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很冷漠,但是很容易被一件小事感動,為什麼會這樣?以及如何改變?

時間 2021-06-05 13:35:46

1樓:

冷漠與感動。不過就是看,那個點是否能夠觸動到你罷了。童年記憶和成長經歷不同,每個人細微的感觸自然不同。就看能否引起你的共鳴。

2樓:陽樂LOKYEUNG

瀉藥。哈哈其實我也是,看韓劇哭成狗,但生活中還真的沒什麼感觸。

我記得奶奶去世的時候,是心裡一沉,但沒有哭。我知道我心裡一直想著她,每年祭拜的時侯,都會對著靈位跟她聊天。可能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哈哈會聊很多。

聊現在聊工作,然後偷偷告狀我爸對我不好,又老喝酒啥的哈哈,說真的,負面情緒還真沒啥,倒是希望奶奶能真聽到我說話,然後投好胎,不要再受心臟病的折磨。

我外公也是,去世的時候我還在外面出差,知道他去世的訊息後,就想起以前小時候的點點滴滴,也沒有特別難過。但我一直記得他的乙個心願。可能媽媽家是農村的,所以文化程度不高,從我記事以來,每年過年見他,他都說說「 我的乖孫啊,你一定要成為我們家的第乙個博士 」以前聽聽也罷,點點頭便答應了。

但現在也在往這個目標奮進中,無論多久,也要完成老人的乙個心願。

哭或者其他情緒並不能代表你有重視,愛只有自己心裡清楚,我知道我心裡放著他們,我有我的方式,就好了。

3樓:Month area

現實的一切都很真實,不會對任何事情加以修飾,一切感覺都將是自己對一件事情的第一感受,感覺到冷漠的話,不如將真實的情況,在心裡加以修飾,使其變成繪聲繪色的真實電視來對待。

4樓:

我就是這樣,本性吧,有的人就是很感性,所以容易被感動,但是冷漠不代表這件事對你沒有觸動,只是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壓制了這種情緒,所以在別人看來可能就是冷漠

5樓:

冷漠其實是對情緒的壓制,即冷漠並不是對「你不願意關心人」這件事的釋放,反而是對「你想要關心人」這件事的壓制。

為何偏偏是身邊的親朋很好解釋,你跟他們之間可能沒有什麼感情,甚至是不愉快的經歷。中中國人的親戚關係總體來說還是走不出許多孔儒教條的籠罩,及時不常走的親戚,一提到親戚,很多人還是有無可名狀的一種束縛感,從心底裡,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一輩,是渴望和大部分親戚保持距離的。

因為想要保持距離,維持一種疏離感,很多情感就被自己的潛意識壓制回去,已回應這種「陌生感」;另一方面,越親近的人,認識越久的人,我們越容易只看到對方的缺點而非優點,加上深深的鴻溝隔在我們中間,我們有時候也會妖魔化對方,自然拿不出自己的關心給予對方,生老病死在我們看來也就只是常事,無需也無法哭天搶地。

而對小事的感動,一方面是那些事可能真的很感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身邊人情感的壓抑我們需要去加倍釋放自己的感受;而且那些人事離我們很遙遠,除了那件感人的事,別的事我們對其一無所知,也不會過多考慮也許這些事不全然真實或說那些人也有缺點,可能處久了也會使你很煩,所有目光只聚焦在那件事上,很容易放大那個單個事件所給你造成的感受,這當然和對親近人熟悉人的事產生的體會大有差別。

其實不管理論上多麼親近的人,是不是留著差不多的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只能靠相互真心的理解去建立,親戚之間那些流於形式的相互關心和問候使人疲乏甚至麻木,有時甚至倍感壓力,所以你的問題其實也是當下很多年輕一代的問題。

但即便如此,我們無法回應那些親人以高度熱情,至少留乙份尊重,一點必要時的體恤。不要讓自己在無知覺中繼續豢養自己的這種冷漠,因為也許這樣的冷漠最大的受害者其實是自己。

被母親因為一件小事否定自己努力已久的目標該怎麼調整心態

與娃同行 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變得優秀,但是往往他們不經意之間的言語卻會很傷害孩子的心,有時我也會有很氣憤的時候,我也會對自己的孩子發脾氣,但是等我冷靜下來,我會和我孩子道歉,請求他的原諒,也肯定他的努力!我不是想標榜自己如何,只是覺得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她是沒有壞心眼的,有時你真的會控制不住自己,事後...

怎樣能改變被一件小事影響一整天的性格?

文濤 首先對重要的事情要有計畫性,盡可能在計畫時間內完成,沒完成要有預案 其次,多一點時間和自己對話,用來認知講解自己,愛自己,喜歡自己,接受自己,最後一定要認知到外界的一切評價只能參考,自己心態很重要 越前雨然 先離開發生那件事發生的地點,最好出去散個步,或者跑個步什麼的,沒辦法離開可以做幾分鐘運...

被蓋是不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比利 海靈頓 講真不會的 就如同失敗,每一次失敗意味著是經驗的積累 被蓋了要去思考自己為什麼被蓋了,是因為身體原因還是因為技術原因?身高不夠就用靈活和技術來湊,技術的話就更不用說了。被蓋,不要抱怨,不要惱火,而是要去從中思考,從而讓自己提高。 文藝鼠 1.蓋帽在攻防對抗中 勝敗 體現的比較明顯。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