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科書的極限的證明為什麼那麼奇怪?

時間 2021-06-09 05:14:46

1樓:tetradecane

不,不是你的教科書的證明那麼奇怪,是幾乎所有教科書甚至普通人的證明都是這個模式。

要證明x→x0時f(x)→a,就是要找到乙個與ε有關的δ,使得當x與x0的距離小於ε時,f(x)與a的距離小於ε. 也就是理論上說,我只要提出乙個合理的δ,然後順推出後面的一切,這個證明就完成了,是吧。

但是,沒有人那麼強大,一開始就知道δ應該怎麼取,只能從題目中給定的式子開始逆推,慢慢揭開這個神秘δ的面紗。實際上,上面的"分析"確實是乙個證明,在數學上叫分析法,因為是從結果開始反推其必然性。然而,在考試中,分析法的過程比較容易出差錯,因為一開始用的是尚未證明的命題。

下面的嚴謹證明,確實也是嚴謹的。在找到了δ之後,帶進原式子,順推出f(x)與a的距離小於ε,這正是極限的定義。實際上,在考試中,推薦你只寫下面的證明部分,不用寫上面的分析部分。

雖然看上去,這個δ像是個魔法數字,實際上老師們都懂你背地裡做過了分析。

為什麼高中教科書編寫的簡單,出的考卷那麼難,為什麼不肯把知識都編輯進書裡,要靠老師和課外輔導才能延伸

未知的閾值 我只吐槽一下物理課本。說實話,剛上高中第一次看課本時,發現這也沒什麼嘛,簡直太簡單了,我把每一頁的每乙個字都看,試圖尋找亮點,但是沒發現什麼驚人的知識,看完之後沒啥印象,就是感覺簡單,除了黑體字部分多讀了幾遍,還是感覺簡單。因此,沒有教輔的高中物理課本,其實不是完整的物理課本。 席之越 ...

我們的教科書裡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實內容?

小惡魔亞爾斯 I think,這需要把我們分成兩個階段來看,一階段是步入社會前,一部分是步入社會後,在步入社會前的學習大都通過教科書獲得,步入社會後,隨著知識的增加和閱歷的積累,那些教科書上的東西會在不經意間改變自己的生活。好比現在大一上學期要練太極拳,筆者認為它是種了一顆種子,等你經歷風雨,看遍百...

岳不群那麼聰明,為什麼沒猜出令狐沖使的是獨孤九劍?

hustman2007 因為岳不群的心思在辟邪劍譜上,這就是先入為主的心理偏見導致的。同樣一手帶大的,為什麼寧中則就能信任令狐沖呢?如果真的信任令狐沖,以岳不群的資歷和見識,不難想到令狐沖很大概率是學到了劍宗的武功,進而聯想到風清揚。 泥製小熊貓 大家都沒見過,拿什麼猜啊.這就跟 我穿越回秦朝,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