁架你來達成自己的某種目的獲取某種利益,但是他又不能表現的太明顯,會讓其他人反感,所以就給自己披上乙個說話率真的偽裝,讓你和大家覺得,我下面說的這些話,沒有任何目的,也不是針對你,然後冠冕堂堂的說出傷害你的話,最氣人的是別人說的話讓人覺得是無心的,你也不好發作,會讓別人覺得你小心眼。遇到這種人,離他遠點,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然後再是親人好朋友一類了。這類人必定是真心關心你的,當你做錯了事,做了不明智選擇,他們想勸誡你的時候,又怕傷了你的自尊心,就說自己說話很直,因為現在不說點重話,你都聽不進我們的勸。所謂忠言逆耳,這類人必定要好好珍惜。

朋友好像覺得我醜並且總是很直白的說我不如誰誰誰好看,是在開玩笑嗎?我該不該告訴她我不舒服?

彩羽苑 你告訴她你介意的,讓她不要再開這樣的玩笑。美醜都是人建立的概念而已,美醜標準也是人創造的,這個世界並沒有美醜,所以你也不必糾結別人說你醜,那是她的審美體系裡認為你醜而已,事實上,你就是你,不醜不美。 春江閒客 遇到這類豬一樣的隊友,那也只能自認倒霉了。的確,當面說乙個姑娘長的不美,是很美教養...

如何看待母親對別人說我自己的孩子我想怎樣打她就怎樣打她?

十字路口的我 一般都是氣話啦,就嫌棄別人管太寬。畢竟有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開始勸,真的很討厭!就像有的人不管前因後果就指責你一樣,一般人都受不了。如果在公共場合當媽的真的很過分的話,介入一下是沒錯。畢竟當媽的太狠了,事後也會後悔。當然也有那麼一部分人確實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但非常的少!因為當...

如何看待別人說你眼光高

問心 一直單身,別人都說我眼光高。這一點我真的無法苟同,我只是想找乙個真正自己會喜歡的人,不想隨隨便便莫名其妙的就開始一段感情。因為不喜歡追自己的男生卻接受和別人的追求,在我看來也是對別人的不負責任。 lcrookie 分開看吧,這麼說你的人,往往分為兩種,一種是真的覺得你眼光太高,以他的經驗,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