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柱式是整個建築的全部尺寸,感覺這句話沒有那麼嚴謹?

時間 2021-06-02 21:12:51

1樓:轉轉毛線球

這句話如果真的較真的話確實是不嚴謹的。首先肯定一點,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形成的優雅或者莊重的柱式比例確實是存在的。但是如果真正的下手研究相應的實際比例關係,你就會發現每個建築都不可能恰好的與前人總結的規律相吻合。

我們所說的規律是一種籠統的理想的的比例範圍,在實際的建築活動中,由於材料和工藝水平的限制,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例外出現。比如,我們可以總結得出多立克的比例總結為底柱徑與柱高之比在1:5.

5-5.75,但是在實際的測繪專案中一定是有例外的。可能有乙個神廟或者浴場之類的建築,其中的多立克就是1:

5.49或者1:5.

8,這樣的情況是完全可能存在的,更不用說在同一建築中控制所有的柱徑,捲殺,側腳收分甚至是開間簷口一類的比例相同了。

除了材料工藝的限制之外也有建築師故意而為的因素。任何建築都是有建築師的主觀因素在內的,也有社會生產和技術發展帶來新的結構和形式。比如在羅馬時期我們說的各類混合柱式,把愛奧尼克的柱頭栽到科林斯的柱頭上去,目的卻是為了調整柱高以迎合更加高大的羅馬帝國的建築形式。。

到了後來折衷主義建築的時候還有各種古典復興建築的時候,比例與真正的精典的古典建築有了很大差異,但我們也不能否認這些建築的比例是脫離了古典構圖的。

再舉個中國的例子。我們知道清代的皇家建築有著很嚴格的比例規定,甚至有工部工程做法則例這種嚴格規定了各類建築的不同部位尺寸上比例的規範性檔案,這無疑是很成熟的模數化的規範。按照理論上說,我知道建築選用了哪幾等材,或者說一根額枋的截面尺寸,我可以根據做法則例推出大部分建築尺寸。

但是實際的測繪也表明,這本則例並不能完美概括清官式的各類建築的比例尺寸。

去年答主有幸參與了對北海公園極樂世界建築組群的重新測繪,這是乾隆皇帝為了給母親祝壽在北海新建的藏傳佛教風格的四角攢尖大殿。在實際的測繪過程中,很明顯的感覺到即使是同一攢鬥栱都無法做到所有的對應的各類斗口尺寸一致,更不用說動輒一層近百個平身科之間的差異了。在一些較大的尺度上,比如乙個500厚的枋子,實測不同位置的同一種枋可能最大的差異能到30-40,這可不是很小的數字。

至於開間面闊,就更不可能和則例中完全一致了。測繪的時候考慮的建築本身構件的歪閃缺失和損壞變形,考慮取材時材料本身的截面尺寸甚至在清朝時期依舊很大的施工誤差,就會發現根本不可能在每個構件上測出符合條例的理想尺寸——它們甚至自己都不一致。

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則例是無效的,正相反我們還要把則例當成重要的參考文獻。它是最理想的建築尺度,它是大部分構件和尺寸的準則。工匠總是在努力迎合這個規範的,不過是現實的妥協和工們的創造力使建築有了更多樣的可能。

在距今數千年前的古希臘古羅馬時期這個誤差只可能更大,更不用說測繪時建築本身在時間作用下發生的形變了。

綜上,我們應當承認規則的存在,但也要知道現實並不是理想狀態,與人類史同長的建築活動也不是被規則牢牢禁錮的活動。

建築為什麼要有樑和柱,不能單純的樓板搭在牆板上向上建造嗎?

大不留 嗯,本人建築學,這個問題要從建築結構選型分析,樓板搭在牆板上的情況,牆板要承重牆才可以,不然承受不住樓板,而且久了會變形,承重牆裡面是鋼筋混凝土,工程量大且貴,如果梁柱結構,牆都是填充牆,相對於前者,效率高,便宜。承重牆多用於高層居住建築 區展聰 根據建築型別而定吧。不同的結構體系有不同的特...

為什麼入耳式耳機使用的耳套尺寸不同會感覺聽的聲音不一樣?

魯雨陽 額。我能說是你的心理作用嗎。儘管有影響,但那也只是極微小的,人耳恐怕分辨不出來 自然這只是我的一面之詞,一般不會是對的 王小毛 低音需要推動大量的空氣。耳塞的震膜實在是太小,能推動的空氣太微弱,微弱到只能把它塞到耳朵裡並且密封良好,你才能聽得到,這也是為什麼入耳比平頭,低頻天生就佔優。密封不...

為什麼c 布林型別的最小尺寸是未定義?

Nessaj 參見n4810.pdf 6.7.1 Fundamental types 10 Type bool is a distinct type that has the same object representation,value representation,and align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