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一輩都想回鄉下蓋房子

時間 2021-06-02 23:03:09

1樓:閣樓裡的老貓

他們覺得根在這。曾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人對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

就像我爸非要把老屋修整一下,其實根本沒人在家住,但他說他要在在這養老。我說村里看病買東西啥的不方便,他說就覺得村里待著舒服,拗不過,修就修吧。

去年年底我爺爺去世後,家裡就剩他乙個人了,他還要堅持住在這,後來乙個人在家高血壓飈到240,村里也沒啥人,要不是湊巧我堂哥在家真的不曉得他怎麼去醫院,真的沒中風已經是萬幸。

不可否認,以前這個村莊是美的,有竹林,有稻田,有青山還有一條河環繞,主要還有一群勤勤懇懇維護這片土地的農民。後來大家都出去掙錢了,河裡的沙子被國家徵收了,把這河挖得滿目瘡痍,地沒人種了,後來索性退耕還林,再後來村里慢慢都進城了,留下的都是老年人,也不是他們沒能力走,是不願走。

當年那些出去掙了一波錢的人又開始回來建房子。其實這裡已經什麼都沒有了,但他們覺得祖墳在這,他們也要回到這,最後埋進這片土地裡。

因為這份固執的情感,他們有時不會很主動地去融入城市的生活,哪怕他們自己在城裡有房子。

2樓:

不知道您多大,但我想應該不足30歲才會這樣提問吧。

我在25歲以前和你的想法是一樣。我恨透了農村,髒亂差的環境,為了根蔥都能恨不得打一架的鄰里,重男輕女連穿個短褲都能被指指點點半天,人沒見識還特別固執,這樣的環境我多一天都不想呆,我在外面拼了命地努力工作就是想擺脫這個環境,讓我回來蓋房子除非我腦子進水了。

而現在,我只能說:真香!現在40歲的我已經成了題主吐槽的「爸爸&爺爺」了。

今年我們也在家蓋了新房。先生每個月花至少3000的路費不遠千里回去一趟監工,每次他回去我就得乙個月帶孩子照顧整個家,但我們都樂此不疲毫無怨言。

當你年紀慢慢大了,你會一天天想念那個生你育你陪你長大的小鄉村。還會經常夢到小時候的一些人,一些場景。

現在你回老家只想出去找同學朋友喝酒打牌K歌,家只是個旅館罷了。到了我們這年紀,只想在家呆著。曾經那些愛貪小便宜,愛八卦你是非愛說你閒話,你認為這輩子都不想搭理她們的鄰居們也變得和藹可親了,搬個小板凳一坐能和她們聊乙個下午,聽她們說說村里這些年的變化。

以前回老家三天就煩了,現在每次回去都覺得時間太短了。

這十年發生了什麼讓我有如此大的改變?我也不知道。我沒文化我不會表達。但我知道,如果你也在農村長大,總有一天你會改變你現在這種想法的。

最後放一張截圖。為我們這種跟不上時代的老土想法

3樓:紅色程式碼

看你打算住哪了,你不打算會老家住當然沒必要在家蓋了,他們打算在家住肯定還是要蓋的。

對他們來說城裡的房子才是不需要住的,買了沒用。

他們都是想著落葉歸根,最起碼還要住幾十年,也認為你老了也得回去住,聽我爸說老家有好些在外地從政經商的大佬在老家都留著宅基地,有的修的非常漂亮,就等以後回去

有乙個處級幹部,在石家莊北京天津都有房,都沒有回來的可能了,家裡宅基地破財不堪沒法住人了,仍然沒有賣掉宅基地,不知怎麼想的,他們可能還是想留乙個念想吧也可能以後真的退休後要回去養老也說不定

老一輩的人選擇在老家蓋房子,但我選擇在城市買房子,你們覺得在哪個更好?

設計師吳俊璋 這其實涉及到乙個觀念問題,題主在題目中也已經說明了 你父母為什麼願意在老家蓋,為了養老,為了面子,為了居住。而你為什麼不願意 很簡單,你把買房當成了一項投資,那麼你爸媽在老家蓋房子,基本不存在脫手的可能性,與你投資的願望是背道而馳的。這種涉及到不同觀念的問題,很難講通的,我建議題主呢,...

為什麼老一輩人不給穿漢服

李樹佳 按我的理解。漢服是乙個動態概念,不同時間,不同區域只要認同傳統文化,他們穿的都是漢服。你不能因為唐朝人和漢朝人穿的衣服不一樣,就認為唐朝人穿的不是漢服。同樣是明朝人不能因為北方比南方冷,就認為北方的就不是漢服。多數人認為五百年前的人,穿的是傳統的漢服。為了材料,花紋,搭配,禮儀爭論的不可開交...

為什麼老一輩人這麼愛喝白酒?

二哥醬香的酒 白酒如今在各種場合中頻繁露面,成為了不少人心中不可替代的一種飲品,但是從喝酒的年齡層來看,喜歡白酒的還是中年人居多。也有老酒友在嘴邊經常念叨一句話,那就是 年齡越大,喝白酒越有味道。其實能夠從這種心態當中看出,對於白酒味道的體會,其實也會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注入新的內涵,這也會引發酒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