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後為什麼這麼焦慮?

時間 2021-06-01 02:47:49

1樓:

算整歲的話,今年剛好三十而立之年。

這一年大家都遇到第一件大事,疫情

然後為了買房,賣掉了人生中第一輛車。

買房,首付需要一百五六,自己手上只有30不到。啃老了一部分,借了一部分。

借錢真的是一次歷練啊,你會看到平時看不到的很多東西。

工作,從過完年新接手了一些工作,這一年都過得忙忙碌碌。

希望盡快熬過這一年吧,加油!!!

2樓:南韓留學老司機

30歲好像是青春徹底的訣別線。

不論是生理上的衰老,還是是心理上的疲態,焦慮總是如影隨形。

確實,城市太大,競爭太強,物價太高,在「大城市」的深井裡起早貪黑地掙扎拼命,常常會被深深的無力感籠罩著,也要強顏歡笑地做乙個體面的月光族。

尤其是90後,這是一出生就面對著房價飆公升的一代,也是一出生就沉浸在網際網路世界裡享受著資訊透明的一代。

胡瑋煒27億美元賣了公司,茅侃侃創業自殺,抖音突然一夜崛起,房價又翻了幾倍……這些,我們都輕易知道。

因為知道,我們更加焦慮。

剛畢業的驕傲早就被洗成了憔悴,剩下的,只有「什麼都想要,但是什麼都要不起」的無奈。

江湖複雜,顛沛停留,焦慮叢生。這是闖蕩在大城市的90後常態。

3樓:hCoock

2023年12月30號,微博、空間裡的90后們,今天都在哭喊自己的十八歲。在看著00后們漸漸吞噬了曾經屬於他們的東西。

————

90後和00後有什麼本質的差別麼?答案是否定的。

90後中也有天真可愛細皮嫩肉的,00後中也有成熟穩重發福禿頂的,性格、身體狀態是不可能根據年齡一概而論。

真正讓90後感到絕望的是那些一概而論的東西,比如:生活狀態。

我們為什麼在網路上經常看到的年齡的話題都是90後來主導論調,因為00后們大多沒有時間來上網,而80後則是沒有精力。

00後還在不斷學習,80後生活逐漸穩定,90後無所事事、灰頭土臉。

這就是目前以及接下來十年我們國家的10-40歲人群的生活狀態,十年前被判刑的人是80後,今天以後便是我們。

所以,關於十八歲,我們現在能做的,就只有翻到相簿深處,笑著哭著,一張張的回映,曾經「世界終將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的芳華,然後背上包,硬著頭皮往外闖。

————

還記得高三的第一天我曾趴在窗戶上看著走進校門師弟師妹們想,00後都上高中了啊。

現在我在大二的教室裡,想象著明天夏天這幫孩子走進大學校園時的那一股俾睨縱橫的欣喜與神氣。

最後,網上的一句話:

沒有人永遠十八歲,但永遠有人十八歲。

4樓:

首先請大家無視3個賣洗髮水的廣告。

其次,我90後,我公務員,我月薪四五千,我在可預見的十年內買不起我所在城市的房。

我不想租房了,真的不想。

5樓:喬木

單身二十多歲的人了個人問題還只能用手解決想想都覺得丟人越來越覺得愛情這東西太奢侈了

窮連他媽二三線城市的房價都飆到一萬好幾了工資增速遠遠趕不上房價增速都還上什麼班都去炒房得了

工作壓力大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

智慧型手機時代看的多了看的遠了心也野了眼高手低是必然的煩惱也就多了

國家第一批土地使用權,第一批房屋使用權70年馬上到期了,怎麼辦?一輩子買個房子就說回去啦?

醒後沉默群 土地沒事。但是房子恐怕70年就塌了。畢竟過往這些年,為了追求建設速度,房子質量都挺夠嗆的。尤其是私人企業的房子質量更麻煩。碧桂園的樓,歪了的,塌了的,太多了。房子土地證70年不需要操心。房子質量比較夠嗆。總而言之,結果是一樣的。 你搞錯了,建國後的前40年裡根本沒有 土地使用權 的概念。...

為什麼總感覺我們第一批90後好多要孤獨終老?

乙隻喵 為啥非要是 孤獨終老 這種形容唉?換乙個表達吧,就是一部分人可能會獨自體驗這個世界。其實原本就是可以選擇不結婚的,生命或許根本沒有想象的那麼漫長,生命是那麼的無常,而生命又是那麼的珍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體驗沒有體驗過的世界,感受美好,愛身邊的人,是不是就是沒有遺憾的人生呢 初心 因為我們...

如何看待《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這篇文章?為什麼一些 90 過著 佛系 生活?

陳績單 獨生子女,物質相對充裕,畢業於房價的高點和網際網路浪潮的冷卻期 走運的慾望比上一代低,但普遍性孤獨,普遍性輕度抑鬱,普遍性失眠 今晚睡個好覺,明天的事留給明天,這才是90後的剛需。 青青子矜 個人認為,撕開佛系的華麗外包裝,其實是部分90後略顯脆弱的心。用佛系武裝自己,迷茫 失落等多面情緒才...