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則中的罪名一罪與數最的界限是怎麼分辨的?

時間 2021-06-07 21:15:08

1樓:

中國通說上確定罪數的標準採取犯罪構成說,即凡是行為人以乙個犯意,實施乙個行為,符合乙個犯罪構成的,就是一罪;

凡是以數個犯意,實施數個犯罪行為,符合數個犯罪構成的,就是數罪。

確定罪數的意義在於:

(1)正確確定犯罪的個數,是正確定罪的基本要求。

(2)確定數罪是確定刑罰權個數的前提,因為國家刑罰權個數與犯罪個數應當對應。數罪又分為同種數罪與不同種數罪。如果行為具備數個同一犯罪構成的,是同種數罪;具備數個不同的犯罪構成的,是不同種數罪或者異種數罪。

區分同種數罪與異種數罪的意義在於:中國司法習慣僅對異種數罪實行數罪併罰,而對一併審理的同種數罪不實行數罪併罰。不實行數罪併罰的同種數罪不僅包括罪名相同的數罪,如甲犯有三個盜竊罪,通常是將三次盜竊數額累加按乙個盜竊罪定罪處罰,也包括「選擇的一罪」,如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若甲分別犯有乙個販賣毒品罪、乙個運輸毒品罪,則將兩次犯罪事實只按乙個販賣、運輸毒品罪定罪處罰。

知乎使用者:求大神解答?如何很好的區分罪數形態,能不能用比較易懂的語言區分,最好能舉個典例?

關於判斷罪數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種學說:

1.行為說,認為行為是犯罪的核心要素,主張按照自然觀察的行為個數判斷犯罪的個數,即行為人實施一行為的,只能構成一罪;

實施數行為的,才能構成數罪。當一行為造成數結果、觸犯數罪名的,也認為是一罪。

2.法益說(或結果說),認為犯罪的本質是對法益的侵害,主張以犯罪行為侵害的法益個數作為判斷罪數的標準。

法益說把法益分為:

(1)專屬法益(如生命、自由等):根據法益的主體來確定法益的個數,由此,一槍射殺數人是數罪。

(2)非專屬法益(如財產等):根據法益的歸屬確定法益的個數,即從甲、乙、丙三家偷盜財物,就是數罪。

3.意思說,認為犯罪是行為人主觀犯罪意思的外部表現,行為只是行為人犯罪意思或主觀惡性的表徵,應當以行為人犯罪意思的個數作為判斷犯罪個數的標準。

只要出於單一的意思,不管造成什麼樣的結果,都是一罪。

4.構成要件說。以構成要件為標準,主張符合一次(乙個)構成要件的事實就是一罪,符合數次(數個)構成要件的事實就是數罪。

採取不同的標準判斷罪數,往往得出不同的結論。例如,對想象競合犯,按照行為說是實質的一罪,想象的數罪。按照法益說、結果說或構成要件說,則認為是實質的數罪,處斷的一罪。

對於連續犯、牽連犯,按照意思說通常認為是一罪,而按照行為說或構成要件說,則認為是數罪,處斷的一罪。中國刑法學說確定罪數的標準是犯罪構成說。

2樓:「已登出」

乙個行為,乙個犯罪結果,一罪

乙個行為,數個犯罪結果,一罪 (競合犯)

數個行為,乙個犯罪結果,一罪(連續犯)

數個行為,數個犯罪結果,數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 是一種什麼樣的罪行?法律中是如何認定的?

過失致人死亡罪 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認定過失致人死亡罪時,要注意區分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區分的關鍵在於 兩種犯罪的主觀方面不同,過於自信過失致人死亡和間接故意殺人容易混淆,區分的要點在於前者對被害人死亡結果發生的認識程度較低,後者對被害人死亡結果發生的認識程度較高 前者對被害人死亡結...

《七宗罪》與《沉默的羔羊》是同一型別電影嗎?如是,孰更好?

我認為屬於同一型別個人認為 沉默的羔羊 更勝一籌 我是芬奇粉 首先就影片型別來說兩部影片都屬於犯罪懸疑類影片,值得區分的是即使是犯罪懸疑也分為很多種,比如我們可以將 搏擊俱樂部 記憶碎片 劃為一類,將 心迷宮 殺人回憶 劃為一類,雖然上述提到的四部影片都側重於故事背景和犯罪心理的測寫,但依舊可以明顯...

在《風姿物語》中令你最感動的一段是

肥牛線上 風姿中拆開無數個小故事每個都讓人非常感動 人物之間豐富的背景描述 主角的不羈 公瑾的堅持 白起的努力 李煜的宿命 小鐵的無奈 每乙個有名有姓的人物都讓人印象深刻 要貼只能貼上全篇外加紙巾了 田小瘋 什麼叫做無辜?無辜的人是指誰?因為你們軟弱無能 因為你們沒辦法在戰時派上用場,所以你們就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