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科遇到哪些病例,希望分享給同行借鑑?

時間 2021-06-04 10:52:31

1樓:著白袍的豆子

當時還在兒童神經專科輪轉,從門診收治一例雙下肢乏力患兒,按慣有思維想著會不是運動神經元病或者脫髓鞘疾病之類的,做完體查發現沒有感覺障礙,但是看孩子精神不太好,沒什麼力氣,怕肌無力情況累及呼吸肌之類的,就查了個血氣。拿到血氣單時發現這孩子BE值-24,當時神經一抖,馬上測了個隨機血糖,28.9mmol/l,內心絕望,酮症酸中毒……

這個孩子深大呼吸,酸中毒的症狀不是很明顯,當時科里還沒有入院病人常規測血糖的習慣,差點在入院錯過了1例酮症患兒

思路一定要開拓,查體一定要細心。

2樓:

非醫生,但是想把我孩子被誤診的情況說下。

孩子滿月後沒多久鼻塞,後來先後在市人民醫院和市婦幼掛了4個專家號,都是當感冒治,吃了一堆感冒藥和抗生素,吃到百天都沒好。

後來有次沒掛專家號,掛了個普通號,結果那個年青大夫說是漾奶了,不是感冒,不用治,換個餵奶姿勢就好。

後來果然好了。

3樓:老毛尖

非常多的病例,鑑於知乎非專業醫學平台,涉及很多需要從專業角度理解的問題(外行極容易誤解,產生不必要的麻煩。。。)不會將其分享,題主慢慢積累吧。。。

Ps: 隨著國內醫患關係的日益緊張,原來像丁香園這種有著良好分享氛圍的論壇,關於臨床的資訊流通也日益閉塞,這是一種無奈的保護方式,不知道我的意思暗示清楚鳥沒有。。。

諸君在中醫生涯中見到過哪些難得一見的病例?

全真 2016年,深圳,患者奇奇,女,58歲,有一兒一女。夏天穿棉襖還覺得冷到骨子裡,汗多,一天換幾套衣服。怕空調怕風扇,夏天穿棉襖,有一點風都不行。情緒控制不住,一會開心大笑,可馬上痛哭流涕。月子裡,下水田勞動。各種方法治了二三十年,不癒。2017.3,已經接近正常人。中間過程不解釋,不爭辯。希望...

在新加坡租房,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從我的經驗來說,新加坡土生土長的華人房東摳門程度特別大,規矩特別多,島國心態比較重,尤其是住組屋的那批新加坡中下層人士。中國大陸 特別註明不含港台地區,澳門的沒接觸過,不清楚 過來的永久居民和新移民摳門程度和規矩繁瑣度對半開。除中國大陸,新加坡之外的其他華人 比如印尼,馬來西亞華人 看運氣。港台地區...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行事像你嗎?你在遇到孩子做你以前做過的蠢事時候是什麼態度?

這不是希望不希望的事情,因為就是會很像,來自潛移默化的影響。我不喜歡我和我媽聊天的時候,她總是回憶自己相關的過去。但是現在我和我女人說話的時候就是這樣子。我不喜歡我媽看見狗慌忙躲閃。但是現在我走在街上,哪怕是在單位的院子裡遇到狗我都立刻彈開。我不喜歡我媽遇到危險總是先閉眼睛,然後誇張的喊。但是快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