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大學生當初選的專業和實際工作不符合?

時間 2021-06-01 14:03:30

1樓:VickyT

某種角度上來說,也是現在這個開放性社會帶來的機遇,更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畢業後也有更多的就業選擇。2023年高考恢復以來,高考錄取率也越來越高,570萬報考,錄取27萬,錄取率4.74%,到2023年975萬,錄取700萬,錄取率81.

13%。畢業出來就是當時的高階知識分子,專業人士了,公司(多數為國企)對畢業生的要求也是專業對口。 改革開放初期,因為資訊的侷限性和區域或平台的限制,可能待在乙個地方做同一或相關行業,現在可能的機會更多,選擇性也更多,不僅是北上廣深,去周邊更發達的城市尋取更好的工作機會也已經是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了。

如今也有一定數量的公司或職務並不在乎專業對口的問題,畢業生更多是從基層任務入手,並不被認為具備資深的專業能力,更多的是要求大學學歷。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有基本的環境去允許他們重新做出選擇。

選專業並沒有實際經驗,多數是長輩建議,或身邊長輩親戚學長姐有從事相關行業的。並不是自己深入了解後做出的選擇。大學期間通過學習,實習,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行業,產生轉行的念頭也是很正常的。

當然也有一部分是找不到對口行業被迫轉的。。

不要說大學生了,即使工作的人,也會發現工作內容和想象不符,或者壓根就沒去想象和進行了解,只不過有人磚了,有人沒轉罷了。

2樓:RockyJ

我拿我自己和身邊朋友的例子來說一下不同的原因吧。

1. 大學選專業的時候對選的專業有誤解,被迫換方向

我自己,2023年大學入學的專業是化學工程,後來轉計算機工程,畢業先做程式設計師,工作兩年後轉做專案經理。

我高中畢業的時候比較喜歡化學,但是當時的我認為大學如果學化學,那畢業之後不是教書就是做科研,這兩個我都不喜歡。於是當我看到化學工程的時候我就覺著至少和化學沾邊,工程畢業也好找工作。但是學習了一年半才發現化學工程更偏向於工程,化學的內容很少。

於是起了換專業的念頭,想到聽長輩說過之後計算機很有前程,就換去了計算機工程,主要學習計算機方向。畢業找到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對於我而言,當時大學入學選擇專業的時候,對專業沒有乙個很好的認知是為什麼我的工作和大學入學時的專業不符合的根本原因。

2. 大學沒有為找本專業的工作做準備,最後轉了乙個和本專業有關係的方向

朋友 A,也是現在的同事,2023年大學入學的時候選的數學專業,畢業前一年開始自學安卓開發,畢業後一直做安卓開發到現在。

A 當時大學過的比較隨便,沒有任何實習,直到最後一年快要找工作了才覺著有壓力。於是開始自學安卓程式設計,不過剛好數學系也學過一些演算法,程式設計學起來不算太困難,一年後順利找到工作。

3. 大學專業是被調劑的,本身就不適合,想著法子轉

朋友 B,女生,2023年大學入學時成績不好,被調劑到土木工程專業,不過本身並不非常喜歡土木工程,同時女生跑工地太累,畢業後開始學習資料分析,找了乙個公司做了一段時間免費實習,後轉為全職,到現在一直在做資料分析

4. 大學專業雖然和工作不對口,但是工作環境其實需要大學專業訓練出來的思維能力

朋友 C,2013 年大學入學選的工業系統工程,畢業進了銀行。

銀行這幾年很喜歡工程出身的人,因為其實大學學的金融知識在銀行裡面都沒什麼用,所以銀行喜歡選被工程課程訓練過,有更強思維能力的工程畢業生。這位朋友本身也很優秀,就去了銀行。

3樓:「已登出」

因為不了解。

我個人覺得,中國很多高中生除了刷題高考,其他的真的不太了解,不夠見多識廣,很多事情都是想當然,所以到了大學會多各種事物很好奇,這也是大學之所以被稱為「半個社會」的原因。

要從單純的學生變成乙個真正的社會人,走向社會,大學這個過渡階段的知識攝入量是非常大的,這裡的「知識」和中學的「知識」就不是一種東西了,本質上有區別,涵蓋範圍更廣。

高中生由於思想的單純,加上長期的學習壓力,會對大學產生美好的憧憬,這種心理認知和後期的殘酷現實行程鮮明對比,產生落差感。

即便是到了大學,甚至大學畢業,很多人對自己的專業都不是非常了解。對其他專業更是門外漢,只看表面不去實踐不去操作,是沒有辦法認識到本質的。

4樓:C先生

專業型專業,行業內的溢位太嚴重了

交叉型專業,兩邊的門都是關著的,要麼選乙個方向深耕,要麼徹底走人

舉個例子,《流浪地球》的拍攝製作,一把美術人員你跟他講科幻裝置的物理原理?美帝這些方面都發展的很全了,工種豐富度的背後是職業平等的觀念和流動性

5樓:邢凱倫

到後來填志願的時候,你考慮了什麼是最熱門的,什麼是最賺錢的,什麼是最穩定的,什麼是家人最喜歡和不喜歡的,唯獨想出不出來你想做什麼。

十年寒窗你沒時間去想,幾十天假期也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只能尷尬辦事了。

可想而知,最開始介意的東西最後一定會成為壓垮你的一根稻草,所以初入社會只有不斷試錯,邊看邊做。

當初選擇嫁給愛情的姑娘現在都怎樣了?

魚兒的眼淚 當愛情進入婚姻,變成柴公尺油鹽的現實生活裡,愛情逐漸會變成親情。當然也會有愛的成分。只是時間長了,這種感覺會慢慢變了味。很多時候愛情會被現實打敗。婚姻光有愛情不會長久,畢竟愛情這個東西會淡化。更多的是乙份責任跟擔當吧 檸檬 就算嫁給愛情,彼此也要勢均力敵,兩個人在乙個頻率上共同努力,生活...

為什麼現在大學生的戾氣這麼重?

王江 我假設乙個情景,你要上班養家了,有乙個專案你和別人競爭方案,你倆核心理念不同,這個時候該擺出乙個什麼態度呢?中國的競爭是很激烈的,畢竟我們處於經濟上公升期,而且人口紅利帶來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所以事實就是,如果你謙虛地說對面的方案也有優勢,但我的優勢在這裡 那麼對面可能會說 我覺得他的完全行不...

為什麼現在的大學生盲目樂觀

風口上的豬 額 首先作為當代大學生的一員,我並沒有感到太多的樂觀 學校裡的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努力學習的前途似乎也看不到太多的光明,學習差的大部分應該可以認定今後可能碌碌無為。但非要談一談盲目樂觀的原因的話,我感覺一是快樂的大學生活過於安逸,常言道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當我們根本不用為生活的重擔而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