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越是少根筋的人,越幸福?

時間 2021-06-03 23:11:31

1樓:niuniumilu

計較的多了,比較不能感覺到幸福

身邊笑容多的人,大多是過好自己,不太與人計較,也不攀比,這方面就不容易患得患失。說少根筋也行,她們只關注自己喜歡的人和事,其他都無所謂,或者說對其他的不敏感。就是說為此對那些看不見,只是選擇性失憶過濾掉了,留下能讓自己快樂的元素。

換言之,相對於這種人的我們比較放不下,同時對於自己本身的愛好專業沒有那麼高的專注力,以至於心一直在動,就浮了

2樓:傾聽者

因為世界是每個人的人心向外的投射,內心簡單,看世界也簡單。

因為所謂的簡單,所以區別心就小。就越發的接近佛家和道家的無為。

舉個簡單的例子,乙個名媛拿個LV全球限量版包包在乙個不懂包的女孩面前炫耀,她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羨慕眼光的,因為那個女孩根本不知道這個包與其他包的區別。

而我們普通的所謂的不是一根筋的人反而經常因為這些身外物煩惱不是嗎?所以一根筋也好,傻也好,前一段時間網上有點火的西安流浪姐,四十多歲了明顯比同齡人年輕啊。人啊,還是簡單點好!

3樓:雨雪

抱歉,真正理解「幸福」的人也一定是真正了解「痛苦」的。

缺筋?其實那還是屬於「大智若愚」的範疇。

事無絕對,但一旦到了極致,便是「無」,是「空」,也是「全」……「物」外混沌處,才呈萬物之「理」。

真正(能)看透世事的人,明了無論是什麼(包括所謂苦難,和一切你們奉為「懼怕」之物之類),只要願去「細品」,都能品到「幸福」。

世上沒有真正純粹的幸福,但你若純粹,便是幸福本身。

那樣做得多了,就會覺得現於「物外」之物反倒不真實……所以看似「呆愣」,實則不過是,「不在意」。

不在意你們以為「該」在意,或被告知「該」在在意的種種……ta在意的,你們看不見。

好了,自此,還是丟擲來吧。

幸福什麼的,其實再如何,都僅僅只是握在你們自己手裡啊……

4樓:獨孤潛行

講實話,看這個問題有點奇怪,少根筋,有點鄙視的味道,幸福擁有者,又有點仰視的味道。乙個抬頭低頭,身子不好的還可能要進醫院,想要持續穩穩的幸福,請不要一驚一乍好不好。

看到這個問題,如果對號入座,都有點不知道怎麼下手,因為這裡的我不是我自己,只是乙個想要成為的樣子,虛無的影像,面對一踩一捧,處在中間的我,真的很為難,腰間盤突出,不能大動,大動傷身,傷身!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過好這一生。「秘密」哪有過好一生重要,只不過選擇不同吧。所以不是筋的問題,是選擇角度的問題。

那麼問題又來了,角度,怎麼選?

小於90度,也就是銳角,這角度好啊,都佝僂的直不起腰了,別說姿勢已經難受,幸福就別提了。

90度,鐵骨錚錚,站得直,坐的穩。乙個人的世界,乙個角度看問題,只有我自己,世界太小,沒有樂趣,好像也不幸福。

大於90度,這個就有點意思了,為了視線範圍內能看到的更多,乙個後仰視角,別人看著挺樂,關鍵是自己不樂。這個大愛的輸出,我表示敬意。

全包圍360度無死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是一體,酸甜苦辣鹹,就像一滴不屬於池水的液體進入這片池水,外來物的影響力是微小的,自身影響力是主要的。

所以筋也很無辜,跟我的數量真的木有關係哇。

5樓:我俗

反對!道重理解,無智者哪能參道?

佛說因果,心愚人難悟輪迴!

幸福是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路上,追求者的喜悅、舒適等感受的集合體。追求少,會導致幸福感容易獲得,而追求少不只是少根筋人的專利。

沒智商更接近於道,更接近於佛,本身就是錯誤的!

個人意見:體悟人生,追求現實、昇華理想、堅持本心,物質追求貼近實際,精神追求自然俯視凡塵,才是真幸福。

眼下:看看不相信病毒和疫苗的部分人,真幸福嗎?死一地啊!

胡說八道的反對者,個人意見,僅供雞湯

6樓:迷茫的未來

心眼一多,許多小事就跟著過敏,於是別人多看你一眼,你便覺得他對你有敵意;少看你一眼,你又認定他故意對你冷落。

多心的人注定活得辛苦,因為太容易被別人的情緒所左右;多心的人總是胡思亂想,結果是困在一團亂麻般的思緒中,動彈不得。

有時候,與其多心,不如少根筋。這樣的人往往都比較開心,活著也是比較輕鬆的,有時候傻呼呼的,單純點也是一種幸福

7樓:「已登出」

幸福是膚淺的,深刻都伴隨著痛苦。而且是無法避免的。要麼面對,要麼逃避。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豬一輩子都生活在豬圈。但是它感受不到痛苦,因為,和智商都是相伴的。

人如果這樣,會心態崩潰而瘋了。除非你是朱棣,孫臏這樣內心足夠強大的人物。才能在豬圈生存下去。

保持幾年心態不崩潰。海蛸為了自己精神不崩潰。成年後甚至會吃掉自己大腦。

這樣就變成了只會過濾海水的原始動物。

8樓:沫筱柒

沒有慾望,或者慾望沒有那麼強烈,每天腦子裡想的不那麼多事情,什麼都不愁,所以看開,放下,想吃飯就吃飯,想睡覺就睡覺。那麼很幸福

9樓:肖弈翀

傻是什麼我不清楚,無從評價題主的論斷。但我覺得將「傻」換成「笨」的話,我會更好理解。笨人會更幸福。

人之所以有煩惱,敏感起的作用很大。「笨」的本意是竹子削去竹皮的內層,這東西是不敏感的,你怎麼戳他砍他他都不會動彈。所以笨人不是智商低的人,而是指不敏感的人。

不敏感就會導致不會經常被外界與經驗共同營造的幻相煽動起情緒的波動。不被幻相所攝受,不必要的煩惱自然就沒了。

咱們再回去看上面一段,敏感無非只是各種能力中的一種罷了。根本是在於「給予它足夠大的權利如果不加以節制就會導致權利的濫用,」笨不等於不明白(傻)。就像郭靖是笨小子,不是傻小子。

笨是不敏感,傻是完全失去感覺,敏感自不需再解釋了。所以首先請接受自己的感覺,不要無視,但同樣也不要放大它。同理,題主的說法可能不大合適,血壓120沒有血壓180的那種痛苦,不是因為120血壓低了,而是因為180高了。

不是少根筋的人更幸福,只是多根筋的人痛苦多了

不論何物,若沉浸在其中就容易失去思考的能力,例如《伶官傳序》。好戰者必亡,忘戰者必危。

10樓:辛茶舊事

少根筋的人,他想的沒那麼多,眼裡的世界比我們簡單,想過的生活比我們簡單。談不上無欲無求,但容易滿足。越容易滿足的人,越容易感受幸福。

11樓:鈍劍無鋒

其實不是傻的心無掛礙,而是不過於計較得失。

什麼是幸福?

珍惜現在所有的,不去刻意追求自己沒有的東西,不是無,而是不。

在自自然然的過程中獲得需要的東西,如果沒有結果,轉身放下即可。不必在意。

不是心不動則人不妄動,而是心動而動,不妄動。

誰傻?即生萬物,皆有可取之道。

誰知傻人之福,誰知傻人之苦?

12樓:喜多郎

是說傻人有傻福嗎。這世上誰也不比誰傻,不過是個人追求不同,眼界有別,出身貴賤又沒的選。凡夫俗子佔九成,大家智商在乙個水平,家庭出身都平凡。

要說少根筋那肯定大部分人都少根筋,但這根筋具體是什麼個中就有區別了,但要說這是獲得幸福的乙個方法就太扯了。人們對於幸福的定義是不同的。所渭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那麼有能力把自定義的幸福兌現並保持住的人才懂得幸福的意義。做好這件事兒的人可絕不是什麼缺了哪根筋的人

13樓:白痴老貓

在《道德經》第二章有句話: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什麼意思?當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是美好時,這就壞事了。說直白點,這人變聰明了,並不是好事!

14樓:遺忘最美

因為不計較、不在意自然就苦鬧的事情就少,老話說的好,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很多的不開心,其實是我們自找的,越是敏感、心思細膩的人越容易自尋煩惱,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盡可能看開一點、看淡一點,該爭取的爭取,該放棄的放棄

15樓:只飲烈酒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經不起推敲的,很多東西是經不起考驗的。為什麼缺根筋的人,昨晚上活得那麼快樂,難得糊塗!有些事情你追就清楚了,未必是好事。

就譬如說,人生認真,認真你就輸了,難能可貴,難得糊塗。這就是人生。有人說婚姻你閉乙隻眼睜一致睜乙隻眼你會比較幸福。

你每樣東西都把它參透了,你參把自己逼進乙個死胡同裡面。鑽牛角尖,參不動了,坐在牆跟那兒打瞌睡。

16樓:村雨

你不在乎得失,也就沒有捨得,也無需為取捨做出選擇,一切隨遇而安;

你沒有虛榮,也就沒有必要去彰顯自己,也不會有超出自身能力的選擇;

你沒有太高物慾,粗茶淡飯就是歲月靜好,那麼有什麼得不到的物質會讓你焦慮不安?

你不在乎他人想法,他人之事如何能擾你心?

所謂的修行,最後也不過是把那根筋給修行的沒有了蹤影而已。

缺根筋的人天生不要去煩惱,正常人則需要千難萬難才能修行到淡泊於心。

最後兩者表現出來的狀態是近似的。當然,心境上實質上是千遠萬遠。感受上,卻是相差不多。

如何看待越是陌生的人越適合合租這種說法?

來碗辣醬 我是個不喜歡跟人打交道的人,也不太喜歡別人過度的關心,所以我一直都是跟陌生人合租,沒什麼多的接觸,把會涉及到的事情講好,至少到現在還是蠻好的。 我還挺同意這個說法的,之前大學時候跟好朋友一起住過,剛開始做好分工,節假日出去玩還挺開心的,久了真的會增加摩擦,畢竟在一起時間長,一起做的事多了,...

如何看待 越是150 的女生越決意要找180 的男朋友

想找多高的都是自己的自由,別人無權干涉,即使人家想找兩公尺八的也沒問題。不過,回答裡有些人拿160 170 對身高有要求和150對身高有要求同等化並不合理。有些話不好聽,但是是現實。月薪3k的 月薪2w的和月薪5w的男生都要求找個月薪2w的女朋友一樣嗎?賈貴賈隊長 路人甲和彭于晏都要求找個顏值高的女...

你如何看待身邊的人越來越相信命運,宿命?

命理易山人 年少時,仗劍騎馬走天涯,豪情萬丈,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發現更多的事情不受自己控制,也越來越會為自己找理由,在滾滾的歷史紅塵中,個人的運勢與名利可能會微不足道,即便是逆潮流而動,也終將被淹沒在大浪淘沙的趨勢中,人到中年,隨著社會閱歷的增加,對世界理解的深入,也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