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面前表現得很積極,但在深夜總是不停質疑自己 甚至有很可怕的想法,我到底是怎麼了?

時間 2021-06-02 18:11:06

1樓:賴過房

您是否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或者感受,沒有活出自我?其實每個人細想下來都有諸多的不如意。但是每個人都在或者不同的生活。

再苦再累,也要微笑(減壓)!加油( _)!活出自我!

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2樓:逆維思維

如果這時弗洛伊德在旁邊,他會用「動機」的方式來認識乙個人的全部,他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構成。

打個比方,「本我」像孩子,只管吃、喝、拉、撒以及原始慾望;「超我」像家長,負責提供給我們各種社會教條與道德規範;「自我」像成年人,負責在制度與慾望之間做權衡。

當你自問「我到底是怎麼想的」的時候,事實上你有三個代言人可以提供「至少三種答案」。因動機不同,所以給出的答案也有可能大相徑庭!

人類不是動物,我們還要在社會上體面而尊嚴地生存,於是我們制定了各種社會規則,繼而有了各種制度和規範,這些規則要求我們既不能像原始人一樣隨意。這些複雜的社會要求,讓我們成為文明人,也讓我們有了無形的枷鎖。因為你的潛意識在壓抑你的感覺,但當無人之時,你的真實想法或者壓抑著的痛苦與困惑就會蜂擁而至,你需要直面你的內心,壓抑是種本能,但解決方式必須是找最優渠道釋放壓力與不良情緒。

3樓:靈通心理

最好是交至少乙個情緒穩定,可以傾訴心事的朋友,或者是伴侶,

在精神分析的語言裡,叫做建立客體恆久性,就可以減少很多潛在的心理問題。

關注靈通,和懂你的人傾訴。

4樓:在下鋼筋直女喵

我前不久才好了一點,我是因為工作,覺得當下的工作未來轉型壓力非常大,網際網路行業更新迭代太快,很害怕被淘汰,經常會失眠,感覺自己很無能,做什麼都亂七八糟,後續的一段時間就是自己不斷在調整,想清楚當下能完成的事情,因為未來確實無法預知,想多也沒用,不如做好當下的事,給自己立個一些小目標,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累積微小的成就感,多去想想最近開心的事情,漸漸讓浮躁的內心平穩下來!

最後,當然又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自己,不要去否認自己, 如果一開始你就否定了自己,那麼說啥都沒用的,加油!

5樓:小夢

每個人都會有自我懷疑、沮喪等等負面情緒,被這些情緒影響,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但是,如果它的頻率太高,或者說次數太多,就要引起你的重視。

在平常的時候,多做做深呼吸,不要想那些不好的東西;

你可以培養乙個興趣,吸引你的注意力,減少對於負面情緒的關注度。

如果還不行,建議你去醫院看看。長期的失眠、心情低落需要及時就醫。

在外人面前哭很丟臉嗎?

vv電話大虎四看吧娥 自己覺得很尬,但對於不同的外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叭,就比如朋友可能會覺得你居然還有這一面,還蠻生動有趣的,而討厭你的人則會覺得你在故意搞事情博取同情,但是他們都是外人,所以無論他們怎麼想,都是無關緊要的。 情殤小肆 以前吧,覺得父母靠得住,有什麼就和他們說,然後被他們拿著到處宣...

父母在外人面前誇我,為什麼讓我覺得很羞恥很難堪?

我的想法是悶聲發大財,不希望在別人面前過多展露自己的優點,要低調謙虛。但是我爸我媽總是與我的想法背道而馳,感覺他們是生活過得太不如意,沒什麼別的可以跟別人講的,所以唯一的能上得了檯面的就只有他們傾注很多心血的我了。我沒想過跟他們講這些,他們是不可能認真聽我說話的,遑論改變。所以我想的解決辦法就是以後...

為什麼父母在外人面前好面子,在子女面前哭窮?

芝麻開門 也許是父母的價值排序中把學習之外的投資都認為無關緊要。也許他們小時候從沒有得到過類似的滿足,所以根深蒂固地認為人人都應該如此。既然你已經意識到父母的問題對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配得感和不值得擁有感,那麼就每天關愛自己多一天,用自己的方式培養自己的配得感,讓自己活得更舒心自我些。 向愛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