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年輕人就該買不起房嗎?

時間 2021-06-07 01:09:27

1樓:[已重置]

憑自己的能力去適應這個社會,對自己高不可攀的事就不要去報怨,放下心態,活好自己,社會上有很多不公平的事,你是沒能力去改變的,

2樓:一代兒郎

你仔細想想,只是現在年輕人買不起房麼?舊社會無家可歸的人很多咱不說,就說福利分房的時代,有多少人分到房了,還不是住筒子樓熬資歷等來的,一等就是N多年,有個詞叫筒齡,那時候的樓房隔音效果,環境衛生,那叫乙個差,跟現在年輕人租的房子與商品房差距還要大,人不能只關注當下,要能關注歷史和未來,關注歷史能讓我們找到規律,解釋或者走出當下的困擾,關注未來能讓我們活的更有希望,其實貸款買房很簡單,只要別只盯著一線城市的房價就好,貸款買房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地級城市,父母加上自己弄個首付,假如買個100萬的房子,自己出8萬,父母出22萬,剩下的就是貸款30年慢慢還,將來我們乙個月掙得工資可能就能達到幾萬塊,就像05年我們那邊的人乙個月800-1200的收入,現在普遍在3500-4500,以後還款壓力會越來越小

3樓:大海不黑啊

當然不是,只不過現在大環境下年輕人買房比較困難而已,幾乎沒有一畢業就自己買房的年輕人,要麼靠家裡接濟買一套房子,要麼真有能力,靠著自己努力把房買了的,但是這畢竟是少數,你問的這個問題稍微有點極端了,年輕人自己努力奮鬥也可以買的起房,但是要看你在哪買不是,大城市買不起,你可以退而求其次,在大城市奮鬥,在小城市買房,方法有很多,要學著變通嘛。

4樓:喵咕先生

不是該不該。而是現實。

年輕人收入低,除非家裡面有錢能支援,不然輕輕鬆鬆想買房不可能的。還有,現在民法典更加重視和保護個人財產,所以買房又是大勢所趨,但是房價居高不下,一套房子可能就要繫結三代人的錢包。所以不是該不該,現實教你做人。

5樓:從心出發

表面是房的問題,核心是價值觀的問題!表面是買不起房,核心是功德福報能量配不上房,中國不缺房,缺的是福報能量能能配得上房子的人

6樓:橙橙e

這個問題太模糊。得看什麼城市,家庭情況,一線還是小縣市都是很大的區別,大概率剛畢業沒幾年的話即使工作不錯也還得啃老才能買得了房,至少要父母贊助個首付什麼的,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條件靠父母的。有五線城市年輕人工作一般但父母早早給他買了房的。

但也有名牌大學研究生在一線剛工作前幾年很努力年薪很高,也暫時拿不出高昂的首付買房的(一線均價5、6百萬差不多首付至少也得100多200萬)。要說誰該誰不該?真的標準不一樣。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中國現在普遍的情況(排除少數幸運兒),大部分20多歲畢業沒幾年的年輕人確實買房壓力大,比較吃力,而且大部分買了的也是依靠了父母的。

7樓:世間小樹

房子範圍太廣,北上廣深的房子和鶴崗的房子雖然都是房子,差距就是天上和地上

應該這麼說:窮人買不起北上廣房子

既然是年輕人,工作肯定沒多久

既然工作沒多久,那麼工資應該也不怎麼高

工資既然不怎麼高,如果沒有家裡支援,你要說窮也將就可以這麼說所以年輕人≈窮=買不起北上廣深房

如果年輕人都把目光放到買北上廣深房子上,這幾個地方的房子將更買不起

當代年輕人買不起房該怎麼辦?

聞依康 買不起就別買了,何必強迫自己。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每個人內心對於幸福的標準都不一樣。良田萬傾,日食斗公尺。房屋千間,夜眠八尺。 豪哥 這個問題問得好!其實這個問題的實質是 當代年輕人怎樣才能買到房?介紹三個年輕人買房子的經歷 三個大學生畢業來到了同一城市,兩男一女,他們租住在同乙個...

買不起房的年輕人該怎麼規劃自己的一生?

有知者更無畏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是我們畢生的義務。首先,如果認為以後壓力更大,就不要透支父母的未來。給不了,就不要索取,有問題,鼓著肚子自己撐,不用父母的錢,你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但是留點養老錢,是他們唯一的選擇。我可以拿青春賭明天,但不能拿父母的晚年賭自己的明天。因為未來更好,也可能更...

現在的年輕人買不起房的到底有多少?

scym 拿我身邊朋友例子來看歲數30 左右男性 10個男性基本上9個都買了房!原因以下幾點 1 我們年齡30 結婚買房在20 左右也就是5 6年前那個時候房價還不算太高!按現在房價至少50 買不起 2 絕大多數父母資助首付!大多數也是父母一生積蓄 3 靠自己買房的很少約20 買房太難了! 這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